西北戈壁设施农业,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开拓戈壁生产空间

叶嘉诚致说车吖 2025-03-27 12:31:09

**西北戈壁设施农业: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开拓戈壁生产空间**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戈壁,那片看似荒芜、充满挑战的土地,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农业领域的变革。曾经,戈壁给人们的印象是黄沙漫天、水源匮乏、土地贫瘠,似乎与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毫无关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智慧的结晶,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的模式在这里生根发芽,为开拓戈壁生产空间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提出问题

西北戈壁的恶劣环境一直是农业发展的巨大阻碍。从气候条件来看,这里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往往不足1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几毫米。例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年降水量平均在5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 - 3000毫米。如此巨大的蒸发量使得水分难以在地表留存,这对于需要充足水分的农作物生长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再看土壤状况,戈壁的土壤多为沙地,保水保肥能力极差。据相关数据显示,普通戈壁沙地的土壤孔隙度高达50% - 60%,这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很容易流失。而且,戈壁地区风沙大,强风携带的沙尘不断堆积和侵蚀土地,导致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传统农作物难以扎根生长,更难以获得高产。

西北戈壁地区水资源短缺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河西走廊为例,该地区虽然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作为水源补给,但总体水资源总量有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要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分析问题

(一)日光温室的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日光温室为戈壁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调节内部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在寒冷的冬季,日光温室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在新疆的一些日光温室中,冬季白天的温度能够保持在20 - 25℃,夜间温度也能维持在10 - 15℃,这样的温度环境非常适合许多喜温蔬菜的生长。

而且,日光温室可以对光照进行一定的调控。通过选用不同透光率的塑料薄膜或者采用补光设备,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对光照强度和时长的需求。像西红柿这种对光照要求较高的作物,在日光温室中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从而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 挑战

日光温室在戈壁地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建设成本较高,建造一座标准化的日光温室,包括材料、人工等费用,每平方米大约需要100 - 150元。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戈壁地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日光温室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温室内部的通风系统、灌溉系统等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而当地农民可能缺乏相关的维修和管理知识。

(二)沙生植物的特性与潜力

1. 特性

沙生植物是戈壁地区的原生植物,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比如梭梭树,它的根系非常发达,主根能够深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侧根也能广泛分布在浅层土壤中。这种强大的根系系统使得梭梭树能够在干旱的沙地环境中牢牢固定土壤,防止风沙侵蚀。而且,沙生植物的叶片往往具有特殊的结构,像梭梭树的叶片进化成了鳞片状,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2. 潜力

沙生植物在戈壁设施农业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一方面,沙生植物可以与农作物进行套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日光温室中,将沙棘与蔬菜进行套种。沙棘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而蔬菜则可以利用沙棘改善后的土壤环境生长。沙生植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沙棘果实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加工成果汁、保健品等,市场前景广阔。

(三)套种模式的协同效应

1. 水分利用的协同

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可以实现水分利用的高效协同。沙生植物的根系较浅,主要吸收土壤浅层的水分,而农作物如蔬菜等的根系相对较深。在套种模式下,两者可以分别利用不同深度的水分,减少水分的竞争。在甘肃的一些戈壁日光温室中,采用沙生植物沙拐枣与黄瓜套种的模式。沙拐枣吸收浅层土壤中的少量水分,而黄瓜则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这样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两者都能生长良好。

2. 土壤改良的协同

沙生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与农作物的种植需求相辅相成。沙生植物的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以柠条为例,柠条每年会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这些枯枝落叶在分解后能够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 - 2%。而改善后的土壤结构更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解决问题

(一)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为了推动西北戈壁设施农业中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模式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例如对建设日光温室的农户给予每平方米50 - 100元的补贴,降低农户的建设成本。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沙生植物的种植研究和套种技术的推广。像内蒙古自治区就设立了戈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数亿元,用于改善戈壁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二)技术研发与推广

加强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的技术研发和推广至关重要。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联合起来,研发更适合戈壁环境的日光温室结构和材料。研发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能够使日光温室在冬季减少热量散失,降低取暖成本。要深入研究沙生植物与农作物的套种模式,确定最佳的套种比例、种植间距等参数。并且,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立示范基地等方式,将这些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户手中。在宁夏的一些地区,通过建立戈壁农业示范基地,邀请专家为农户进行现场指导,使农户对套种技术的掌握率从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了80%以上。

(三)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要实现西北戈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展市场并加强品牌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通过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将戈壁地区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新疆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提高了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打造戈壁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沙生植物套种模式下生产的绿色、有机蔬菜为例,可以注册品牌商标,强调其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西北戈壁设施农业中的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模式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通过政策支持、技术研发推广和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就能够充分挖掘其潜力,开拓出广阔的戈壁生产空间。这不僅能够促进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改善戈壁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就像在内蒙古的某些戈壁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日光温室与沙生植物套种产业带,昔日的荒芜戈壁如今变成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绿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戈壁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让我们看到了西北戈壁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更适合套种的沙生植物和农作物品种;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环境的精准监控和管理;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戈壁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西北戈壁设施农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