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哪位作家是“人间清醒”的代表,一定要提名梁晓声老师。
他总是有那么多令人清醒的发言。
面对镜头采访时,他犀利直言:“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
来源:凤凰卫视《问答神州》到河南小学与小读者交流时,他批判唯成绩论:“如果学生们毕了业没有成为有出息的人,没有成为官员、企业家或明星,就被认为是失败的,那么这种教学结果无疑是失败的。”
在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典礼上,他又殷殷寄语青年学子:“人生好比数轴……不要耽于想象之目标,而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努力接近最实际的目标。”
梁晓声
梁晓声早期作品《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对中国社会的观察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中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后,2022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掀起热议。
从名气和成就上看,梁晓声是有资本、也有能力“深刻”的。然而,梁晓声给人的印象却总是朴实而温情的,他像一位关心关爱年轻人的长者。
最近,梁晓声又出新书了!这次的新书,不是温情厚重的长篇小说,也不是对社会文化的针砭时弊,而是这位作家毕生的读书经验和创作谈。
新书名为《不装深刻》,这个书名背后,是梁晓声对于文学价值的探索,是文学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刻板印象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要读“深刻”的,一个人倘若没有几句“深刻”发言,便是没有思想的。在重读十八十九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梁晓声渐渐得出来了自己的结论:“装深刻,很累。有不少人不嫌累,仍在装。”
于是,他说:“再也不装深刻了。”
1
“装深刻,很累”
在《不装深刻》里,梁晓声要破除人们对“深刻”的迷信和误读,这是他读书多年、写作多年后的深思熟虑。
梁晓声从小就十分爱读书,从“小人书”到各类中外名著,他一直如饥似渴地读着。
得益于大量的阅读,从上中学时,再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时,旁人对梁晓声的评价总是“思想挺深刻”。
然而,在写作多年后,梁晓声反而对“深刻”这个词有了新的自省:
“我们读小说,看戏剧或电影,最习惯的评语是‘深刻’——当我们这么说时,实则意味着,在潜意识中我们试图表明自己也够‘深刻’,而我们不过是将‘深刻’之思想与‘深刻’之印象有意无意地混为一谈了。”
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获的是“深刻”印象。“装深刻,很累。有不少人不嫌累,仍在装。”
不仅读书不再装深刻,在创作上,梁晓声同样思考了“装深刻”的副作用——每当在创作过程中想要证明自己是有“深刻”思想的,塑造人物的初心便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梁晓声提到,在创作《人世间》时,他深深地受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影响。
他把自己想象是老许茂,把《人世间》中的年轻人当做是自己的儿女,写到他们令人光火的方面,内心也会不禁地带着父爱;反之,当他写到父母一辈时,也会像老许茂的女儿看他一样,不禁地多些理解。
这样看,似乎是“批判现实“的深意少了一些,反而多了一些温度。
也有记者问过梁晓声:“你那么写,难道不会削弱深刻性吗?”
他的回答是:“可我已经不愿再装深刻了。”
豆瓣读者对《人世间》的评价,总离不开“温情”“美好”“幸福”这些关键词
梁晓声如今的思考是,像《阿Q正传》《羊脂球》《包法利夫人》这样的名作,它们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提出了某一种思想,而是因为作家塑造的人物是可信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这些人物也必然有独属于他的闪光之处和思想性。
2梁晓声给年青人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通识课
在这本书中,梁晓声直白地分享自己重新阅读中西方经典文学的体悟,从作品的文笔、情节、主题、所展现的人性等角度进行评述。
翻开《不装深刻》,你会get到一份梁晓声老师的阅读书单,也能看到他坦诚表达的褒贬看法。
比如,他虽理解和尊重梭罗在《瓦尔登湖》所传递的追求,却忍不住怼一句那些知行不一的、“爱装”的中国知识分子:
“我不愿听人灵犀相通似的言必《瓦尔登湖》。每当这时,总想弱弱地问一句:‘何不便去实验?’”
在重读那些被奉上“深刻”宝座的作品时,这位著名作家也有如普通读者一样的“吐槽”:
“只有福克纳的小说——也不是根本看不明白,起初还是能看明白的,一被评论得特高级,高蒙圈了,反而看不明白。”
梁晓声也是极推崇鲁迅的作品的,但对“神化鲁迅”的做法并不赞同:
“我想,若鲁迅泉下有知,对于后人将他举放在高高的神坛之上,肯定是大为光火的。我七十多岁了,已深知一个人间清醒的人,若被神化,等于是对那样一个人的最大羞辱。”
跟随着梁晓声充满哲思与人文情怀的文字,我们仿佛是上了一堂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通识课。
梁晓声曾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3文学即人学
2002年左右,梁晓声调到北京语言大学,要给文学专业的学生讲课。
面对一张张迷惘的脸,他认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文学究竟有什么用?对该专业的学子有什么用?对人类的社会有什么?
他用三四节课的时间,首先讲文学作为专业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哪些益处,也就是“有用性”。
正是借着这个为学生讲课的由头,梁晓声开始“反刍”自己以往读过的小说,重新体会它们的营养,开始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审省自己作品中的得失。
梁晓声被称为“平民作家”“平民代言人”,因为他总是写平凡的、普通的人和事
于是,他重新确立了“文学即人学”的理念,并且在创作中一以贯之这个理念。
在早期作品里,他创作了很多理想主义的知青,这些青年人善良、正义,有同情心,有义气。
有人认为这样的青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者即便存在也是极少数,而梁晓声却不这样认为,一味地追求对现实的批判,也是丧失文学价值的一种情况。
他坚定地相信:文学有一种功能是“化人”,提高人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梁晓声写道:
“什么是文明?文明说到底还不是人的文明?人的文明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不就是善吗?没有善,你跟我说你是投枪,你是匕首,我心里说滚你的!善良、同情、正直,心中倘无半点恪守,那你只不过是畜,还投的什么枪?我用文学作品表现值得尊敬的人,不认为是件值得害羞的事。”
梁晓声一向被称为“平民作家”,他自己也以这个身份为傲。
《不装深刻》也是写给普通人的一本文学分享,它不但是一份有态度的人性观察和社会思考笔记,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更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考档案。
[点赞]。有个上海滩秋风秋雨伴伊人的就是装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