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用,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高中生凌晨大哭,是他太脆弱吗

朝飞世界 2023-06-06 14:03:31

“做个有用的人”,这是很多家长对后代的教导,尤其是以前讲究全民奉献的时代,成为祖国的栋梁、做有用之人,几乎是绝对的培养理念。

但是如果只是拿“有用”这个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现实价值,真的全面吗?外界的眼光世俗而势利,其实从不是压垮谁的根本理由。在家庭中也这样要求后代,却是很多悲剧的根源。

“我没用,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高中生凌晨大哭

培养出一个懂事、把学习成绩当回事的好学生,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愿。包括那些自己没文化的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学霸,就算嘴上嘲讽,也在暴露着羡慕和嫉妒。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太懂事的学生,往往过早地承受了不该承担的压力和痛苦。一位高中男生深夜大喊、大哭,吼着:我没用,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

原来,这是家长来自远方的报警求助。男生算是半个“留守学生”,家里条件差、家长在外地务工供他读书。

他觉得父母不容易,自己应该考出好成绩、进入名校,这样才对得起家长。可是尽管学习到深夜,他依然感到进步的空间很小,难以靠金榜题名让家人感到骄傲。

家长在通话中,感觉儿子言辞很极端,情绪非常崩溃,担心他做出意外举动便求助于民警。当时值班人员也是毕业没多久的年轻男子,很快找到男生家里。

小哥抱着男生安慰的画面,既温馨又揪心。许多网友也留下安慰的话:学生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只要平安健康,父母就会知足的。可现实中或许不那么简单。

是学生太脆弱吗?有些家庭环境下,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中高考前后,学生们的情绪经常面临崩溃,也更容易出现极端的举动。没有多少家长在子女自行了断之前,认为他们会这么有勇气。

最简单的反问便是:连死都不怕,怎么可能怕活着呢?其实问出这种问题的家长,已经说明同理心比较差了。有时并非学生过于脆弱,而是在某些环境下,不憋出病才怪。

这里并不针对男生家长,学生压力太大的因素有很多,未必就是他父母的问题。学校和社会环境也不能忽视。下面仅仅针对部分“病态”的家长。

有些家庭的底层逻辑,只会逼得好学生越发忧郁。例如:越是困难的环境,越应该做优秀的人,考上名校以后赚大钱回报父母;却没发到别的家庭在努力争取教育资源和更好的赛道。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富爸爸在比谁能给子女更多资源;穷爸爸却在比谁更穷,在这里家长的认知里,好像让后代受苦已经成为自豪了。

他们看到学生压力大而崩溃,甚至心里很高兴:看吧,还是我教子有方,不用批评学生,他自己就懂得上火;你们都是纨绔子弟。

另一个逻辑,叫做“没有压力哪有动力”。似乎在这种家庭里,苦就是唯一的意义,学生再怎么累都不如家长上班赚那点生活费的辛苦;抱怨学习累,就等于“身在福中不知福”。

把高考的意义捧得过高,同样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价值观。高考确实非常重要,也是普通家庭的学生不可多得的公平机遇。

但是如果认为考不上双一流就等于以后没希望,那就太单纯了。踏入职场后,影响个人晋升和收入的因素太多了。夸大其词只会令考生产生无效的焦虑,这类同学最容易发挥失误。

00后的逆向思维:望父成龙、望母成凤,这样就不抑郁了

人们都说00后生长在物质优越、思想开放的时代,所以天生一副反骨的架势。但真实情况是,本质上并非00后多么潇洒任性,而是要基于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

人们对好学生,往往显得更为苛刻。但是00后思维,却是我们减少自我打压、化解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更多同学开始反思,为何家长可以双标?

以前家长只让学生比成绩,自己却不去比比别的父母提供了什么。小时候还可以被套路,长大后便“反套路”。

比如已经有学生开始给家长写“家书”,劝勉父母“即使岁数大,也不要放弃进步和学习的意识”。他们告诫家长要跟同事领导出好关系,要争取年底升职。这样才能做“让子女骄傲的父母”。

【话题】你如何看待高中生的压力呢?花式高考加油

0 阅读:4
朝飞世界

朝飞世界

每天更新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