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丨高语阳
4月22日,江西省县(市、区)委书记综合素质专题培训班开班。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一个县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县委班子、在县委书记。”尹弘指出,省委始终高度重视县域工作和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要分析研究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形势任务,进一步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郡县治、天下安。
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数据显示,我国县域GDP占全国近四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比达46%。
近年来,县域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迎来历史性新机遇。2020年至2024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从39万亿元增长至54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电商、文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县域城镇化率从44.5%提升至50%。
随着乡村振兴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县域产业升级、城乡融合进入新阶段。县域逐渐从“城乡过渡带”向“发展支点”演进,县域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具空间承载力、社会包容度、人口集聚度的关键之地。
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热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各地积极部署,“县域经济”也成为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导各地因地制宜聚力打造1-2个主导产业,打造更多经济强县、农业强县、文旅美县、生态名县。
2月,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此前,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例如,2024年,南昌市南昌县以1401.44亿元的GDP总量领跑全省县域;龙南市创新做优文旅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1184.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87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3.43%,列2024全国旅游百强县市第26位。
与此同时,江西的县域经济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产业同质化与创新乏力等情况,仍需补齐短板、持续发力。
县委书记是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这次,江西省对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开展综合素质专题培训,旨在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履职能力、锤炼过硬作风、提升综合素质。
《江西日报》报道显示,尹弘举实例、教方法,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从五个方面对县(市、区)委书记提出要求。
政知君注意到,主要有两个重点。
第一,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县域资源要素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摒弃“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惯性思维,努力挖掘自身独一无二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此前江西发布的《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要求,各设区市要统筹资源配置,引导县(市)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找准自身定位、做强特色优势,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若干措施》中还明确,对重点打造且当年达到发展要求的经济强县、农业强县、文旅美县、生态名县,在下一年度安排资金项目、要素指标时予以优先支持。
也就是说,要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办大事”。
22日,尹弘在培训班上也明确要求,要注重锻造长板,立足不同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沉下心思、脚踏实地、一抓到底,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要找准关键抓手,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借势借力,抓纲带目、以小见大,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搞活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第二,政治能力要强、视野格局要宽、政策把握要准,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作为“领头雁”,县委书记,要把握大局、找准方向。尹弘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大局把方向。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尹弘指出,要提升视野格局,准确把握“时”与“势”,找准本地发展和全局工作的结合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要提升政策水平,在懂政策、用政策上下功夫,切实把握政策意图、政策要求、政策尺度,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发力。”
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政绩观。
尹弘表示,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要加强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校对|王晗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