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新鲜出炉,达到41314元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热议。看到这数字,再摸摸自己的钱包,我不禁感叹:“怎么又拖后腿了!”
41314元,乍一听感觉还不错。可细究起来,问题就来了。这是以14亿人口为基数算出的,而实际劳动参与率仅65%左右。如此推算,全国劳动者人均可支配收入竟达63560元。如果去年到手收入没到这个数,就意味着被平均了。
城镇和农村数据更是让人感慨。城镇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若剔除无劳动能力人群,按劳动参与率算,劳动者人均达83366元。在城镇生活的朋友,若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年收入没到8.3万,心里估计都不好受。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换算后劳动者人均35568元。联想到农村亲人,靠种地要达到这收入谈何容易。按1.1元/斤玉米价格算,种3.2万斤玉米才有3.5万元。若两个劳动力,要净赚7万,还不算农资农具成本,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现实中难度极大。
我自己辛苦工作一年,也就存下最后一个月工资。这点钱,过年买年货、发压岁钱勉强够。本以为努力工作就能跟上大家步伐,可面对这人均收入,才发现差距甚远。
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这个数据感到疑惑。它究竟是怎么采集的?我身边从未有人被核对过收入情况。而且现实中,2024年不少人在降薪,甚至收入下降20%不止,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的情况大相径庭。
这可能是因为社会收入呈金字塔结构。
塔尖人群收入大幅增加,拉高了整体平均数,而中层和下层人群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跌。如此一来,平均后的数据看似增长,却难以反映普通大众的真实收入状况。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还可能带来社保医保缴费的增长。医保基金支出增速快于收入,人口又呈负增长态势,这一系列现象背后,都是民生大事。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作何感想?你们达标了吗?真心希望未来统计数据能更精准反映各阶层收入,也期待大家收入都能实实在在增长,不再有“被平均”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