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某品牌活动中,51岁李冰冰的状态,引发了热议。
镜头前的她,面部松弛、皱纹明显,与以往精致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随即,有传言指她摒弃医美手段,取出整容假体、溶解了玻尿酸,选择自然老去。

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决定这样坦然面对衰老,选择公开真实的面貌?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冰冰的人生故事。
01
2019年,李冰冰向传媒人梁文道袒露心扉时,忍不住叹气,“我小时候好悲催”,因为她有个过于优秀的妹妹。
在90年代的东北小城,李冰冰的童年始终笼罩在妹妹的光环下。
妈妈因为她偏科而不许她穿大姨送的新内裤,理由是“成绩不好,穿了丢人”;偶尔考满分,爸爸却怀疑是作弊来的。

李冰冰拼命想得到父母认可,但得到的总是否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脑子又笨”。
这些扎心的否定就像钉子,在她心里越扎越深,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尽管她讨厌那个自卑的自己,却有如精神医生施图茨所说:越是想掩盖,就越难以摆脱。
直到青少年时期,李冰冰才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能歌善舞、擅长乐器,因此深受同学和老师的赏识。
然而,童年的阴影早已消磨了她的斗志,使得她在19岁就选择去当音乐老师。

命运的转机来得有些意外。
1992年,李妈妈因心脏病手术花费了家中3万元,而父亲当时的月薪还不到400元。
作为家中长女,李冰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下定决心要当女强人去赚钱。
同年,演员高强指点她考上戏,她拼尽全力备考,每天只睡两小时,最终如愿以偿。

父母的严格教导鞭策着李冰冰,也塑造了她的自律人格。
她害怕走歪路,每天写日记自我批评。
在记者眼中,她或许像刻板的教师,或许像缺少情趣的三好学生,但实际上,她只是习惯了“三好学生”的教育标准,将长辈的唠叨内化于心。
童年的缺失让她眼中只有工作,冯小刚称赞她“对工作一刻也不敢怠慢”。
她大冬天扎进冰水,拍危险武戏拒绝替身,总以“我太笨,只能努力”自勉,坚信“能力有限,努力无限”。
02
李冰冰常说自己有颗女侠心,强调指,“自己不强大,谁替我强大?”
确实,她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将自己磨砺至“无所不能”的境地,无论挑战多么艰巨,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这份坚韧与自强,连以严苛著称的导演徐克也赞誉有加,称她为名副其实的侠女。
但是,这一切的背后却源于恐惧。
李冰冰坦言,她之所以如此拼命,是因为害怕做不好,自尊心、能力感,连同自己的一切都随之被摧毁。

她似乎陷入了一种思维的牢笼,认为只有玩命拼搏,不断获得他人的肯定,自己才能拥有活下去的底气。
在信念驱使下,她历经十多年隐忍拼搏,终于迎来职业生涯的辉煌时刻。
但是,当她陆续站上华表、百花和金马领奖台,手握影后桂冠却哭个不停。
那一刻,她摘下了女侠的面具,展现真实的一面。就像导演尔冬升所说:李冰冰外表看似强悍,实则内心很柔软。

尽管李冰冰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内心却面临严苛挑战。
她为了证明自己,不怕吃苦,但过分在意外界的看法,但她自我认知中总觉得自己低价值:“穿红裤子不配”,考大学是“被逼”,做演员只为赚钱,且耿直木讷,不善争取。
李冰冰或许从未料到,实现梦想之后,还要面对陌生人的指指点点。
因此,她更是不断鞭策自己,最拼时一年拍了12部作品,商务代言接到手软。
她说,她最受不了“慢慢来”的劝告,坚信“慢慢来就来不及了”。

03
2010年,李冰冰参演了电影《雪花秘扇》,受到好莱坞关注,随后接拍全英文对白的《功夫之王》。
面对不懂英文台词,拼尽全力学英语,最终克服语言障碍。
然而,正当她事业如日中天时,走上国际舞台时,一场大病却像冷水浇头,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生。

2015年底,李冰冰在澳洲拍戏期间突发重病,持续40℃高烧达21天,嗓子化脓,她却执意要重返剧组工作,甚至对妹妹李雪誓言:“我死也要把这部戏拍完。”

然而,虚弱的身体再经过一个半月的折腾,已到了极限。
当李冰冰意识到身体不听使唤时,才不得不正视现实,决定暂停工作,放弃了原本一帆风顺的好莱坞之路。
大病后,她虽保住了性命,但多年身心的过度透支,让问题如潮水般涌现,她自嘲记忆力衰退,“只有5秒的记忆”,甚至饱受失眠之苦,常常整夜无眠,被恐惧和不安占据。
转机出现在她开始与自己对话,挑战内心的苛责:“只睡两三个小时又怎样?你怕什么?又不见人,没安排任何事。你真有那么重要?睡不着世界就不转了?”
奇怪的是,这样自言自语久了,反而让她逐渐放下担忧。
心理学作家潘楷文指出,大脑天生有规划、畅想或担忧未来的倾向,这既是优势,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源。好在,大脑也预留了“正念”之门,即不加批判地觉知当下状态。
李冰冰正是利用这种能力,通过自我对话和鼓励,逐渐克服了恐惧,并重新能睡个好觉。
专注当下不仅改善了李冰冰的睡眠质量,更让她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她发现,慢下来后担忧没有成真,反而是过去的匆忙,让自己错过了太多美好。

04
自2018年《巨齿鲨》上映后的七年里,李冰冰仅参与了《平凡英雄》这一部电影的拍摄。
这段相对闲适的时光,她发现了自己内心的蜕变,开始不那么怕衰老、失败或是丢脸。

尽管近年作品减产,李冰冰却认为停歇的时光让她更加重视生命质量,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感。
她称这段时间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但李冰冰心中仍有遗憾。她说自己内心仍住着一个小女孩,渴望获得尊重、肯定和赞美。”。
如今,她能摆脱外界的看法,完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经历的人生的种种,对生命旅程中每一次起伏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