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钨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对西方杀伤力有多大?

李树勇的书场 2025-02-11 01:36:02

中国对钨等五种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此令一出,很多西方公司叫苦连天, 抱怨道:“没有钨,我们无法生存。”钨,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中国要把钨,纳入出口管制清单?今天,一林就跟大家聊一聊,钨,对军工业,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在俄乌战场上,北约就曾对乌克兰大量援助“贫铀穿甲弹”。其实,做穿甲弹最好的原材料,不是“贫铀”,而是“钨”。那为什么北约不选择“钨”,而选择“贫铀”呢?根源就在于,中国几乎垄断了“钨”的产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国,独占全球80%的产量。西方呢?因为缺乏钨,就拿核废料,去制造了贫铀穿甲弹。中国则是凭借海量的钨矿优势,大量制造了“钨芯穿甲弹”。

因此,钨矿天然就是一种军工材料。由于钨具备超高密度和超强硬度,兼备耐高温的特性,也是航天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国对钨实施出口管制,就是要反向卡住西方高科技产业的脖子。

长久以来,西方联合起来,对中国实施芯片封锁。可芯片是怎么来的?恰恰就是进口中国稀土,加工成芯片,再封锁中国高科技产业。西方掌握的是生产端,而中国掌握的是原料端。除了钨以外,中国还对碲、铋、钼、铟,采取了出口管制措施。这四种矿产有怎样的作用呢?我们逐一解释。

首先,碲。它是用来造太阳能薄膜电池的,是光伏工业中的核心原材料。可以说,没有碲,就造不出太阳能电池。当前,中国光伏在全球市占率,高达51%。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新能源转型,都离不开中国的光伏组件。中国铋产量在全球占比超过70%,通过限制碲元素的出口,就能进一步打压西方的光伏产业,扩大中西技术差距。

其次,铋。它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主要用于医药工业。像治疗胃溃疡、胃炎、抑制细菌增长,铋元素都能起到重大作用。同时,因为它质量大,性能稳定,也被用于核工业,专门制造核防护装置,具备极强的隔热效应。而全球75%以上的铋,也都在中国生产。

其三,钼。它是用来制造合金钢,芯片的,也能用于石油化工产业。航空航天、钢铁合金、石油化工,都离不开它。中国独占全球40%的产能。

其四,铟。它主要用于制造芯片、电子光学仪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中国产量占全球60%以上。

结合此前,中国已经对镓、锗、锑等三种矿产,实施出口管制。综合来说,中国已经将八种关键矿产,拉入管制清单了。为什么要这么干?都是被迫的。美国先进口中国稀有矿产,制造成高科技产品后,却禁止对中国出口。那中国如何实现对等反制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源头上,限制原料供应。

你不卖给我芯片,那我也不卖给你稀土。这才叫公平、公正的对等反击。那这种出口管制,对西方会造成怎样的伤害呢?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原料成本飙升。因为没了中国供应,国际市场上,这些矿产原料迅速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西方公司想要,就必须高价采购。

二是,替代周期无限拉长。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西方想要重建另一套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耗费十年以上。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不顺利的话,二十年也搞不定。因为即便建成了,也竞争不过中国,依然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三是,高精尖技术产业,难以落地。像洛马集团的F-35隐身战斗机,就有上百架被美军拒收了。为什么拒收?因为质量不合格,关键的电子零部件,供应不上来,无法满足美军的性能要求。

现在的情况下,美国卡中国的芯片脖子,中国就卡美国的稀土脖子。中国距离突破光刻机封锁,是越来越近了,可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却是一步一坎坷。先后联合蒙古国、越南,均遭遇失败。如今,美国又盯上格陵兰岛和乌克兰的稀土。然而,这万事开头难,美国至今都还没有迈出,重建稀土工业的第一步。

一旦中国光刻机取得突破,美国的芯片封锁也就彻底破产了。留给美国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1 阅读:109
李树勇的书场

李树勇的书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