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碗饭:吃得饱挣得稳享得安皆是天意

明之冬 2025-04-16 10:05:03

邻居老张总爱在巷口榕树下念叨:

“人这辈子端哪只碗,走哪条路,老天早给你刻在命簿上了。”

年轻时听这话只觉得迂腐,如今鬓角染霜才明白——命里八尺,莫求一丈。

就像山间溪流终究要汇入江河,人生的饭量、财路、福分,早被岁月悄悄标好了刻度。

饭碗深浅天注定 莫贪珍馐损根本

“碗中饭量天注定,盘中餐数早有数。”李婶总念叨这句祖训。

她年轻时在国营食堂掌勺,见过太多故事:

厂里的王师傅顿顿三大碗红烧肉,五十出头就中了风;

刘会计常年粗茶淡饭,九十高龄还能蹬三轮接送孙子。

去年体检报告上跳动的血糖值,终于让我读懂了李婶的话——肠胃是老天给的米缸,装太满会漏福气。

表舅年轻时走南闯北做生意,酒桌上拼出脂肪肝,如今每天数着降压药过日子。

反倒是守了半辈子菜摊的陈伯,日日青菜豆腐配二两黄酒,清明还能爬上祖坟山锄草。

上个月同学聚会,看着当年叱咤酒局的老赵坐着轮椅来,

突然想起《黄帝内经》里那句:“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原来舌尖贪的每一口鲜,都在赊明天的阳寿。

财路宽窄有定数 强求金银反伤身

胡同口修了三十年自行车的孙大爷有句话:

“该是你的三轮车,跑再慢也能蹬回家;不是你的小轿车,开再快也得抛锚。”

这话让我想起九十年代的下岗潮——隔壁李哥拿着买断工龄的钱炒股,赔光了本钱;

而对门王姐守着裁缝铺,现在给孙子攒出两套房。

财神爷最懂人心,强塞的金元宝会烫手。

堂弟阿强当初他辞了中学教师的工作搞网贷,风光时开宝马住别墅。

去年冬天债主堵门,四十岁的人跪在老父亲跟前哭。

反观我家楼下开小超市的老周,二十年如一日守着十平米店铺,去年给女儿在省城全款买了婚房。

这才信了《增广贤文》里的话:“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命里的财运像春种秋收,急不得,抢不来。

福气厚薄看修行 莫把福报当零钱

姑妈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人活一世,福气像井水,舀得太狠会见底。”

她伺候瘫痪婆婆十二年,街坊都说她是苦命人。

可去年她走时,三个子女跪满病房,十里八乡来送殡的人排成长龙。

反观早些年风光无限的张老板,如今孤零零住在养老院,护工换尿布时总嫌他给的红包少。

福气这东西,攥得越紧散得越快。

前年参加老同学聚会,混得最好的赵总全程电话不断,散场时醉倒在卫生间;

当语文老师的刘姐骑着旧电动车来,包里装着学生送的千纸鹤。

突然想起弘一法师的话:“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意境。”

真正的福气不在账本里,而在晨起时那口舒坦气。

七分天意三分勤 莫与命运硬较劲

父亲总说:“晴天修屋顶,雨天补篱笆。”

这话我花了半辈子才悟透——年轻时总觉得人定胜天,现在看着镜子里花白的头发,终于懂得命运像老宅子的房梁,能修缮,难更改。

就像村头那棵百年槐树,风来弯腰雪来抖枝,却始终把根扎在土里。

记得《菜根谭》里有句话:“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

去年儿子创业失败,我把这话写给他。

半年后他开了家社区便利店,每天乐呵呵地给大爷大妈送货上门。

前天他跟我说:“爸,我现在懂了,挣踏实钱比追风口强。”

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修行,是看清哪片云彩会下雨。

各位老友,您是否也曾在深夜里盘算过命里的“三碗饭”?

是守着粗瓷碗心安理得,还是追着金饭碗跑丢了鞋?

不妨在评论区聊聊——您觉得这一生的饭量、财运、福分,到底是老天定的,还是自己挣的?

创作不易,点赞是鼓励,分享是认可!

感谢您的每一次互动!

0 阅读:0
明之冬

明之冬

在喧嚣世界里,为你留一座倾听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