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如海把黛玉送入贾府,绝不仅仅是托孤那么简单

江晓夏夏 2025-03-12 19:04:31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为黛玉后路着想

贾敏死后不久,贾家便派人来接黛玉过去常住。

在我看来,贾家派人来接黛玉,大概率也是林如海的谋划。

可能林如海事先给贾家打过招呼,因此贾家才会派人来接林黛玉。

不然,父亲健在,即使外祖母再想亲近黛玉,也不能强迫林如海把唯一的女儿送到贾家。

原文中写道: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在当时的社会,教养儿女一般都是嫡母的责任,贾敏死后,林黛玉无嫡母教养,这意味以后会影响林黛玉的婚嫁事情。

所以林如海才会把黛玉送到贾家由外祖母教养,同贾家的姐妹们一起学习。

02林如海的身体和事业危机

其实,在林如海送女时,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所以贾敏死后他是不打算,也没有精力去娶续室。

他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唯一的掌上明珠林黛玉。

再加上他是巡盐御史,身处官场险境,尤其是在新皇帝登基后,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

新皇帝登基后,朝廷起复旧员,暗示着新皇帝在清除旧势力,而林如海作为老皇帝的宠臣,很可能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因此,林如海将黛玉托付给贾府,不仅是为了保护她免受政治牵连,也是为了给她找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这是林如海谋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03巧妙利用贾雨村作为林黛玉的托孤人。

原文中林如海对贾雨村说:

“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贾雨村一心想要被重用,林如海看出了贾雨村的心思。

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以及人脉关系为贾雨村铺路,让贾雨村重新被重用。

在为贾雨村前途铺路时,林如海还包揽了贾雨村进京的盘缠,以及在重用过程中使用的人脉关系。

这些人脉关系都是靠林如海的家产作为筹码换来的,所以林如海为了使贾雨村得到重用做了周全的安排,费了一番苦心。

而贾雨村需要做的就是平安护送林黛玉进京,只有林黛玉平安进京,贾雨村才能接触到林如海为他安排的人脉关系。

这是林如海的条件。

而且林黛玉进京时,肯定带走了林家一部分财产。

因为凤姐在荣国府初次见林黛玉是最晚一个到场的,从她和王夫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她是先去了荣国府的仓库安排事情。

安排的大概就是林黛玉从林家带来的财产。

04财产分流

林如海并没有把全部财产交给贾家。

王熙凤曾提到,甄家还欠贾府五万两银子。

凤姐道:“这也就够了。我才听见说,甄家还欠着我们五万银子呢。明儿要写信去催一催。”

这五万两银子从哪里来?

赵嬷嬷曾提到,江南甄家曾四次接驾(接待皇帝南巡),花费巨大,银子如土泥一般挥霍,这么说来甄家是不缺钱的。

这五万两银子应该就是林如海安放在甄家的林家财产。

从江南到北京距离不近,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大件的财务不方便进京,就只能找朋友家安放。

甄家和贾家关系厚密,林如海在官场上和甄家也有来往,所以他大概会把一部分财产放在甄家,当然受益人是贾家,所以也就成了贾家的财产。

林如海做了这么多的谋划,都是为了小女林黛玉。

他知道自己所在的官场如战场,加上身体生病,所以他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小女林黛玉是他唯一的牵挂,他仔细谋划只为了小女有个好的归宿。

所以他不但给了贾雨村好处,也给了甄家好处,最大的好处当然是贾家的。

但是他的条件是让贾家收留黛玉,给黛玉找一个好的归宿,将来林家的一部分财产作为黛玉的嫁妆带走。

而林如海最终是为了把林家财产留给自己的外孙,黛玉结婚后生下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林家财产的最终继承者。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林如海再聪明也没逃过人性的算计。

只是可惜了黛玉,小姐的出身,最终却泪尽而亡。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0 阅读:2
江晓夏夏

江晓夏夏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