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
元宵节在红楼梦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元春省亲是在元宵节。
香菱被拐是在元宵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元春送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元春省亲过后又到了元宵节,一个公公来到了贾府:“娘娘差我送来一个灯谜,令大家猜猜,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写在纸上,一起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为什么元春让大家猜到了不要说出来,而要亲自验证?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我们先看元春的谜语:“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谜底是“爆竹”,也就是贾母口中的“炮仗”。
元春的灯谜很简单,也很应景,几乎人人都能猜得着,但不一定人人都能理解。
贾母是唯一一个对元春的谜语起疑心的人:“娘娘所作炮竹是一响而散的东西,今儿是元宵节,怎么作这个不祥之物来玩?”
再往下想,贾母不仅打了一个寒颤。
她回想起元春省亲那一次,短短几个时辰,她却哭了数次,从她的一言一语来看,想必宫中有什么对娘娘不利的事情。
如今她又作炮仗的谜语,这么简单的答案却不让众人说出来,反而把答案各自封进宫里让娘娘亲自查验,难道娘娘有什么事情要透露?
众人都忙着写下谜底的时候,贾母也封了一个自己的答案:花开富贵,岁岁平安!
贾母的答案意在安慰宫里的孙女,也是在安慰自己的内心。
02
作为贾府的老祖宗她怎么能不知贾府的现状呢?
元春省亲之前家里凑钱盖省亲别院已经开始亏空,贾琏王熙凤夫妇已经暗暗和鸳鸯之间几次挪用她的嫁妆,鸳鸯虽然每次都告诉她,她也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由得他们挪用。
近年来府里的亏空越来越大,连吃的米都有了变化,大家虽然瞒着她,她再老糊涂也能察觉的出来。
可惜她谋划一世,家族中却没有一人得到重用,能够庇护贾府的安稳。
从宁国府的混乱,到荣国府的奢侈,从贾珍的不务正业,到贾赦贾琏的贪财好色,这些贾母都知道。
可那又怎么样呢?
无力回天罢了!
贾政虽比贾赦稍强,可他也不过是得祖宗恩惠的人,根本没有能力管理家族中那些不肖子孙。
贾母虽然明白这一切,但是以她现在的能力和精力连宝玉的婚事都做不了主,儿媳妇王夫人已经暗暗和她对抗,儿孙还想着她的嫁妆,她也只能过一日算一日了。
恰好王熙凤在元宵节讲述了“聋子放炮仗”的故事:
一个房子大的炮仗被抬到城外放,结果因为炮仗不结实,点着后没有响声,众人哄然一笑就散了。王熙凤解释说放炮仗的人是聋子。
可怜凤姐只顾了应景,忘记了贾府现在的状况就如那一个大炮仗,眼看就要响了,贾府儿孙却如那聋子一般一无所知。
贾母内心忐忑,外面还是要装着和大家过节的样子,她不想扫兴。
03
四更天之后,贾母回到自己屋里,回想着元春的谜语陷入沉思。
娘娘必定在宫中遇到什么事情了?她在向娘家人发出信号。
“一响而散”是说贾府还是娘娘自己?
不管贾府还是娘娘自己,这对贾府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贾母本想请公公往宫里给元春送个信儿,希望能问出点什么来?
但是想想宫中的生活是多少人盯着的,如果落在旁人手中,贾家就真的完了。
于是她静悄悄的找来贾政,细说自己内心的不安,巧的是贾政也感觉元春的谜语不祥,父女连心,贾政也怀疑元春必定在宫中遇到了什么麻烦。
贾母让他找人打听一下。
几日过后,贾政却没有带来任何消息,宫里的公公们口风很严,只收银子不办事。
但贾母从公公们不断向贾府索要银子的情况来看,元春在宫中的处境危险。
果不其然,自此之后贾家的家人开始四散,大观园里走的走散的散,迎春婚后被丈夫打死,探春也因远嫁远离家乡。
贾政在担任江西粮道期间,由于他的无知和不谙世情,被人陷害最终被参。
家族的衰败局势已经明显出现。
贾母回忆自己的一生:
她教导子孙向善,谋划家族未来,从自己的子女开始,再到孙子孙女,无一不在她的谋划之内,可惜有才的早逝,有名的艰难,如今偌大的家族死的死,散的散,连一个能抗事的人都没有,难道贾家注定大势已去吗?
贾母闭上眼,久久不能睡去。
没有多久,便传来娘娘薨了的消息,这一切验证了贾母的猜想,贾府注定要完了。
(本文为续文,纯胡侃,勿当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