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醒的人,结不了婚。
很多人认为,有些人都三四十了,还迟迟不结婚,是因为这个人太清高。
其实,只有那个被说清高的人心里最清楚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当一个人过于清醒的时候会发现,结婚这件事,可能没有那么值得期待。
太过清醒的人,不仅仅是结不了婚,甚至连谈恋爱都不想谈。
无论是家里人的催婚,还是临近年关亲戚朋友的劝说,他们始终会保持自己的清醒。
他们太清楚,如果两个人三观一致,频率相同,然后有物质基础来保驾护航,那么这段感情是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的。
但倘若两个人,一开始你侬我侬,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子过得鸡飞狗跳,那么这段婚姻就会成为心中的一根刺,叫人苦不堪言。
不得不说,结婚是需要一些冲动的。
太清醒的人,因为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有了一定的认知储备,能一眼看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而她自己,并不愿意做那个乖巧懂事、好拿捏的人。
对于清醒的人来说,自己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通常不太愿意为了对方改变自己,不愿意为了一些琐事委屈求全。
对于他们来说,婚姻是锦上添花的存在,而不是此生必须的存在。
恋爱,或许只需要考虑喜不喜欢,而婚姻,需要考虑稳不稳定,长不长久。
未来的日子那么长,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婆媳关系、柴米油盐,随便一个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婚姻的稻草。
所以说,婚姻里需要爱,同时也需要钱,只有两者兼得的婚姻,才能更加稳定,更加持久。
结婚这件事,越年轻越期待,越觉得爱情大过天。
可到了一定的年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现实,思考得也越来越多。
曾看过一句话:结婚一定是冲动的,通常都是在多巴胺的支配下冲动结婚,但凡多一分钟冷静都不会结婚。
好像确实挺有道理的,有时候,想得越多,就越发觉得自己不能将就。
清醒的人,都会权衡利弊,权衡对方的职业、性格和家庭,思考对方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为家庭做出贡献。
一旦对方的条件低于自己,那么通常就不会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
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没有人真的愿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人啊,还是要先读懂婚姻,再去结婚。
爱情是浪漫,是诗和远方,婚姻则是责任和义务,是柴米油盐,是日常琐碎。
再浪漫的爱情,也需要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还需要责任和担当,否则三年五年后基本就是搭伙过日子,还会有一部分人走向离婚。
结婚的意义,是找一个队友,一起解决生活的难题,一起携手奔赴美好,而不是万家灯火的鸡飞狗跳,多了你一个。
成年以后,最令人遗憾的并不是晚婚,或是不结婚,而是遇到了一个错误的人,让余生的日子全是悔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让自己在错误的婚姻中越来越疲惫,还不如只对自己负责,只忠于自己。
这辈子,如果能遇到一个携手余生的伴侣,固然很好,如果遇不到,将一个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其实也挺好。
这就是太清醒的人心里所想的,仔细想想,保持理智、保持清醒,其实也挺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