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3月24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再次强调小米 “只挣一点点” 的经营理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直以来,小米以高性价比著称,雷军也多次提及小米硬件业务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 5% 的承诺。
但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小米手机的利润情况究竟如何?和华为相比,真的像雷军说的那样挣得少吗?
小米手机的利润理念与实际情况
雷军的 “只挣一点点” 承诺
雷军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小米 “只挣一点点”,比如在 2018 年 4 月 25 日武汉大学的发布会上,就代表小米董事会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 5% ,若超过就把超出部分返还给用户。
这个承诺可以说是小米的 “金字招牌”,给消费者留下了小米追求性价比、不赚暴利的印象。
从小米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一直以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市场,早期的红米系列手机,价格亲民,配置却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迅速在中低端市场打开局面。
这种策略让小米收获了大量粉丝,也奠定了其在手机行业的地位。
小米手机的实际利润数据解读
从小米的财报数据来看,2024 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营收 1918 亿元,全球出货量为 1.69 亿台 。
虽然我们很难直接从财报中得出每部手机的具体利润,但通过一些行业分析和对比还是能看出端倪。
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手机的利润确实相对较为微薄,尤其是在中低端机型上。比如一些千元左右的红米手机,为了控制成本,在硬件配置、研发投入上都相对有限,利润空间自然不大。
不过,随着小米向高端化发展,情况有所变化。像小米15系列等高端机型,其利润空间相对提升。
小米 15 Ultra 售价在 6499 - 7999 元区间,高端机型出货占比在 2024 年达到 23.3%。
这些高端机型在研发、设计、配置上投入更多,相应的利润也会增加,但整体依然要遵循雷军所说的低利润率原则,维持品牌性价比的形象。
华为手机的利润情况剖析
华为手机业务的发展与定位
华为手机业务曾经发展迅猛,在高端市场成功站稳脚跟。华为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在芯片、影像、通信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Mate 系列和 P 系列成为其高端代表产品。
华为的发展定位是技术创新驱动,打造高端科技品牌形象,这与小米以性价比起家的路线有所不同。
华为在 5G 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为其手机产品赋予了独特优势,在国际市场也一度取得不错的成绩。
华为手机的利润水平分析
虽然华为并没有像小米那样明确公布手机业务的利润率,但从一些行业数据和市场表现可以推测。
华为高端机型的利润相对可观,以华为P60为例,经销商利润一台在 600 左右,而华为 Mate 系列等高端机型的利润普遍在 300 - 600 元左右 。华为手机越做越贵,比如原来Nova系列 2000 - 3000 元,现在都做到 3000 - 4000 元,P 系列更是达到 5000 - 6000 元。
高售价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在高端机型上,华为凭借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利润率相对较高。
不过,近年来受到外部制裁等因素影响,华为手机业务面临挑战,出货量下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整体利润情况。
小米与华为手机利润对比分析
不同价格段的利润差异
在中低端价格段,小米凭借高性价比策略,产品价格亲民,利润微薄。
像红米系列,很多机型售价在千元左右,主要靠大规模出货来盈利,利润空间有限。而华为在中低端市场布局相对较少,主要精力放在高端市场,中低端机型的利润情况也不如其高端机型。
在高端价格段,小米虽然在努力冲击高端,但品牌形象仍在塑造中,小米 15 Ultra 等高端机型利润虽然有所提升,但相比华为的 Mate 系列、P 系列,在品牌附加值和利润上还有差距。
华为高端机型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更高价格,利润空间更为可观。
品牌影响力与利润的关系
品牌影响力对利润的影响非常大。华为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科技品牌形象,其品牌附加值高。
消费者购买华为高端手机,不仅是购买产品,还包含对其品牌所代表的技术实力、品质保证的认可。
而小米长期以来以性价比著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 “价格亲民” 的印象,品牌形象相对固化。
虽然小米在努力改变,通过技术创新、高端机型发布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但要在品牌影响力上达到华为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影响力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两者在利润上的差异,华为能凭借品牌获取更高利润,小米则在追求性价比与提升利润之间艰难平衡。
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市场策略
小米的性价比策略与利润追求
小米的性价比策略是其立足市场的根本。通过控制利润率,以低价优质产品吸引大量消费者,实现大规模出货。
这种策略有助于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中。
小米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保证性价比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利润。
小米在手机业务盈利的同时,还通过生态链产品、互联网服务等多元化业务拓展利润来源,形成 “手机 + AIoT” 的商业模式。
华为的技术创新与高端化路线
华为走的是技术创新与高端化路线。持续在核心技术上投入,研发芯片、影像等关键技术,以技术优势支撑高端化战略。
华为的高端化不仅提升了产品利润,还增强了品牌竞争力。通过高端机型树立品牌形象,带动中低端机型的销售。
虽然受到制裁影响,但华为仍在坚持技术创新,努力突破困境,其高端化战略不会改变。
总的来说,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在利润上确实存在差异,小米在整体上利润相对较低,尤其是和华为的高端机型相比。
但这背后是两者不同的商业逻辑和市场策略。小米的 “只挣一点点” 有其合理性和市场基础,而华为的高利润也源于其长期的技术投入和品牌建设。
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对品牌的认知做出选择。
无论是追求性价比的小米,还是追求高端技术的华为,都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两者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一句话快评:
军说小米手机只挣一点点不假,但和华为比利润,只是不同商业策略下的结果,不存在谁比谁高尚,都是在商言商罢了 。
lingyingguan
从亏本卖,到不赚钱卖,到只赚一点点 [得瑟][得瑟]猴是这么耍!首富就是这么来的!
心如止水 回复 03-27 15:39
用网络殖物肯定性价比优先……
凌云嵯峨 回复 03-27 14:39
没有华为,你大概率打电话还要双向收费。wifi网络及网费比欧美日韩贵而且还慢。
jxjyj521
小便,你知道“只能赚一点点”和“只想赚一点点”的区别吗?
浪子 回复 03-26 20:53
五万的电视被拆机后卖一万还能赚钱,到底是只能赚一点点呢还是只想赚一点点呢[笑着哭]
小小咸鱼翻身 回复 03-26 21:02
毒鸡汤喝多了[鼓掌]也就啥也不怕了
kaka
一个电视原本售价5万,被拆机后降到一万多,问,这个电视到底是赚还是亏
南流 回复 03-26 19:47
可能包装膜比较贵吧
用户93xxx32
不管是财务还是经营都没有硬件综合利润率这个指标,从字面上理解也毫无意义,也就傻子信以为真[呲牙笑]
爱国Horace
猴子们解释一下,当年吹的一枚硬币厚度的电脑是咋回事?
阿白
离谱,只比纯利润,丝毫不说销售额,在销售额远低于华为的情况下,利润就少一点,也能吹上天?
司徒有虚名
华为敢不敢承诺只赚5%利润率,估计他50%还嫌少
用户37xxx87 回复 03-26 19:22
那华为就逆天了,一年纯利润4500亿[笑着哭]
任平生 回复 03-27 10:14
讲个冷知识,按照雷军“硬件利润率不超过5%”这句话里面的“硬件利润率”计算方式来算,几乎所有厂商的“硬件利润率”都在3%左右[得瑟]雷军的5%已经是处于高值了
悠悠的波仔
终于说点实话了硬件综合净利润率5%。但是增值服务利润高啊。
用户37xxx87 回复 03-26 22:46
小米的纯利润都超过5%
用户37xxx87
小米就3700亿多营收,纯利润有270亿,不算小啊
用户85xxx53 回复 03-27 09:39
这270亿美国股东还要分走一大半真是里外都赚了个遍
小小咸鱼翻身
说了半天没一句有料,通篇就跟华为比,有什么好比的?攀比攀比,看不见才会去比较,你在我脚下我会低头看一眼吗?所以从来都是看见小米比较华为,从来没看见什么文章来推荐华为那款产品去比较小米。说到底就是个loser。
小小咸鱼翻身 回复 03-26 20:59
啧啧
心如止水 回复 03-27 15:40
我米宇宙第一,跪下受洗……
凌云嵯峨
5万的小米电视曝光之后一万多都卖不动。5%?!?硬件5%,软件呢?!又要重新定义???
清风
穷人眼里的一点点可能是一、二百块,富豪眼里的一点一点都不只一两万[得瑟]
金甲小宝
结论就是小米真的只赚一点点,华为假的人人买得起。[doge]
Tree
这些喷子会看财报吗,小米集团24年营收3659亿,净利润236.6亿,净利率6.44%,互联网收入341亿,这部分净利率在30%左右,说手机之类的产品净利润5%之内很对啊
用户37xxx87 回复 03-28 23:16
原来这,我就难理解三桶油为什么年年说亏钱…。因为只说亏的,不说别的[得瑟]
用户85xxx53
只赚点贴牌的钱其他的白送了[呲牙笑][呲牙笑]
YYK
华为余总可是说了,他们卖手机和汽车都是亏钱卖的
guominj 回复 03-26 16:11
凡是不到5成毛利的业务,都是算亏的[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