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一本名为《东方神女山鬼系列》的画册悄然问世。
这组画作的作者,是四川画家李壮平,他以女儿李勤为唯一模特,历时六年完成了这组被称为“大胆又极具东方美感”的作品。
画中“山鬼”神秘而孤独,她的眼神清澈无暇,既有山野灵韵,又带着不可言说的寂寥。
“女儿做人体模特,六年不准谈恋爱,这究竟是艺术的追求,还是人伦的失守?”舆论的浪潮将他们推向风口浪尖,而这背后,真相又是什么?
李壮平的艺术追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四川,李壮平已经被视为国画和油画领域的佼佼者。
他的画室里,从早到晚常常灯火通明,一幅幅作品在他手下逐渐成型,颜料的气味弥漫整个房间。
那时,他的作品常常在各大画展中获得高度评价,甚至有些作品被国内外的艺术机构收藏。
尽管如此,李壮平的内心却总是感觉到有些空虚。他的画室摆满了各种画具和画作,这些是他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他生活的保障。
每天,他都会在画室里工作到深夜,只有当他累得几乎支撑不住的时候,才会停下来休息。
他的妻子经常会给他送来晚餐,有时候还会带着他们的女儿一起来,女儿的眼睛总是对着父亲的画作发出好奇的光芒。
虽然他们的生活已经非常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颠沛流离,但李壮平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
他始终认为,艺术应该超越日常生活的表层,触及人的灵魂。正是这种信念,驱使他开始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壮平在一本古老的书籍中读到了关于“山鬼”的传说。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种居住在深山中的神秘生物,它们既孤独又神秘,象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和野性。
这个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李壮平,他觉得通过画山鬼,可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灵感的启发李壮平在反复研究“山鬼”这一创作主题后,决定以裸体的形象呈现山鬼的原始之美和自然神秘的力量。
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更真实地体现他心中的艺术追求。
面对现实,他很快意识到,要实现这个构想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中,寻找愿意担任裸体模特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尝试过从周围的艺术圈中寻找合适的人选,但却始终没有结果。
大部分人对裸体模特的概念存有偏见,即便是从事艺术的人,也不愿意触碰这一敏感话题。
他甚至通过朋友的介绍接触过一些潜在的模特,但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每一次的碰壁,都让这个问题显得更加棘手,而他对于完成“山鬼”画作的渴望却在日渐加深。
2000年,李壮平的女儿李勤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
她经常陪伴在父亲身边,看着他作画,对于艺术有着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深刻理解。
李勤的举手投足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令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李壮平在整理画室时无意中瞥见正在一旁看书的女儿。她端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纱洒在她的身上,衬托出她柔美的轮廓。
这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李勤似乎就是他心目中“山鬼”形象的完美化身。她的气质与神态,与他设想中的山鬼不谋而合。
经过一番挣扎,李壮平还是决定与妻子商量这件事。
他向妻子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阐释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意图。
他提到,山鬼是一个关于自然与生命的主题,他需要一个模特能够完全体现那种质朴与纯粹,而在他看来,李勤具备这样的条件。
妻子在听完后并未立即表态,显然她也对这个想法感到为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她最终表示,如果女儿能够接受,她不会反对。
然而,当李勤得知父亲的请求时,她当即拒绝了。
虽然她对艺术怀有深刻的理解,也深知父亲在创作中的坚持和追求,但让她在父亲面前裸露身体,这对于一个已经成年且处于青春年华的姑娘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她的态度十分坚决,没有任何犹豫。
创作过程中的父女情深17岁时,李勤进入美术学院,在学校的学习中,她面对了大量关于艺术创作的理论知识,也开始接触人体艺术相关的课程。
课堂上,老师会详细讲解人体结构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并结合国内外经典作品进行分析。
李勤看到那些以裸体模特为蓝本创作的画作,渐渐对裸体艺术的意义有了更多了解。
老师也常常强调,裸体艺术不是刻意展现身体,而是一种探究人性、情感和美学的方式。
在学校的学习氛围中,李勤发现,人体艺术并非像她最初所想的那样被人避讳。
她的同学们经常以人体模特为对象进行练习,大家对模特的身体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而是更多地投入在如何通过笔触展现比例、结构与情感表达。
2003年的一天,李勤回家探亲时,主动提出了愿意为父亲担任“山鬼”画作模特的想法。
李壮平得知后非常激动,妻子也对女儿的支持感到欣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陪伴,让女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放松下来,同时也让李壮平的创作更加顺利。
正式开始创作时,李壮平提前准备好了一切所需的画具和布景。
他安排画室的光线和背景,反复调整,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一次作画时,李勤有些不自然,但她尽量按照父亲的要求保持姿势。
在这个过程中,妻子一直陪伴在旁边,轻声提醒和帮助女儿调整姿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勤渐渐适应了模特的角色,而李壮平也全神贯注于画作的细节,他用画笔一点点勾勒出山鬼的形象,将光影与线条完美结合。
这种创作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有时候一幅画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他们一家人每天都会围绕这幅画进行讨论和改进。
在妻子的帮助下,李勤逐渐变得更加自然,甚至开始主动与父亲沟通姿态和细节的调整。
地震中的艰难创作2008年5月12日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初夏的闷热,画室里则是一派专注的景象。
李壮平正全神贯注地描绘“山鬼”系列的最后一部分。他的画笔在画布上来回游走,每一笔都力求精准,而站在模特台上的李勤依旧保持着特定的姿势,目光沉静,身形稳固,一丝不苟地配合父亲的创作。
画室内只有画笔划过画布的声音,以及颜料与调色盘碰撞时的轻微响动。
突然间,整个房间开始剧烈晃动,颜料罐从桌上滚落,画具跌落在地,墙上的画框发出低沉的撞击声。
画室的窗户震得嗡嗡作响,光线一瞬间变得混乱。
李壮平迅速站稳,紧握住手中的画笔,眼前的画布在晃动中险些倒下,而李勤站在模特台上,尽管感受到了剧烈的晃动,却依旧保持着既定的姿势,没有移动半分。
画架摇摇欲坠,但李壮平并没有停下创作的动作。
李勤似乎也明白父亲的意图,没有和父亲交流,依旧一动不动地站在台上,仿佛画室外发生的一切都被隔绝。
她的姿势虽然随着震动有些许不稳,但身体仍然保持紧绷,努力支撑住这最后的一段时间。
终于,随着画笔在画布上最后一次停下,李壮平放下了手中的工具,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他迅速检查画作的整体效果,确认最后一笔达到预期后,才站起身来。
这时,李勤从模特台上缓缓走下,捡起散落在地上的一块布料披在身上,和父亲一起快步走出了画室。
社会争议与伦理探讨2008年年底,历经多年的心血与坚持,《东方神女山鬼系列》画作终于完整地呈现在李壮平的眼前。
这是他和女儿李勤共同合作的成果,也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艺术旅程的总结。
画作完成后的某一天,李壮平联系了一位资深的摄影师,将整个系列作品逐一拍摄,力求将每一幅画的细节和神韵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拍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天,从清晨一直到黄昏。
画室的灯光在日落后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洒在画作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柔和的氛围。摄影师一边拍摄一边连声称赞画作的细腻和独特。
李勤站在一旁,默默地帮忙递送画作或调整背景布。
每当一幅画拍摄完成后,她都会协助父亲小心翼翼地将画作移回画架,随后又去准备下一幅。
拍摄完成后,摄影师将所有拍下的作品存档,并很快将它们制作成了一本精致的画册。
然而,结果却并不如他所愿。这组作品虽然从艺术层面来看极具价值,但因为题材的独特性和父女合作的创作方式,在公众层面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
画廊里的展览观众寥寥无几,画册也没有获得太多的销售成绩。
李壮平没有因此放弃,仍然积极推介自己的作品,无论是在艺术展上与同行交流,还是在公开活动中介绍这组画作,他始终带着热忱和信心。
但这些努力却很快因为外界的讨论而掀起了波澜。随着作品逐渐被更多人知晓,有关李壮平和李勤的合作方式开始在媒体和网络上被广泛讨论。
李壮平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女儿李勤之所以能完美地成为“山鬼”的模特,是因为她的眼神中有一种与世无争的质朴和清澈。
而为了保持这种状态,他在创作之初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六年的创作期间,李勤不能谈恋爱。
因为在他看来,谈恋爱会让她的眼神发生变化,那份质朴会被其他情感取代,从而无法达到“山鬼”的艺术意境。
这一要求虽然得到了李勤的同意,但当被媒体报道后,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有些人对这份父女之间的信任和艺术追求表示敬佩,但更多人则认为这样的要求过于苛刻,甚至不近人情。
一些所谓的伦理学家和评论家公开发表观点,认为这种创作方式触碰了人类伦理的底线,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
特别是陕师大政治经济学院的副院长袁祖社,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李壮平的行为从伦理学角度看是不当的,甚至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的伦理效应。
网络上对此事的讨论更为激烈。有人对这组作品进行无端批评,甚至上升到对李勤本人的人身攻击。
各种匿名的谩骂与侮辱在网上四处传播,让人不禁对网络环境的暴戾感到寒心。
李勤和李壮平的父女关系被人们放在放大镜下审视,甚至被恶意解读,成为舆论争议的中心。
参考资料:[1]父亲画女儿裸体违背伦理还是艺术?[J].民主与法制,2015,0(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