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君当年看《水浒传》是先看的电视剧,看的还是李雪健饰演的宋江,看到宋江浔阳楼题反诗一节,一直在想宋江题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诗,为什么会被说成反诗?等多年之后,待侠客君再来看这两首诗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诗在特定时间下被当成反诗果然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我们首先还是得看看诗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当日宋江喝酒喝醉了,在浔阳楼上写了两首诗,严格的来说,是一首七言绝句、一首《西江月》的词,不过现在我们没有那么讲究,就统称为诗了,那首七言绝句写的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那首《西江月》里面写的是“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在小说里可不是什么一般般的人物,外号“及时雨”,因为仗义疏财,在江湖上有极大的名头,好多江湖人甚至本来要杀宋江了,一听到宋江的名字就把他给放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矮脚虎王英和黑旋风李逵都是如此,王英本来都要杀宋江取其心肝做汤吃了、黑旋风李逵也是要打宋江的,结果一听面前这人是宋江,马上纳头便拜。正是因为这样,宋江即使被发配到江州,这牢城营上下谁也没把他当囚犯看,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宋江比以前在郓城当押司时还要逍遥自在。
可是宋江为什么会在浔阳楼上题这两首诗呢?正是对自己多年来生活“不幸”的感慨。其实宋江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幸,相反是非常幸福的。在郓城县,宋江几乎是顺风顺水,不幸的只有一样,那就是他没当到官,书中就说宋江在题诗之前,自己感身世,想到“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宋江题“反诗”是由于“感恨”一生的不幸而引起的。他过了“而立”之年,名不成利不就,反遭文刺双颊流放,将来没有面目见家乡父老。
侠客君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对宋江的这两首诗进行过解读,在解读中侠客君就说过,宋江诗中说“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一句杀气极大。说实话,谁给了他冤谁给了他仇呢?没人啊!宋江私通梁山是实、杀阎婆惜是实,况且宋江杀惜这个事情居然也没人判他个死罪,仅仅是充军,这应该来说是属于轻判了,又有谁给了他冤给了他仇,都没有,所以说“血染浔阳江口”这个话没个道理,你凭什么要血染浔阳江口?难道江州这些人薄待了你?至于说“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个话,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初黄巢为什么会起义,不正是参加科举没中,一怒之下造了反起义的吗?所以古代的科举真是逼反了一些人,清朝的洪秀全也是科举不中才造反起义的。黄巢在起义前还写了一首极为霸气的诗说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后,黄巢起义几乎把唐朝给灭了。宋江也是一个同样想当官的,可是通过正常渠道他已经是当不了官了,只能通过特殊渠道,所以,侠客君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宋江为什么要造反呢?因为造反就是另外一条当官的道路,“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嘛!这本就是宋朝的民谣,以宋江的见识不可能不知道。
不过,宋江这两首诗本身是在浔阳楼上喝酒喝醉了之后写的,后来戴宗听到消息问宋江写了什么,宋江自己都忘了,原文是“醉后狂言,谁个记得”,也就是说宋江事后根本就没把这个事当回事。所以,你说这个时候是不是宋江真有反意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说有是因为宋江早后吐真言,说没有也可以说是宋江酒后狂言,这么看来宋江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看我们怎么看了。也正是如此,宋江的这两首诗如果是在不愿乱联想的人眼里,那不过是一个酸腐文人借机发发牢骚罢了,可是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那就是赤裸裸地想造反。果然,这首诗就落入了一位别有用心的黄文炳眼里。事实上,初见这些诗时,江州的蔡九知府都没有放在心上,黄文炳将诗呈上,两个人一合计,蔡九知府最初的意见是“量这个配军,做得什么”,根本就没把这个事情当回事,是黄文炳一而再再而三在那里说,才让蔡九知府重视起来。所以说,人嘴两张皮,真的很厉害。其实在封建皇朝出现这种事情,真是一点也不奇怪,君不见新中国成立之后,还因为一部新编历史剧开启了那非比寻常的十年,待那十年过后,我国拨乱反正都花了好长时间,就是到了今日还到处看到那十年的余毒。文字的威力,真的好可怕!
诸君以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