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忽然意识到:自己活不长了

科技车迷 2025-04-22 16:45:28

1864年7月19日午时,南京城里的太平门那段城墙,突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这声音一响,城墙立马就塌了,塌出一个大约有30米宽的大窟窿。

湘军早就瞪圆了眼珠子,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手里提着刀枪,一股脑儿地像洪水一样冲进城里。就在那天黄昏,南京的九个城门全都被湘军给拿下了。

在将士们的喝彩声中,那位40岁的湘军头领,骑着匹雄壮的大马,得意洋洋地从城门里头晃了进来。他心里头那个美呀,因为朝廷说了,谁要是打下了天京,就能当上亲王,这爵位还能传给后代呢,他不就是那位大功臣嘛。

但他压根儿没想过,一场大麻烦马上就要找上门来,他也许会彻底栽跟头。

那位骑在马上威风凛凛的将领,其实是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荃。

曾国藩是清朝晚期的一个重要大臣,后人特别瞧得上他,夸他是“古往今来最完美的人”。蒋介石对他也是赞不绝口,说他是“我们大家的榜样”。就连主席也讲过:“说到近代的人,我最佩服的就是曾国藩。”从这些评价就能看出,曾国藩在近代史上的地位有多高了。

很少有人知道,曾国藩的那个弟弟其实也非常厉害。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曾国藩还有个弟弟,他的能力也相当出众。说起来,曾国藩的弟弟,那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只不过平时不太被人提起罢了。

曾国藩有四个亲弟弟,他们大多都活得挺精彩,人生过得挺不错的。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在太平天国起义闹起来后,立马就和老爸曾麟书一块儿,拉起一支乡亲队伍,来保护自己的村子不受侵犯。

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被曾国藩安排在家里头,陪着老爸老妈,没能去战场上大展拳脚,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惋惜的。

曾国藩的三弟曾国华,那也是一员了不起的勇将。在1858年,也就是咸丰八年的时候,他带着湘军在安徽的三河镇,跟陈玉成带领的太平军干了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最后他没打过,牺牲了,那时候他才36岁。

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葆,同样是个勇猛无比的将领。1862年年底,他因为工作太拼命,身体吃不消,就这么去世了,当时也才33岁。

说起来,曾国藩和曾国荃算是挺走运的,他们俩都活到了见证胜利的那一刻。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亲弟弟,他在军事上也十分有本事,不比他哥哥差。他训练起来特别玩命,还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手下的吉字营那可是湘军里的精英,战斗力杠杠的。在天京那场大战里,曾国荃能挑大梁当主攻,这就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了。

《清稗类钞》里的“忠荩类”部分提到,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好,两人经常意见不合,拌嘴吵架。不过呢,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倒是挺合得来的,关系挺亲近。

有次,左宗棠跟曾国荃一块儿品茶,他就问曾国荃:“老九啊,你跟我说句实话,你觉得自己这辈子最拿手的本事是啥?”(曾国荃在他们兄弟姐妹里排第九,所以大家都叫他“老九”)。

曾国荃简洁地回应道:“花钱大手大脚,杀人无数。”

左宗棠一听,哈哈大笑,说道:“这话真是一点不夸张,我觉得你带兵打仗的本事,恐怕比你哥哥曾国藩还要强呢。”

左宗棠这人性格高傲,能让他给出这样的好评,真的是挺难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曾国荃的名声,跟曾国藩那是有一拼的。

现在,曾国荃骑着马往城里走,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说。这场胜利,真的是太不容易挣来的了。想当年起兵那会儿,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呢,现在都已经过了四十岁大关了。换句话说,他为了等到今天这一刻,足足熬过了漫长的十年。

这十年里,打了数不清的仗,士兵们的鲜血都快把地给染红了。他那两个亲哥哥,也都还没实现抱负就先走了,心里头满是遗憾。他天天都盼着,能打进天京城,亲手抓住洪秀全,好好庆祝一番。现在,这一天真的到了,他心里头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

他没空停歇,打起精神,领着心腹,骑马加速,直接往洪秀全家赶去。

但等他到了那个地方,心里特别失望,连洪秀全的一根毛都没见着。曾国荃二话不说,马上让人搜遍全城,不管是活的洪秀全还是死的洪秀全,都得找出来。可结果呢,还是挺让人头疼,洪秀全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线索都没有。

正当大家伙儿都快没辙,打算收手的时候,突然传出了个让人精神一振的好消息。太平军里头有个姓黄的宫女,她跟官兵说了,天王洪秀全其实早就没了,遗体被悄悄藏在了天王府大殿下的地道里。

曾国荃一听,心里乐开了花,饭都没顾上吃,立马丢了碗筷,直奔天王府。有宫女带着路,他很快就到了大厅,一眼就看到了他恨之入骨的洪秀全,已经没了气息,躺在那里。

洪秀全行事神秘莫测,听说他进了天京后,整整十年都没踏出宫门,就跟躲在里面似的,遥控指挥着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

到生命尽头时,他还是不愿让人瞧见他的真实模样,吩咐手下拿十多层厚布,把自己裹得紧紧的。

很快,曾国荃就吩咐手下,把裹尸布扯成一块块,好让洪秀全的身体露出来。没过多久,洪秀全就被赤裸裸地抬到了曾国荃的眼前。他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确认没错后,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落地。

打那以后,总算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了。

在曾国藩的指示下,曾国荃决定把洪秀全给烧掉了。

办完那事后,曾国荃心里还是窝火,就下令把洪秀全剩下的尸块剁碎,跟火药混一块儿。然后,他们把这些东西塞进了炮弹里,一炮打上了天,这做法简直就像是炮决的加强版。

搞定所有事后,曾国荃立马带着手下冲向太平军的仓库。门一开,他快步进去,一看之下,脸色刷地白了。他沮丧地说:“这下完了,我命不保了。”

【他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活不长了?】

太平天国那场大闹剧,差不多把中国一半的地方都给卷进去了,爱新觉罗家的皇位也坐得摇摇晃晃。清朝皇帝急了,专门发了个命令,说谁能攻下天京,抓到洪秀全,就给立个大功,奖赏多到数不清,听说表现好的,还能给个王爷当当。

现在,曾国荃已经打进了天京,洪秀全也被他逼得没路可走了。胜利就在眼前,荣华富贵马上就能到手,而且也给哥哥报了仇,可他为啥要说那些丧气话呢?

洪秀全特别爱享受,程度比咸丰皇帝还要深。就连忠王李秀成在苏州住的大宅子,都让见过大世面的李鸿章连连称赞,觉得太豪华了。

江南这块宝地,那可是中国最有钱的地方,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早在1853年,太平天国就差不多把江南给拿下了,大把大把的金银财宝,全都进了他们的国库里。

这么看的话,洪秀全的国库里头肯定珠宝多得是,金银都能堆成小山。不光老百姓这么想,就连咸丰皇上和慈禧太后也是打心底里这么认为。

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曾发布过一道命令,说谁要是攻下了南京城,并把太平天国藏宝贝的地方交给朝廷,那这个人就能当场被封为王,而且这个王位还能一代代传下去。

不过,当曾国荃把箱子打开一看,他愣住了,里面啥也没有,连江南普通财主家的存货都比不上。

真是奇怪,太平天国军队的银库里怎么啥都没有呢?

其实啊,太平天国的高层过得相当阔绰,开销特别大。洪秀全封王封得那叫一个勤快,总共封了2700多位王爷。

这么多位王爷,那花费肯定是个庞大的数目,多得惊人。

另外啊,1862年天京就被敌军包围了,成了一座孤零零的城市,基本上跟外界没啥联系了。城里头有好几万士兵,后宫的服务人员也有上万,再加上城里的老百姓,总数加起来得有个几十万人呢。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就算国库原先堆得跟金山银山似的,那钱也早就用得一干二净了。

在罗尔细和周村一块写的《论洪秀全》里头,他们提到这么一件事:“洪秀全那时候天京粮食不够,老靠吃些甜露来填饱肚子,结果因为这病倒了,最后就没了。”这里头说的甜露啊,其实就是些野菜野草啥的。

这种说法其实是单一的证据,没有其他历史资料来佐证,所以也就只能当个参考看看。但话说回来,事出必有因,至少能反映出太平军后来的日子不好过。那既然这样,国库里怎么还可能剩下钱呢?

那既然这样,直接老实地说出来不就好了嘛,曾国荃还有啥好顾虑的呢?

曾国荃这家伙性格挺倔,心狠手辣,还爱财,不像他大哥曾国藩那么看重名声,在乎自己一辈子的清誉。曾国藩这人自我要求严,不贪钱也不迷恋女色,打起仗来规矩多。但曾国荃可不一样,他才不管那么多。

他自个儿常说,他这辈子就俩嗜好,一个是爱动刀子,见人就砍;另一个则是花钱不眨眼,挥金似流水。

他拿下安庆后,就跟那些太平军的俘虏说,去那边拿点盘缠,赶紧回家去吧。

最后咋样了?一万多人排着长队进去,结果全都没能活着走出来。

曾国荃攻占一地后,总要让手下士兵狂欢抢掠三天,说是为了提振大家的斗志。而他本人也不会错过机会,每次都会搜刮满满几车金银财宝送回老家,接着就忙着买地盖豪宅。

换句话说,那时候曾国荃的声誉已经坏透了。要是说太平天国的仓库里啥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慈禧太后就算是死也不会信的。

老佛爷铁定会讲,你这家伙是不是把里头的宝贝都给私吞了。

平时你干啥坏事都行,但现在你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把洪秀全藏的宝贝全给搬空了,这事儿我们绝对不能忍。

平时来说,大清国其实不缺那点儿银子。但问题是,你得知道,太平天国那帮人闹腾了十多年,中间还夹杂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北方的捻军,他们也起义了差不多十年。

那些年,清朝的军费开销特别大,税收呢,又因为江南那边被太平军给截了,少了一大块。这样一来,朝廷的钱袋子就空了,手头紧得要命,根本不够用。

慈禧太后眼下急着要用洪秀全藏宝里的银子,好解她的火烧眉毛之急。结果你曾国荃,把那一大笔钱全给私吞了,不拿你问罪拿谁问罪?

曾国荃心里头还有个疙瘩,那就是打下了城,却让洪秀全那小子洪天贵福给溜之大吉了。这让他感觉没法跟皇上禀报,心里头怕得要命。

这时候,曾国藩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马上吩咐曾国荃请个假,回家去调养身体。

慈禧心里头火冒三丈,可也只能忍到这里了。

太平天国闹革命,让八旗军现了原形,原来只是纸老虎,绿营兵也露馅了,中看不中用。多亏了湘军和淮军的挺身而出,大清这才得以稳住阵脚。要是朝廷不懂感恩,对那些功臣下手,那以后谁还愿意为大清卖命?万一再有起义,谁还站出来帮忙平乱?

琢磨来琢磨去,慈禧硬是把这口气给憋回去了,也没像之前说的那样,封曾国荃为王爵。到头来,曾国荃拿了个一等威毅伯的爵位,而曾国藩呢,得了个一等侯爵的奖赏。

光绪十八年前的那一年,也就是1889年,曾国荃被封为了太子太保。到了第二年,他在两江总督这个位子上过世了,去世时六十七岁。

总而言之,曾国荃最后是安然无恙,跟他刚打开金库时心里想的“这回完了,脑袋不保”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可不是因为慈禧心慈手软,只是现在的情况跟那时候不一样了,形势所迫罢了。

0 阅读:165
科技车迷

科技车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