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有三类钱币弥足珍贵,其中一种发行量不足40枚堪称天价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1-06 17:15:28

有一位广东的读者发来一张太平天国的钱币图片,让御史帮忙参考一下是真是假、价值几何?首先要感谢这位读者对御史的信任,但是实话实说,关于文物鉴赏方面御史是没有任何经验的,至于市场价格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借着这个机会,御史倒是可以与诸位分享一下关于太平天国钱币方面的知识。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将“耕田、铸钱、取粮”作为天朝的三大政,尤其是铸钱,得到了天国境内许多驻防将领们的共同认识。

太平天国后期,各地的驻防将领为了增加收入以维持军队,开始大量铸钱。虽然没有像咸丰朝那样采用发行纸币的方法,却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铸造钱币,他们于各地设铸币厂,使用自制模具制造钱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钱币作为太平天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最早仅由天京铸币厂制造发行,由天王洪秀全和最高领导直接管理。

太平天国最早发行的钱币,是洪秀全在领导金田起义之前秘密打制的,这种钱币为非铜非铁,材质为锡,直径约为3.2厘米,正面有“太平通宝”四字,背面左侧刻有龙虎纹饰,右侧绘有“会风云”三个字。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钱币不具备流通性,而是洪秀全等为了纪念起义而作为收藏之用。根据史料的记载,这种锡制钱币的总铸造量只有三十几枚,由洪秀全有选择性地发给起义运动的领导人,而获得这枚钱币的人则将它当作宝物。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设局铸造铜钱,即“命在江宁铸钱,令典铜匠选择能铸钱者,得十二人,封四人为铸钱匠,职同指挥。”这四个铸钱匠地位很高,主要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铸钱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铸造工艺复杂,当年夏天,铸币厂正式开炉运行,但是由于无法突破铸造技术上的困难,直到次年即咸丰四年秋,才制造出第一批用于流通的铜币。

第一批钱币材质均为全铜,面值为一文,正面刻有“太平通宝”四个字,背面是洪秀全用指甲印出来的月牙纹饰。因为第一批铸造的数量不大,进入市场后很快被民间收藏,所以这一批钱币的文物价值可以用弥足珍贵来形容。

此后,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突破,太平天国的钱币发行量大增,面值也有当百、当五十、当十几种,但没有像当时的清王朝那样,有超过一百文的。

这批钱币正面印有“天国”,反面印有“通宝”,到了后期无论其面值多少,其一面后两面上都有版式不同的“圣宝”及“太平”或“太平天国”字样。经过学者考证,太平天国发行的钱币类型大致有十几种之多。

从相关的文献记载和现有的实物图片来看,太平天国的钱币的铸造工艺都很精良,比咸丰朝发行的钱币高很多,所以当时的天国政权辖区的百姓都很喜爱这种钱币。

就收藏价值而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花田”,该钱币的直径分为11.4厘米和19.7厘米两类,其纹式设计极其精美。

据说19.7厘米的钱币重量高达七八斤,显然这种钱币肯定不是用于流通领域的,而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或者是为了祈求国运而铸造的,其铸造量十分有限。

除了铜币之外,太平天国早期还发行过银币,其直径为3.2和2.5厘米,以及直径为2.7厘米的金币。同样这些银币、金币也都是纪念性的,其铸造工艺堪称一流。这类金银币存世量极少,其价值不可估算。

太平天国运动的十几年中,在江宁、苏州、杭州和相对稳定的占领区都流通自铸钱币。尽管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数字,但可以肯定,其铸造量应该是很大的。

既然发行量大,那么收藏价值自然就不高。事实并非如此,清军以及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城池后,为了表明大清王朝之正统,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销毁太平天国钱币。

至同治三年天京沦陷后,市面就没有天国钱币的流通,不可否认即便是被销毁,仍然有一定存量的天国钱币被民间收藏。

以价值而言,太平天国的钱币中当以金田起义之前的纪念币最贵重;其次是盘子那么大的“大花田”;第三是咸丰十年发行的银币、金币;最后是流通所用的太平通宝和太平圣宝。

御史大致查了一下,最普通的太平通宝和圣宝,价格从数百至数万不等。至于上面前三类的纪念币没有明确的参考价格,或许只能用天价来形容了。

备注:有读者朋友反映,说御史的图片打了水印影响观感,此举实属无奈,近来抄袭洗稿的太多,不得已而为之,见谅!

0 阅读:7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