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环”有多猛?李宗仁用它换下川军,曾0伤亡打掉日军600人

乐蓉评历史 2023-03-03 18:33:03
一、用28门“敲门环”替下川军

1938年3月,为打通津浦路,日军派出号称精锐的第33旅团围攻藤县。战情急转直下,作为战略咽喉,藤县一旦丢失,徐州北面将门户大开,日军可以毫无顾忌地长驱直入,继续南下。

时间紧迫,来不及做出万全的防御部署。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亲自坐镇徐州指挥,急调刚从山西战场撤下来的川军赶赴藤县驻防,并下达死命令:

“务必竭力死守,以待增援。”

此时的川军名义上虽然是两个军,但出川时就并未满编,而且因为之前在晋东与日军苦战40余天,伤亡过半,赶到藤县时只剩下8个团,总兵力不到2万。在装备方面,川军的单兵后勤只有两套布军装、一副绑腿,两双草鞋,武器是四川造的79步枪、大刀和长矛,唯一的重武器只有土造的轻重机枪、迫击炮。

没有武器,没有后勤,没有休整,没有兵员补充,面对拥有飞机坦克作为掩护的4万日军精锐,川军节节抗击,死战不退,每一个阵地的丢失都意味着守军的全部阵亡。黄山、普阳山阵地陆续陷落,老旧的藤县城墙被日军持续轰炸2个小时,前后落炮3000多发,最终被炸开一个缺口。

川军前线总指挥是122师师长王铭章,在外城被破后,他率领部队与日军展开近距离的巷战,以大刀对抗步兵,用手榴弹炸断坦克履带。日军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一支所谓的“杂牌军”死死拖在滕县,精锐的装甲部队甚至被川军用最原始的武器打得寸步难行。

孤注一掷的日军最终再次动用炮火攻势,企图将滕县内城轰成一片焦土。川军上至师长王铭章,下至炊事员马夫全部上了阵地,藤县百姓拒绝撤离,也拿起武器与川军共同抗敌。

战至最后,守城的川军除200人突围外,剩余包括王铭章师长在内的3000余人全部殉难,最后的300名重伤员亦与日军肉搏至死,或用手榴弹自尽,无一俘虏。

藤县保卫战,川军以血肉之躯拖住日军整整4天,为李宗仁调兵遣将,布置第二道防线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日军攻占县城后没有休整,仗着机械化兵团开道,以坦克掩护着大量汽车,沿着公路继续向枣庄、峄县进攻,矛头直指台儿庄。

武器上的绝对优势,给予了日军极大的自信心,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台儿庄战役一开始,他们就莫名其妙地接连吃了大亏。

3月23日,日军快速机动部队在台儿庄南面遭遇炮火伏击,数辆战车被炸成废铁,装甲车队不敢还击,仓皇撤离。

3月24日,日军坦克部队企图展开“报复行动”,再次遭遇炮火正面轰击,数辆坦克折损。

3月27日,日军步兵在11辆坦克掩护下进攻台儿庄西线阵地,被炮火全面压制, 6辆坦克被摧毁,步兵损失过半,无奈撤退。

从3月23日到4月6日,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引以为傲的装甲兵团损毁坦克战车高达30余辆,防御工事和步兵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狂妄的日军第一次被打懵了,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自从抗战以来,几乎没有天敌的装甲兵团一路推进,罕有败仗。

可如今先是在藤县被川军的简陋武器打得寸步难行,如今又在台儿庄被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强大火力打得成了一堆破铜烂铁,往日威风全无,仗也根本打不下去。无奈之下,受到重创的日军只能被迫撤退。

这一仗的首要功臣,是舍生忘死的川军、桂军等各省子弟兵,但同样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还有李宗仁的杀手锏—PAK37战防炮。正是28门PAK37在关键时刻的出场,才接替川军守住了防线,击垮了来犯之敌。

在抗日战争中一直占据着绝对武器优势的日军,在台儿庄被PAK37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外号“敲门环”的PAK37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声名狼藉的“敲门环”

37毫米Pak35/36轻型反坦克炮,是德军在二战初期广泛投入使用的一类标准反坦克炮。这种轻型牵引火炮,全重仅为432公斤,安上气压轮胎后4个炮兵便可以轻松将其移动并操作发射。

PAK37携带方便,可以根据战场形势灵活机动进行布置,且不需要配置大量人手,这对于当时崇尚闪电战的德军来说无疑是最适配的武器。而且这种火炮能够发射钨芯穿甲弹,威力足以穿透12.7mm厚的装甲板,最大射程4025米虽然稳定性不高,但短距离内精准度有十足的保证。

PAK37初上战场时表现非常亮眼,无论是在西班牙内战时期还是二战德军突袭法国的前期都打出了绝对的压制力。但随着名声的增大,被各大对手都研究透彻的PAK37也很快迎来了尴尬的时期。

PAK37的优点在于穿甲,而缺点则在于穿甲有限。为了对付这类火炮,英军推出了玛蒂尔达Ⅱ型步兵坦克,法国也有了索玛S35中型坦克和夏尔B1重型坦克,苏联开始研发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这些坦克无一例外,装甲厚度都超过30毫米,在加上装甲材质和装甲倾斜度的改造,PAK37根本无法打穿任何一辆新型坦克。

身处一线的德军名将隆美尔是用炮高手,但在谈论PAK37时他也是憋了一肚子火,直言不讳地评价到:

“太轻!太弱了!几乎被英军坦克轧得粉碎。”

作为对手的英军准将普拉特在回忆阿拉斯战役时也曾说:

“有1辆马蒂尔达坦克被德国佬的1门PAK37反坦克炮直接命中了14发炮弹,但竞没有造成致命效果,仅有的效果是穿破了一点装甲!”

被各大名将嗤之以鼻的PAK37,在普通士兵口中更是声名狼藉。要知道这种炮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填装时炮手必须绕到炮口进行操作,这样一来等于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射程之内,等于活靶子,甚至会出现“一发炮弹消耗一个炮手”的现象。

所以即便是以强大执行力著称的德军中,也出现了一种荒唐的场面,炮手在操作PAK37时,往往是象征性发射几枚炮弹,暴露位置后便落荒而逃,要么就干脆直接投降或者装死。

久而久之,曾经辉煌一时的PAK37名声越来越臭。德军炮兵们甚至戏称它为“敲门环”,认为这种炮的炮弹打在坦克上只能发出“咚咚咚”的敲门声,半点伤害都没有。

在连续吃亏之后,德军最终吸取教训,决定淘汰已经过时的PAK37。不过因为战争初期产量太多,所以淘汰的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42年8月底,PAK37才结束了自己尴尬的反坦克炮生涯,成为了一种火力支援武器。

三、抗日战争中的新生

不过在欧洲战场备受冷落的PAK37,却意外在亚洲战场重新获得了新生。1936年,为了组建德械师,实现整体现代化装备的更新换代,我军从德国引进了大量的坦克和战防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124门德式战防炮,包括104门PAK L/45 和20门PAK37反坦克炮。

后来随着战争形势日益严峻,PAK37采购的数量也随之增大。直到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之前,我军拥有的PAK37已经达到了300门左右。当时国内的工厂也尝试过仿制PAK37,但因为技术有限,8年抗战中总共只生产了96门。

PAK37在欧洲战场成名已久,弱点遭到针对,面对新型坦克只能“敲门”,造不成有效破坏。但在亚洲战场就完全不一样,日军战略资源一直倾向于海、空两军,陆军装备一直停滞不前,坦克性能整体落后于欧洲,装甲一般不超过25毫米,这种脆皮坦克根本经不起PAK37的射击。

为了保密,PAK37当时被称呼为"瑞士索罗通造战防炮",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军根本没有想到PAK37已经出现在了东方战场,也因此没有做出任何应对措施。

因为数量有限,PAK37只装备了三支德械师第36、87、88师,以及教导总队、装甲兵团等少数精锐部队,其中三个德械师各编有1个4门制战防炮连。教导总队每团编有一个6门制战防炮连,装甲兵团编有一个战防炮营和战防炮教导队,教导队下辖三个营,每营编有16门反坦克炮,共计48门。

抗日战争开始后,战防炮教导队第3营开赴山西,在忻口会战中取得不俗战果。第36、87、88师的战防炮部队则前往淞沪战场,参与一线作战。

在淞沪会战中,PAK37表现非常亮眼。日军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经不起1-2发的高爆弹,PAK37一轮齐射,日军阵地基本就化为一片废墟,失去大部分的战斗力。日军为数不多的坦克和装甲车在PAK37面前更是如同纸糊的一般。在1937年8月17日的杨树浦战斗中,甚至出现了8辆日军坦克面对1门PAK37不敢前进的场面。

整个战役之中,PAK37摧毁日军坦克7辆,以及数以百计的防御工事。首次见识到如此的火力的日军甚至无奈感慨到:

“这是足以战车兵哭泣的可怕兵器。”

南京保卫战时,教导总队凭借32门PAK37死守紫金山,绝境之下打退日军数次进攻。但最后因为寡不敌众,教导总队全部殉难,PAK37也尽数丧落敌手。日军对缴获的PAK37如获至宝,派专人进行研究并仿制,并将成果大量投入战场。

因为此时德军已经停止供应,国内又无法大量生产,越打越少PAK37也成为军中最为珍贵的“掌上明珠”。台儿庄战役时,李宗仁就吸取了南京的教训,在每次使用完PAK37后都绝不贪功,用提前准备的骡马将PAK37撤离一线。会战结束后,PAK37无一损失。

几个月后的武汉会战,13军656团团长廖运周听闻PAK37的威名,特意跑到18军黄维那里借来了4门PAK37和12门迫击炮,伏击了日军第27师团的一个联队,炸毁坦克9辆,装甲车16辆,卡车49余辆,毙敌600余人,而我方参战部队无一伤亡。

1943年,远征军入缅参战,大量配属PAK37作为主要重火力。在第一远征失利后,PAK37又成为了中缅战争的防御保障。后来远征军在兰姆加进行训练换装,PAK37也被更加强力的巴祖卡所取代。1944年豫中会战,随着数量和火力不再满足战场需要,PAK37也迎来了最后的谢幕演出。

从忻口、淞沪,一直到南京、台儿庄、武汉,再随远征军征战滇缅,PAK37几乎经历了抗日战争中所有的大型会战,从400门打到“全军覆没”,“敲门环”用最为悲壮的历程记录着这个国家,这支军队的光荣功勋。

3 阅读:508
乐蓉评历史

乐蓉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