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肺部无核宣传队于天津市开展实践活动

走走哪是哪 2025-02-07 13:42:36

2025年2月4日,山东大学肺部无核宣传队的志愿者,将来自公安局、中学、高校、职业院校的四位代表聚于一室,通过焦点小组访谈(FGI)深入探讨不同社会场景下的肺结核防治现状。这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对话,不仅勾勒出静海区疾病防控的基层图景,更以创新形式打通了知识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访谈伊始,志愿者介绍了本次访谈的四个模块,包括了"警务安全防护版""校园晨检指南""宿舍健康管理"和"职校实训防护",精准切中各群体需求。

"每年新警培训都有传染病课程,但重点在执法接触防护。"静海区公安民警王警官针对"警务工作十大防护场景"模块坦言。他提到,民警在押解、调解纠纷等密闭空间接触中防护意识薄弱,曾有同事因嫌疑人突发咳血而被动暴露,"志愿者宣传的应急处理流程很实用"。与之呼应的是天津城建大学大三学生王同学的经历:"校医院每年组织防治讲座,但出勤率不到三成。"在她展示的宿舍群聊截图中,"肺结核"常与"绝症"错误关联。而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吴同学则道出职校生的困境,实训车间粉尘环境与肺结核的关联性,过去从未被系统科普过。模范中学李老师的发言让全场陷入沉思:"初中《生物学》虽有传染病章节,但考试占比仅2.3分。"她展示的教案显示,肺结核教学内容仍停留在病原体认知层面,现代防治技术、社会支持政策等实践性知识普遍缺失。

访谈进入白热化阶段,四份工作笔记在桌上铺开。张警官在"重点巡查区域"条目旁标注"应增加网吧、群租房通风检查";李老师将"晨检制度"与"心理健康筛查"连线;王同学构思着"寝室长-楼长-校医院"三级预警机制;吴同学则计划将宣传知识内容传播给身边工作人员。这不仅是知识传播,更是责任接力。实践队员展示的调研数据显示:85%的受访者愿意成为二次传播节点。

公安系统的社区网格、教育系统的家校平台、高校社团网络、职校校企合作渠道在此交汇,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每个职业群体都是关键传播节点。"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老师在远程点评中指出,"警察面向流动人口,教师影响家庭单元,大学生带动同辈群体,职校毕业生辐射产业工人,这种精准化传播策略值得推广。"

这场发生在渤海之滨的对话,正悄然改变着肺结核防治的传播生态。当警用对讲机里传出防护知识提示,当生物课堂响起防治顺口溜,当大学生朋友圈转载科普长图,当车间公告栏贴上防护流程图,这场冬日里的健康行动,正悄然织就全民防护的新网络。这支年轻的队伍用专业与温度证明:医学人文关怀,从来都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对话中生长,在实践中扎根的生命守护。一粒粒健康的种子,已在天津的冬日里埋下破土的力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