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关于买东西的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比如快递停运一段时间终于恢复之后的“报复性消费”;双十一双十二这些电商购物节时,明明没什么需要的,但还是觉得应该买点什么的“强制性购物”……
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很多时候,无论是买还是不买,我们都并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仿佛选择生活方式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相反,我们才是被支配的那个!
其实,买与不买不仅仅是一道选择题,还是一场关乎着“占有”和“存在”的心理困局。
德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延斯·弗斯特的这本《买与不买的心理学》分析角度非常特别,同时也十分有趣,他将我们生活中与消费相关的经典场景与日常行为,借助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经典概念“占有”和“存在”,进行了巧妙的拆解,分析讨论消费行为背后所反映的心理学问题,将人与物、占有欲与自我实现的关系通过多种角度和层面的解读精准地阐释出来,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走出这个消费时代里因购物而产生的心理困局。
一个简单的购买行为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其实是很难去界定其好坏的。但弗斯特认为,“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购物动机,大都可以中性地被描述为‘利己的’”,当利己动机变得毫无节制时,它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非理智的。
但是,弗斯特在书中阐述了利己目标的积极意义甚至治愈作用,并且将占有欲平常化。占有欲并不该被忽视,更不该被妖魔化,长时间保持“断舍离”的清心寡欲,也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负面情绪当中。
购买行为背后的动机可以不是单一的,人们的目标也会是非常灵活的,利己目标、道德目标,又或者在两者中间相互碰撞、游移的目标。
人们的目标是灵活的、变化的,而衡量这些目标的所谓“标准”当然也不是恒常不变的,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社会、教育等因素改变而随之发生变化,新的标准可以被激活,旧的也可能沉寂下去。
在买与不买的行为中,我们需要标准,因为“标准对变化的社会行为准则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它们会告诉我们想要什么、多少合适等选择性的问题。
影响购买行为中做出选择的标准的因素很多,其中,标准的影响力在特定品牌的偏好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品牌往往会被贴上不同的属性标签,“消费品牌产品表达了购买者的一个愿望,让商品像一个人一样去表达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它们或是“运动的”,或是“保守的”,或是“时尚的”,无论是哪一种属性,都会让这个品牌与它的群体产生一种隐形的关系。
我们需要这种带有“属性”的标准,正如弗斯特在书中所写:“人是社会动物,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这些标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深这种“属性”带给人们的印象,产品也开始注重包装的精美,以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力;各种类型的广告、商标、名称、类型层出不穷,消费行为渐渐地从满足需求变成了唤起需求,从被动选择转向主动出击。
弗斯特还提到对于“少即是新形式的多”的阐释,如何看待幸福,这也是一个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会对于幸福产生不同程度的衡量标准,所需要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我们对幸福的想象或者定义或许是被扭曲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就比如很多事业成功的人的幸福感往往会被人们所高估,因为人们常常古低估了紧张与压力这个因素。
在压力面前,我们需要去进行自我调节,而这一项能力所指的并不是说所有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去解决,而是要给予自身更多的关注,也不要忽略外界所给予的帮助。
弗斯特借助弗洛姆“占有”和“存在”的概念拆解消费心理,其中既有赞同,也不乏“分化”,比如对于正念知识的获取问题,弗洛姆会认为为正念知识付钱的行为是占有,正面的、道德的思想不能作为市场经济中赚钱的工具,而弗斯特则更倾向于将这些情况视为通过存在状态,达到占有目标。
这种讨论其实十分有趣,在弗斯特的分析中,占有和存在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占有方法与占有目标本身也并没有好坏之分。
弗斯特在这本书中将买与不买的行为中,将人与物的关系和彼此的影响,以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分析讨论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很多实例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会让我们读来感同身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会让我们对于购物所产生的心理困局产生更切合实际的思考,从而找到冲出窘境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