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苏轼古文的经典语录,句句有理,不可不读

冠川看社会[已注销] 2023-07-20 22:52:01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教战守策》

【译文】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鉴赏】本文起首就要言不繁,点明弊端。开头一句设问,触目惊心,引起对生存问题的关注。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必会留下祸患。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

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留侯论》

【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具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鉴赏】此句是立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是泛言,举凡忠勇、坚毅等等超乎常人的节操,全都包括在内。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

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凌虚台记》

【译文】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

【鉴赏】此句自然而毫无痕迹地转入人事的议论,苏轼认为,人事之得失(诸如黜陟、荣辱、离合、存亡等等),忽往而忽来,无一定之状,无一定之理。

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

盖游于物之外也。

——《超然台记》

【译文】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鉴赏】苏轼在开首言明了:超然则乐,表明了他具有乐观旷达的胸怀,尽管会有失意的苦闷,但他善于自我解脱,能够保持喜乐如常的生活态度,从而使“乐”始终成为他生活中的主题歌。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

【译文】事情不通过眼睛观看、耳朵听闻,单凭想象来推断其有无,行吗?

【鉴赏】苏轼深深慨叹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这个道理常常被人忽视,明白说出写作此文的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避免主观臆断的错误。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读后使人警醒感叹。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贾谊论》

【译文】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鉴赏】此句立意新颖,说理深刻,苏轼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贤才之士应当善于等待时机,忍受逆境的磨炼,最终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放鹤亭记》

【译文】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

【鉴赏】在鹤无拘无束、任意翱翔的浮光掠影中,能读到苏轼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党同伐异的官场的厌恶与不满。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译文】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鉴赏】“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前赤壁赋》

【译文】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鉴赏】苏轼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白云左缭,清江右洄,

重门洞开,林峦坌入。

——《书临皋亭》

【译文】左边白云缭绕,清澈的江水在右边回旋,树木和山峦从打开的门窗映入眼帘。

【鉴赏】眼前的一片壮观景象,以其雄放而又深邃的气势,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美的感受,呈现的是苏轼经历一场大磨难之后从容超脱的意绪、旷达浩远的胸怀。

来源:古文岛微信公众号

1 阅读:143

冠川看社会[已注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