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刑后身躯不倒,吓坏刽子手,亲外甥后来身居正国级

麒阁天下事 2024-07-25 14:41:42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27年7月2日傍晚,在上海的街头,一群手持武器的人闯入四川路志安坊190号的住所门口,他们是想逮捕房屋主人。

这群人里里外外搜寻一圈后,发现住所里只有房屋主人的妻子和岳母二人,他们用枪逼问一老一少说出男主人下落,紧急时刻岳母看到了男主人正向家里走来。

岳母立即将一盆花砸向地面,以此来警告房主,不过当地风雨下的太大,花盆的响声并没有引起房主的注意,当他进门之后直接被敌人逮捕。

赵世炎

这群闯入者正是四处寻找的国民党特务,而被捕者是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和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

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每天作者写作超过12小时,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探求救国真理

“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如虹铄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这首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赵世炎写下的诗,诗中的“施英是赵世炎的笔名。

赵世炎纪念馆

赵世炎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将所有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1901年,赵世炎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富绅家庭,从小赵世炎就在私塾读书,小时候的他受二哥赵世钰的影响,常常心怀家国之情。

14岁时赵世炎考上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在此期间,赵世炎开始接触新思潮,他非常喜欢陈独秀的《新青年》,开始了活跃于演讲会,勤于向报刊撰稿,全心全意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

1917年,赵世炎认识了李大钊,李大钊非常欣赏年强有为的赵世炎,并介绍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在李大钊的帮助下,赵世炎先后创办并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等文化刊物,积极宣传分封建思想。

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世炎被当选为了北师大附中学生会干事长,积极组织学生游行抗议,在很多问题上,赵世炎拥有超越同龄人的分析判断,他的见解和看法,受到很多人的赞同。

经过五四运动的磨练后,赵世炎决定参加李石曾等人倡导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

四海翱翔为图存

1920年5月9日,赵世炎和126名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坐上了开往法国邮轮的邮轮阿尔芒勃西号,开始了他四海求图存的征程。

赵世炎(右一)在法国留学时寄回母校的照片

这些留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四川和湖南,他们买的船票都是最便宜的,和货物一起挤在轮船的最底部,100多人挤在一处狭小的空间内,在面对苦难的环境时,他们必须团结才能不被欺负。

赵世炎带来学生们组成自治团,从而在留学期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甚至同船的朝鲜学生也加入了进来,学生们一同推荐赵世炎担任学生的负责人。

赵世炎将留学生们分为了几个小组,有学术谈话部、法语练习部、体操练习部、注音字母部、音乐部、新闻部等,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划分。

为了更好的在轮船上居住,赵世炎组织学生有计划的打扫肮脏的船舱,从而让大家的旅行井然有序,在经过40多天的艰苦航行下,赵世炎一行在同年6月15日抵达法国马赛港。

留学期间,赵世炎阅读了大量马克思的著作,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将会是救国的唯一道路,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写道:“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人的路,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赵世炎在法国时,积极与法国工人中的党员和进步分子保持联系,学习他们组织工人领导斗争的方法,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他与王若飞一起参加了1920年5月1日的法国工人大罢工。

法国大罢工

同年秋天,法国陷入经济危机中,留学生也面临着经济困难,赵世炎和李立三组织学生一起到法国工厂当劳工,通过半工半读的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同时当劳工也能见识工人们的生活。

为了深入了解工人的情况,赵世炎辗转来到法国的塞科鲁工厂,他与当地华工同吃同住,一起从事最艰苦的工作。

每天赵世炎都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在工厂干最苦的杂工活,即便如此,赵世炎还保持着每天三个小时的阅读,阅读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马克思著作。

通过在工厂的工作经验,也让他加深了对工人阶级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基础,就无法体会到底层工人的需求,更无法组织民众。

赵世炎和留学生又在法国最大的钢铁厂施耐德工厂工作,厂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华工,赵世炎和李立三组织发动解除华工原有合同,争取人身自由的斗争,这让20万华工能够以自由身份回家。

1921年,他与周恩来发起了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他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书记,随后又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

之后22岁的赵世炎已经成为了,中国无产阶级中最有能力的年轻骨干之一。

赴苏留学回国参加革命

1923年,根据共产国际的要求,赵世炎与一批旅法青年一起来到苏联学习,他利用一切时间专研马列主义,还从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吸取养料,为后来领导工人运动打下基础。

邓小平题词“赵世炎烈士像”

到了1924年,赵世炎回国,帮助李大钊领导北方的革命活动,李大钊常常称赞赵世炎:“世炎的脑子转的快,很多问题对我很有启发”。

1926年5月,赵世炎来到上海,化名为“施英”,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当时他和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等一起领导和指挥群众,发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

参加起义的上海工人纠察队

当时“施英”的名字响彻上海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当天凌晨,大批青帮武装分子冒充工人从租界中冲出,向分驻在上海总工会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

到了第二天,上海工人和市民一起召开了10万人的群众大会,后整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的工友,然而国民革命军突然开枪射杀,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5日时,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此期间,李大钊在北京被奉系军阀逮捕,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

赵世炎等人不得不转入地下,当时有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选择脱党和叛变,赵世炎每次主持会议时,人数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同志报告说路遇叛徒敲诈勒索,威胁不给钱就去告密。

听到此话后,赵世炎愤然表示:“绝不能给钱!以后遇到叛徒就要想法甩掉他,摆脱不了就找组织想法干掉他!”他提议建立工人秘密武装“红队”,以对付叛徒特务。在他牺牲不久后这一组织由周恩来组织起来,成为令叛徒敌特闻风丧胆的“伍豪之剑”。

赵世炎纪念馆

在沪英勇就义

1927年7月2日,国民党特务闯入赵世炎的住所中,当时他并未在家,家中只有妻子和岳母二人。

当赵世炎返回家中时,岳母向窗外扔下一盆花,由于当时风大赵世炎并未听见,最终他被逮捕,在他被押走时,他回头和妻子夏之栩挥手,镇定的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

多年后,夏之栩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时心里五味杂陈,她说:“从他的态度和眼神里,我了解他献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从他坚定的脚步声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

赵世炎被捕后,在牢房中不忘自己的信仰,慷慨激昂的表示:“志士不辞牺牲”!

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受刑时大义凌然,据说当他的头颅被砍下时,英雄身躯久久不倒,赵世炎在临难时意志之坚强,吓坏了刽子手。

赵世炎的晚辈也是人才辈出,他的妹夫李硕勋是我党早期优秀的领导人,他的儿子也就是赵世炎的外甥李鹏,后来成为总理。

总结

英雄已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赵世炎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中,2009年,赵世炎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今赵世炎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世态炎凉,仍乐此生,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的主题曲《交换》中,有这样两句感人肺腑的歌词,如同赵世炎26岁光年的人生写照:

正因为相信有光,我才投身于黑暗

正因为终究会站得高昂,我先倒下,无妨!

参考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赵世炎”

工会网2021-10-25《赵世炎:中国工运的杰出领袖》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09-12《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赵世炎:“革命就是要流血的”》

0 阅读:0

麒阁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