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1955年授衔之前,军委的同志找到了时任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的陈奇涵,让他自己填写军衔,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二话不说写下了“中将”二字,可不少人得知之后感到不解。
那高了还是低了,他最终被授予什么军衔呢?
投笔从戎
1897年,陈奇涵出生在江西兴国的一户农民家庭,要知道这个当时只有23万人口的小县城,足足走出来了50多位开国将军,陈奇涵就是其中之一。
青年时期,他感慨国家危难,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报考了云南陆军胡讲武堂分校,等毕业之后加入了赣军,参加了第一,第二次北伐,也讨伐过桂系军阀陆荣廷。
陈奇涵革命热情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大受到了赏识,于1925年让他担任黄埔三期入伍生的总队队长,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找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救国真理。
同年,在陈赓大将等人的介绍下,陈奇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即立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誓言。
但不久之后,蒋介石倒行逆施,逼迫黄埔学生和教官在国共两党之间作出选择,但陈奇涵得知之后,二话不说穿上草鞋,辞去了许诺他飞黄腾达的国民党官职,振振有词的说道:“宁愿当共产党的兵,也不愿意当国民党的官。”
不过,就算陈奇涵离开广州,在赣南展开农民运动,蒋介石依旧想拉拢他,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请陈奇涵担任他的侍从室主任,如果他接受的话,仕途直接一路平步青云。
然而,陈奇涵以身体欠安拒绝了,可令蒋介石未料的是,面对朱德的邀请,他竟迅速应许,担任军官教育团参谋长,参与了八一南昌起义。
只不过,陈奇涵在起义掩护的途中与主力部队失散了,他只好带领部分战士回到了赣南,根据组织的指示,联系各地失散的党员,在赣南地区发起农民运动。
在他的带领下,赣南各县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举行,他还创立了赣南红军25纵队,形成了小规模的红色政权,这也使得国民党大怒,用五千块大洋悬赏他的人头。
后来,这个数百里的区域成为了毛主席从井冈山转战赣南的一个落脚点,也为中央苏区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以至于后来毛主席谈到,陈奇涵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1932年,陈奇涵调任红一军团的参谋长,参加了多次战役,抗战爆发之后,他调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相当于旅长,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军区参谋长,江西军区司令员,也是正兵团级以上的职务。
高风亮节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解放军军事法庭,也就是后来的军事法院,思来想去,认为陈奇涵更为合适,便调任他为军事法院院长,所以他也是授衔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另外,不少江西籍的将领也是陈奇涵带出来的,而且他一直坚持原则,不肯趋炎附势,与人友善,受到大多数人的尊敬,所以军委便让他自己主填写军衔。
只不过,他在申报军衔时写了“中将”,要知道他的资历和贡献完全可以授予上将军衔,但他觉得自己在革命期间没有作出什么特殊的贡献,曾写道“富贵非我愿,功名我不希。”
最后,他还在表上写了一行字,对我来说,个人的地位高低和得失是一个非常渺小的问题
可见在陈奇涵对军衔评定并不在意,其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中央军委看到之后也有些为难,如果他是中将的话,那其他将领的授衔怎么办,只能找毛主席定夺,而毛主席对陈奇涵的贡献一清二楚,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授予他上将军衔。
面对组织的安排,陈奇涵欣然选择了接受,等授衔仪式结束之后,又马上投入到了紧张工作,为军队法制组织系统,军事刑罚立法奠定了基础。
不过,自从他离开家乡之后,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回到过家乡了,趁着1954年去北京赴职,他才有空回到家乡,但他并没有提前打招呼,车简从就回到了家乡。
村里的人看到他回来之后,十分高兴,还想杀猪为他接风洗尘,可陈奇涵听到之后脸色变了,他认为自己官再大,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准乡亲们为他接风洗尘。
除此之外,陈奇涵对家人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的侄子厨艺很好,有人建议可以安排一个好工作,但他坚决不同意,受他的影响,陈家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为民发光发热。
他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完成军事法院的工作之后,他于1957年主动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过起了低调又朴实的生活,最终在1981年在北京离世。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学习时报,2020-03-19 ,陈奇涵将军的初心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