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美国领导的入侵伊拉克20周年,中情局局长威廉·j·伯恩斯(William J. Burns)站在中情局位于弗吉尼亚州兰利总部的大厅里,试图驱除至今仍萦绕在这栋大楼里的战前情报失误的幽灵。
3月19日,伯恩斯在对大约100名中情局官员发表讲话时承认,中情局在评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犯了灾难性的错误。但据两名在场人士透露,他指出,有足够的责任可以推卸。罪魁祸首包括狂妄自大的布什政府和国务院(伯恩斯当时在国务院担任高级官员),他说国务院毫无根据地相信它会破坏入侵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伯恩斯还说,“我们已经从那次惨痛的教训中吸取了教训。”他说,该机构和其他机构收集的有关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计划的情报“就是一个有力的例子”。它使我们能够提供强有力、坚决和自信的警告,帮助乌克兰人自卫,并帮助总统巩固一个强大的联盟。”
这一场面提醒人们,现年67岁的伯恩斯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舞台上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演员,尽管他有些低调。自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以来,除了唐纳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之外,他为每一位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服务过。然而,这一时刻只是暗示,作为拜登政府支持乌克兰的关键人物,伯恩斯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前任中情局局长。
对于一个身材高大、目光谨慎、头发灰白、留着整齐小胡子的人来说,他的崛起不太可能是一个转折。你很容易在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的小说中想象到,他在大使馆聚会上对着一位政要耳语,说这座城市正在落入叛军之手,午夜会有一艘船在港口等候。
他两年任期的影响既广泛又微妙。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由于这位公开表示相信普京甚于自己的情报机构的总统,中情局士气低落,被边缘化。如今,中情局进入了一个声望复兴的时期。伯恩斯曾担任过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是拜登核心圈子的一员,他帮助美国恢复了对普京的优势。虽然情报官员通常都躲在暗处,但拜登政府把他们的情报官员推到了聚光灯下。
拜登在2021年11月派伯恩斯而不是国务卿安东尼j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前往莫斯科,在那里,这位中情局局长通过克里姆林宫的电话与普京(普京当天在索契)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通话,并警告他不要入侵乌克兰。三个月前,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际,伯恩斯在喀布尔会见了塔利班领导人,从而赋予了该政权合法性。
伯恩斯拒绝为本文接受公开采访。在担任国务院局长的两年中,他还进行了大约三十多次海外访问,通常是按照惯例与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及其外国同行会面,但也会与埃及、利比亚和其他国家的外国领导人讨论美国的政策。一名政府官员说,拜登经常要求伯恩斯陪同中央情报局的例行简报员到椭圆形办公室参加总统的每日国家安全简报会,总统有时会就政策问题征求伯恩斯的意见。
前几任中情局局长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乔治·特尼特曾因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行动中对情报进行调整而受到严厉批评,并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谈判中担任对话者——但这个职位传统上被视为一个客观的情报收集监督者,与政策和政治影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