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盛锡福,在天津可谓家喻户晓。不容置否盛锡福商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创建者刘锡三为中国的帽业泰斗。可是,当您看完本文第四部分,会不会唏嘘不已呢?
一、勤奋传家远自立继世长
刘锡三(1885-1969),名占恩,号锡三,乳名“来福”。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沙河镇湾头村人,读过几年书,后因家境贫穷,食不果腹,不得已随大流外出谋生。他十六、七岁来到青岛一家德国人经营的饭店干杂工,择菜洗碗、端茶送水及擦桌扫地,每天重复着劳动,并无怨言。经常来饭店就餐的德国商人观察到刘锡三聪明勤快,一来二去,便介绍他到德国人开办的“鲁麟洋行”做实习生,因他在工作中聪明能干,手勤眼快,一年半载的时间就成为洋行的在册职员,开始负责收购各地乡村草帽辫业务。对于刘锡三进入的哪家洋行,如今说法有二:一说是德国人开办的鲁麟洋行,一说是美商开办的美清洋行。但无论是那个洋行,刘锡三当时负责的工作就是去乡下收购草帽辫。
草帽辫是制作草帽的原料,洋行收购后,运到国外制成草帽再运回国内,身价一下子翻了十几倍。耳濡目染,刘锡三是看在眼里融化在血液中。
在洋行走南闯北多年后,他对草帽辫质量优劣、品种产地、以及草帽的制作工序也逐步看出了门道。他在心中盘算起了小九九,冒出自己生产草帽的想法。刘锡三是有心路之人,工作阅历不仅让他见多识广,同时也积攒了一些积蓄。
1911年经他撮合,与表兄芮某合伙,在天津估衣街归贾胡同南口租了一间门面,开办了“盛聚蚨帽庄”,店铺日常由表兄打理,刘锡三仍然在青岛的洋行里任职。店铺刚开业时,专门制作草帽,到秋天兼营棉花,因为资金周转有限,商品单一,买卖起色不大。
1912年民国开始,社会上西方文化盛行一时,人们纷纷剪辫子,摘下瓜皮帽,脱掉长衫,穿上西装戴上礼帽。刘锡三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适时制作新颖时尚英、法、美式呢帽,到夏天编制精巧的巴拿马草帽,商品应时应景,受到人们的追捧和购买,店里的产品一下成为当时的畅销货。随着生意逐渐好转,收入比以前大有收益。
1917年表兄芮某不幸病故,刘锡三暂时委托史训亭为代理人。后来随着帽庄业务量的不断扩充,代理人有些招架不住,刘锡三只得辞去洋行的差事,全身心投入到生意经营。
刘锡三为了稳定经营,在法租界21号路(天增里)附近租了一间带门脸的楼房,把盛聚蚨帽庄迁来,楼下门脸经营帽品,楼上房间从事制作加工,雇工四五人。因前店后场,成本低开支小、帽子物美价廉,在市场上逐渐打开销路,生意开始有了起色。他将原“盛聚蚨”帽庄更名为“盛锡福”帽庄。以“盛锡福”的名字重新开张。“盛锡福”店名源于刘锡三的名字,“盛”字寓意买卖发达昌盛,“锡”取其名中字,“福”系他的乳名“来福”的福字,即福气满满,吉祥如意,至此盛锡福有了划时代意义的新商号。
1920年,一款日本产硬平顶式草帽畅销市场,日商获利颇丰。内行看门道,刘锡三及时改进工艺,迎合市场需求,迅速研制出四平硬顶细草帽。他特地从宁波选用韧性强、草质细的草辫原料。斥资购买法国人桑斯从法国运来全套电力制造草帽机器,又从青岛高薪聘来手艺高超的漂白技师周绍熙。机械化生产草帽,不仅结束手工制作草帽传统历史,而且使草帽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当时国内市场草辫仅合2角银币一把,可编制5顶草帽,每顶草帽成本2元,市场价能卖到6元,还比日本草帽便宜许多。盛锡福新式草帽投放市场后,有多少顶卖多少顶,日本草帽被冷落。从而使盛锡福名声大振,誉满津门,迫使日产草帽退出市场。
1925年盛锡福生意如日中天,产品名扬海内外。刘锡三乘势而上,萌生继续扩大再生产,通过本族的刘子山(东莱银行股东),租用了坐落于法租界杜总领事路,东莱银行的两层楼房作为盛锡福总店(今和平路273号,即现在渤海大楼旁),将帽店迁至新址、扩充经营项目,增加工人,既做批发草帽辫原料,又做草帽、呢帽、将军盔、皮帽等四季帽品。
刘锡三因为有过在洋行工作的经历,在经营理念上总是先人一步,为创立自有品牌,防止冒牌仿制,上世纪20年代,国人购物还只认店不认牌子的时候,他就率先向商会申请注册了盛锡福“三帽”牌商标。“盛锡福”三字大有讲究:“盛”蕴茂盛自强之意;“锡”取创办人刘锡三之名;“福”源于刘锡三乳名“来福”。商标上方“天津盛锡福自制”七字弧形排列,下方由草辫连成凯旋环形,下缀领花,底部“国货”二字分列两侧,图案筒明,布局稳妥。商标中部三顶帽子呈“品”字形,下书“三帽商标”四字。从上往下看为“锡三帽”三字。厂名、商标皆与“锡三”之名契合。总体寓意,一是冠冕天下,赐福国人;二是繁盛似锦,赐福百代。
1926年,也正是三年结算时期,一结账盛锡福帽庄获纯利银币10万多元,资金充裕起来。当时社会上盛行妇女戴草帽,刘锡三又聘请了多名俄国女士设计女式草帽,因款式新颖质量好,颇受女士们的喜爱。由此盛锡福业务的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不久便增设了进出口部,负责办理进口澳洲羊毛业务以供给本厂做呢帽原料,同时负责出口草帽辫,还兼营多项贸易。
天有不测风云,1927年秋,由于电源线短路引发火灾,烧毁了盛锡福所有机器设备,原料、半成品、成品付之一炬,造成巨大损失,刘锡三没有怨天尤人,冷静面对。一方面恢复生意,在光明电影院旁租赁楼房,楼下卖货,楼上制帽,兑现供销合同,把损失降到最小。另一方面向,找出先前购买的财产保险合同,与保险公司据理相争,后经多方核查,最终获得保险公司10万银元的理赔款,他又从东莱银行贷款18万银元。1929年在原废墟上建起了盛锡福制帽公司总部大楼,灰白色砖混结构的五层欧式建筑,由德国贝伦德工程公司设计承建。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制帽工厂。
大楼外立面镌刻“自制四季各种帽品式样新颖美观耐用”16个大字,楼两侧附有对联“通瓣环球物品,振兴中华国货”。吴佩孚题书的墨底金字“盛锡福”匾额高悬于一楼店门正中。
大楼共有69间房,楼后另盖有平房20间。内设6个工厂及总批发部、进出口部、零售部、函售部、采购部等部门,只有印刷厂与栈房安排在平房区。盛锡福大楼总店成为生产基地和国内外市场的调度中心。
刘锡三呕心沥血、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口口相传感动了很多人,盛锡福的声望与日俱增。
上世纪30年代,盛锡福国内供销网络辐射全国。先后在各地设立20多家分销处、分庄。天津设三个分销处,天祥市场内设有第一分销处,梨栈开了第二分销处,北马路国货商场内开了第三分销处。北平设四个分号,分别是:前门大街盛锡福、王府井大街盛锡福、西单北大街盛锡福和沙滩盛锡福。王府井大街盛锡福,就是天津盛锡福总店于1937年在北京开设的分号。
南京设立发行所,经营门市、批发,上海、汉口、辽宁、重庆、青岛、济南、徐州等地设分销处或批发部。此外,在西藏、甘肃、内蒙古、绥远等地推销带有少数民族风格特色的呢帽,受到少数民族的欢迎。还派员沿西北、东北、津浦、京汉各铁路沿线联系设立代售店。同时还开展了函购等多种销售形式。
刘锡三雄心壮志,考虑到产品不仅要在国内独占鳌头,而且还要打入国际市场。1936年前后,刘锡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委托新加坡大华贸易行为总代销店。在美、澳、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捷克、奥地利、瑞士、瑞典、挪威、缅甸、越南以及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代销店。代销店同时还承担盛锡福原材料进口的任务,比如盛锡福招牌产品呢帽,原材料羊毛基本上由澳大利亚进口,日用各种染料由欧洲进口。
海外门店,不仅负责将盛锡福的产品出口外销,同时肩负收集伦敦、巴黎帽子流行趋势信息。刘锡三还长期订阅国外服装刊物,关注全球时尚潮流。通过市场分析和客户反馈等信息渠道,了解市场趋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他重视广告宣传,在车站码头安装广告牌,刊登报纸广告。不失时机,全方位推介产品。高明的营销手段,使盛锡福帽子从款式到用料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世界帽业市场潮流。
二、成就与梦想声名永流芳
饱经沧桑的"金字招牌",记载着创业的历史,昭示着曾经的辉煌。盛锡福“帽业专家”“制帽大王”的称号享誉海内外。盛锡福帽子取得的成就,深得各界仁人志士赏识,不少社会名流成为盛锡福的座上客,政界要人更是纷纷给盛锡福挥毫题字。其中宋哲元题书“明驰中外”,秦德纯题写“冠冕群伦”,曹锟题的“国货之光”,邹泉荪(北平银行公会会长)题的“冠冕吾华”。南京盛锡福店开业时,牌匾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手笔,王府井“盛锡福”牌匾是1999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但最著名的还是吴佩孚1936年题写的“盛锡福”匾额。这块吴佩孚亲笔所书的牌匾先后挂在天津帽庄和北京分号及青岛发行所门脸上。据闻,解放前老牌匾只有青岛完好的保存下来。天津和北京的牌匾,解放后都均遭毁坏,现在挂的都是重新制作的。
1929年,盛锡福在菲律宾举办的“马尼拉嘉年华会”上,“三帽”牌草帽、草帽辫获得马尼拉嘉华年会金奖。菲律宾益华商业有限公司为盛锡福题词:“国货之光”。
1934年又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大奖,盛锡福获得官方奖项十几个,成为响当当的国货名牌。在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1937年前,鼎盛时期的盛锡福拥有通帽厂、呢帽厂、毡帽帽胎厂、皮帽厂、便帽厂、缎帽厂、化学漂染厂、印刷厂等9个工厂。四季帽品,已形成七大系列,童帽、草帽、便帽、蓪帽、缎帽、呢帽、皮帽,共200多品种。年产各种帽子40万顶,呢帽年产最高达20万顶。价格从3、4角到几元、几十元的不等,高、中、低帽品应有尽有,全厂在册员工280多人,生产旺季还需临时雇工。
1937年后,日本侵占天津,民族工商业遭到严重破坏。盛锡福没有躲过这场灾难,由鼎盛转入萧条。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战再起,各地交通阻滞,原料来源中断,盛锡福的生产、经营均陷困境。到解放前夕,厂内仅剩下120多人,已无力支付工人工资。
1948年,刘锡三年老体弱,就把盛锡福买卖交给长子刘洪儒经营,自己去台北经营盛锡福分号,1969年在台病故。
三、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
刘锡三"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即使今天看来亦足令称道。刘锡三头脑灵活,经营管理很有章法,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始终把产品质量作为自己企业的生命线,讲究质量,坚持优质选料,制作精细。
对帽品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如各种草帽所用的草帽辫,是用自己漂白的最高草辫,色泽洁白光亮。呢帽原料,所用羊毛都是由澳洲进口的,或是西北上等羊毛。其他四季帽所用的缎、纱、革、裘皮都是选用上等原料。各种帽品生产的工艺、工序非常认真仔细,最后刘锡三把关抽验。出现质量或工艺问题毫不放过,追问原因、分析责任。
呢帽工序比较复杂,由羊毛制成毡坯,要经过50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由熟练工人掌握,认真操作。合格的成品,均用“三帽”商标,次品则用“雄狮”商标,以资区别。任何帽品只要有星星点点毛病,都瞒不过刘锡三的火眼金睛。
在追求产品质量上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为了保证呢礼帽经得起质量考验,将呢礼帽放挂在潮湿、满屋蒸汽大浴池中做产品耐久性试验,礼帽长时间吸湿受潮后,从帽子各部位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工艺和用料改进。经三番五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严格的工序流程标准,1934年,“盛锡福”添设毡帽厂,使用进口高级皮绒呢帽胎制成各式礼帽,后又进口澳州上等羊毛自行制胎。其精湛的工艺,达到造型美观、色泽匀正、表面细软、质地挺括、受潮而不变形之最高标准,使盛锡福帽子的生命力长久不衰。
当时法国巴黎是国际穿戴时尚中心。在巴黎开帽子代销店可谓是勇气可嘉,代销店人员独辟蹊径,把盛锡福的呢帽戴在模型模特的头部,长时间放在户外任风吹日晒,呢帽依然如故,人叫人千声不应,货叫人点首自来,由此赢得洋人口碑。
在扩大经营上他管理有方,如天津三个店铺,每天一起开碰头会,汇报昨日工作,布置今天任务。外地各分店的进销存以及费用开支,每天都要向天津总店汇报,第二天总店就了如指掌。
草根出身的刘锡三,虽由寒苦出身发迹,其为人处事却始终谦和低调。时常走进打工者人群,嘘寒问暖,关心员工生活。平时免费午餐,每月一、五改善伙食,节假日邀请员工及家属聚餐,不仅发礼品还加发节日工资。员工每年享有带薪“探亲假”,报销往返路费等优厚的福利待遇。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感动着每一位员工,大家都把店铺当成自己的家,自觉努力的工作。
在人才任用上,他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各店主要负责人,不论亲疏,均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分店会计都由他亲自选派总店会计人员担任。一薪一酬。代理人吃干股,听赚不听赔,盈余分红,一年小分,三年大分。职工待遇除工资外,还每月以营业额的多少来配发奖金,年终则分红利,遇货币贬值时则以米价计算。
员工沈自用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帽子设计,发明创新,刘锡三就提拔他为设计师。
还派大徒弟曲捷三次东渡日本帽厂参观取经,掌握最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使盛锡福市场竞争力如虎添翼。
刘锡三眼里不揉沙子,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员工有嫖、赌、抽等恶习,一经发现决不姑息!据闻,他的内弟与外甥都是因嫖赌恶习被开除。
店铺服务方面,他视顾客为“财神”,制订规章32条,如在营业时间 不准看报,不准吸烟,不准聊天,不穿短裤,要衣帽整齐,礼貌待客。购货任人挑选,不论买否,进门欢迎,出门欢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包换包退。在租界里常有外国顾客,他专门雇请懂外语的人接待。
真不像如今某些单位的某些人,官不大脾气不小,自以为比别人多长两脑瓜,目中无人,冷漠无情,趾高气扬。殊不知你就是委派来的,管理水平弄不好还不如大众呢?你牛什么牛!
四、前世的辉煌,今生的沧桑。
如今静默在和平路上的盛锡福大楼,冷清异常,门窗紧闭。灰白色的墙体难掩临街而泣的楼容。经历了1939年大水和1976年大地震,屹立不倒。却在2014年底左右被“开膛破肚”。
原来2009年,盛锡福大楼所属地块被拍卖,面临拆迁,取而代之的将是天津天河城购物中心。作为天津市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因天河城开发建设,计划拆除盛锡福大楼,旁边的渤海大楼因为具有市级文保的身份得以幸免。
提起这事,当年天津市盛锡福帽业公司许经理就很无奈,虽然盛锡福大楼的历史比渤海大楼还要悠久,但作为天津市和平区的不可移动文物,级别太低,保留自然很有难度。许经理说:“盛锡福大楼盖得可结实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这个楼连个缝儿都没有,虽然有些墙皮脱落,但整体结构一点没问题。2000年、2007年我们装修的时候,混凝土结实得工人砸都砸不动。”
许经理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4月29日。这天盛锡福大楼腾空搬家了。这位在盛锡福工作了35年的掌柜、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他的员工们一起离开了盛锡福大楼。4月30日,他们正式交出了大楼钥匙。
7月15日上午10点,盛锡福大楼空无一人,大楼后的空地已经成为垃圾堆集站,紧挨着渤海大楼后身的地铁站正紧锣密鼓施工。
天津盛锡福大楼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盛锡福正是从这里逐渐扩大到全国,同时它也是天津颇具代表性的近代工业遗产和中华老字号,盛锡福大楼作为盛锡福历史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如果拆除,实在太可惜了。
然而,2015年04月初,天津文保志愿者发现盛锡福大楼已被建设方拆掉大半,仅剩面向和平路的楼面框架。大楼后半部拆除后的建设已经开始施工。好端端一座“洋灰钢骨楼房”,被拆解的“面目全非”,仅剩面向和平路的墙体立面是原建筑物。现虽然恢复楼体,实则店名虽在,大楼早已名存实亡。
违法破坏文物后,和平区文物执法大队,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建设方很配合地停工并提交了整改方案,和平区文物管理所也批复了整改方案。但是再怎么整改,原来的盛锡福大楼已不复存在了。
目前从和平路盛锡福大楼一层可以看到门窗贴满招商海报,把店铺里面遮挡得严严实实。天河城2017年06月26日开业,至今已近7年了,可盛锡福大楼门前仍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曾经的一片繁华,如今已变成落寞景象,令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无常。
盛锡福大楼作为2006年盛锡福被商务部公布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2010年,天津盛锡福被正式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盛锡福大楼也是和平区尚未核定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和著名的工业建筑遗产,可谓是四重身份。但在真金白银“总投资约20亿元”的金字招牌下,显得势单力薄。
从清末至今,盛锡福老字号已经走过百余年历程,历经沧桑,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盛锡福创于天津,落寞于天津。
目前经过政府的支持帮助,盛锡福门市部在和平路163号开张营业,天津盛锡福在赤峰设有制帽厂。
如今,“盛锡福”三个大字依然醒目,现实已回不到昔日辉煌的时代了,但依然在众多人心中有着别样的情怀,也希望盛锡福百年老字号能继续发扬光大,将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举得更高、叫得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