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马渡康王

雪域文心 2025-02-11 16:02:20

北宋末年,宋徽宗把个朝政治理得乌烟瘴气。他重用奸臣蔡京、童贯等人,又听信道士林灵素的妖言,在皇宫里大兴土木,建造道观,把个东京(今开封)汴梁城折腾得民不聊生。他还把什么道士、和尚、巫医、术士都召进宫里,封成什么真君、真人、居士之类的官号,整天听这些人胡言乱语,寻求长生不老的秘方。他听信奸臣的谗言,穷兵黩武,不断对北方辽国和金国用兵,又在国内到处搜刮民脂民膏,使得天下百姓揭竿而起,四方盗贼蜂起。在山东有宋江起义,在江南有方腊起义。一时间,弄得宋徽宗坐卧不宁,昼夜不安。

在金兵大举南下时,宋徽宗这才慌了手脚,急忙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这就是宋钦宗。这时,东京汴梁城已被金兵团团围住。金兵统帅粘罕、斡离不两路大军势如破竹,连克数城,直逼东京汴梁。宋钦宗见形势危急,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退兵之策。那些平日里夸夸其谈的大臣们,这时早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宋钦宗见无人说话,急得眼泪鼻涕都流了出来。这时,殿前都虞侯李纲挺身而出,奏道:“陛下勿忧!臣愿亲自率军迎敌,誓死保卫东京汴梁。”宋钦宗见李纲挺身而出,就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道:“爱卿若能退敌,寡人不胜感激!”说完,即封李纲为东京留守,全权负责守城事宜。

李纲上任后,立即组织东京百姓加固城墙,修造守城器械,组织敢死队,日夜巡城。同时,又亲自登上城楼,督率守城将士奋勇杀敌。金兵见东京城防坚固,一时难以攻下,只好退兵而去。李纲率领军民打退金兵的消息传到宋徽宗那里,宋徽宗不但不奖赏李纲,反而听信奸臣的谗言,罢免了李纲的官职。这样一来,东京汴梁城再也没人防守了。

金兵见宋军不战自乱,又重新调集大军,杀向东京汴梁。这一次,金兵不再和宋军纠缠,而是四面攻城,昼夜不息。没有几天,东京汴梁城就被金兵攻破了。宋徽宗、宋钦宗见金兵攻破城池,吓得浑身瘫软,被金兵俘虏而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

金兵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后,又乘胜追击,一路烧杀抢掠,向中原腹地挺进。中原百姓恨透了这些金兵,纷纷起来反抗。金兵害怕陷入中原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不敢继续南下,只好把抢掠来的财物装上车子,押着宋徽宗、宋钦宗和宋朝的一些大臣向北退去。中原百姓见金兵北撤,都纷纷起来追击,想要抢回被金兵抢走的财物,救回被金兵俘虏去的亲人。其中有一支人马,打着大宋的旗号,由一位年轻的公子带领,一路紧追不舍。

这位年轻公子姓康,名王赵构,是宋徽宗第九个儿子。他从小不喜欢读书,却对武艺情有独钟。每天舞枪弄棒,练得一身好武艺。当初,金兵围困东京汴梁时,他曾主动请缨,要求率军杀敌,无奈宋钦宗不信任他,没有答应。他只好率领自己的亲兵,在城外和金兵交战。东京汴梁城被金兵攻破后,他见父亲和哥哥都被金兵俘虏,就率领自己的人马,一路紧追不舍,想要救回父亲和哥哥。

这一天,康王赵构率领人马追赶到磁州(今河北磁县)地界。这时,天色已晚,赵构见前面有一座庙宇,就下令人马到庙里歇息。这座庙宇名叫崔府君庙,庙里住着一位老道士,名叫崔府君。崔府君见来了这么多兵马,慌忙出庙迎接。赵构走进庙里,见庙里香烟缭绕,供奉着崔府君的神像,就问道:“道长,这崔府君是何方神圣?”崔府君道:“大王有所不知,这崔府君乃是我磁州一带的保护神。当初,我磁州一带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我到处求神拜佛,请求上苍降雨,无奈上天不应。这时,从南边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他对我说:‘要想降雨不难,只要你供我三年,我包你磁州一带风调雨顺。’我为了百姓,就答应了这位老头的条件,在磁州盖了这座庙宇,供奉这位老头。说来也怪,自从供奉了这位老头以后,磁州一带果然风调雨顺,再也没有旱过。百姓为了感谢这位老头,就封他为崔府君,四时八节都来这里烧香祭拜。”

赵构听了崔府君的话,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说完,就在庙里歇息起来。由于连日追赶金兵,赵构早已疲惫不堪,一躺下就呼呼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被一阵喧闹声惊醒。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庙外火光冲天,杀声四起。他慌忙跑出庙来一看,只见自己的兵马正在和一群强盗厮杀。那些强盗一个个凶猛异常,身穿黑衣黑裤,手持明晃晃的大刀,见人就砍。赵构的亲兵哪里是这些强盗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杀得大败而逃。赵构见势不妙,慌忙拨转马头,向北逃去。

赵构一口气逃出十几里地,见后面没有追兵,才敢放慢速度。这时,他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就跳下马来,到河里饮马。他饮完马,正要上马赶路,忽然听见一阵马嘶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从上游飘来一匹泥马,这匹马浑身是泥,四蹄却露在外面,在水里一沉一浮。赵构见了,觉得十分好奇,就走过去,用手在马身上拍了一下。谁知这一拍,那匹泥马竟“嘶”的一声鸣叫起来,然后从水里站了起来。赵构见了,又惊又喜,心想:这匹马虽然浑身是泥,但四蹄却露在外面,定是一匹好马。我何不骑上它,赶路要紧。想到这里,他就伸手拉住马缰,跨上马背。谁知他刚一跨上马背,那匹马就“咴儿咴儿”鸣叫起来,驮起他就向北跑去。赵构伏在马背上,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啸,不知跑了多少路程,那匹马才慢慢停了下来。赵构从马背上跳下来一看,只见这里是一片树林,月光透过树梢,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他见那匹马站在那里,浑身发抖,四蹄刨地,好像十分难受的样子,就伸手在马身上拍了一下。谁知这一拍,那匹马竟化成了一堆泥巴。

赵构见了,又惊又奇,心想:这匹马真是一匹神马!若不是它,我哪能逃出强盗之手?想到这里,他就对着那堆泥巴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向北走去。他走了几里路,来到一座小镇上。这时,天已蒙蒙亮了,镇上的店铺也陆续开张了。赵构走进一家客栈,要了一壶茶,一边喝茶,一边打听这里的地名。客栈老板告诉他,这里名叫夹江。赵构听了,心想:夹江离磁州不远,那些强盗说不定还会追来,我还是赶快离开这里为妙。想到这里,他就结了账,匆匆离开了客栈。

赵构离开客栈,向北走了几十里路,来到一座山脚下。这时,他走得又饥又渴,见山脚下有一座茶馆,就走了进去。茶馆老板见来了一位公子,慌忙迎上前来,把他让到一张桌子前坐下,然后泡了一壶茶,放在他面前。赵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问道:“老板,这里是什么地方?”茶馆老板道:“这里名叫白龙江。”赵构听了,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说完,就一边喝茶,一边打量起这座茶馆来。只见这座茶馆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十分干净,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赵构正看得入神,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放下茶杯,走出茶馆一看,只见从北边来了一队人马,个个身穿铠甲,手持刀枪,为首一员大将,身材魁梧,威风凛凛。赵构见了,心想:这些人一定是追赶我的强盗!想到这里,他就慌忙转身回到茶馆里,从后门溜走了。

赵构顺着一条小路,一口气逃出十几里地,来到一座破庙里。他走进庙里一看,只见这座庙早已破败不堪,供桌上落满了灰尘,神像也歪倒在一边。赵构见这里十分荒凉,没有一个人影,就放下心来。他走到供桌前,从桌上拿起一块抹布,把供桌擦干净,然后从怀里掏出几个干粮,放在供桌上,就坐下来吃起来。他刚吃了几口,忽然听见庙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慌忙把干粮揣进怀里,躲进神像后面。这时,只见从庙外走进来一位老者,身穿青衫,头戴儒巾,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显得文质彬彬。老者走进庙里,见供桌上摆着几个干粮,心里十分诧异,就走到供桌前,拿起一个干粮看了看,然后放在嘴里咬了一口。他刚咬了一口,就听见神像后面传来一阵咳嗽声。他慌忙放下干粮,拔出腰间的宝剑,喝道:“什么人?快出来!”

赵构见老者拔出宝剑,吓得浑身一颤,只好从神像后面走了出来。他走到老者面前,深深鞠了一躬,道:“老先生勿怪!我是逃难之人,见这里无人,才进来歇息片刻。”老者听了赵构的话,收起宝剑,问道:“你是哪里人氏?为何逃难至此?”赵构道:“我是东京汴梁人氏,金兵攻破城池,我随父兄南逃,不想途中遇到强盗,只好孤身一人逃到这里。”老者听了赵构的话,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不想金兵如此猖獗,竟敢攻破东京汴梁!老夫也是东京汴梁人氏,逃难至此已有多日。”

赵构听了老者的话,心中十分惊喜,忙道:“原来老先生也是东京汴梁人氏!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老者道:“老夫姓宗,名泽,字汝霖。不知公子尊姓大名?”赵构道:“晚生姓康,名王赵构。”宗泽听了赵构的话,吃了一惊,忙道:“你就是康王千岁?”赵构道:“老先生勿要声张!我现在只是逃难之人,不想暴露身份。”宗泽点点头道:“康王千岁放心!老夫自当保守秘密。”

两人说完,就在庙里坐了下来。宗泽从怀里掏出几个干粮,递给赵构道:“康王千岁,这是老夫的几个干粮,请千岁享用。”赵构接过干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宗泽见赵构吃得香甜,心中十分高兴,心想:这位康王千岁虽然年幼,但为人谦恭有礼,将来定是一位明君。

两人吃完干粮,又喝了几口茶水,宗泽道:“康王千岁,你现在孤身一人,无处可去,不如随老夫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吧。老夫在那里有些亲朋故旧,可以安顿千岁。”赵构听了宗泽的话,心中十分感激,忙道:“如此甚好!就有劳老先生了。”宗泽道:“康王千岁客气了!老夫自当尽力而为。”

两人说完,就离开破庙,一路向北走去。他们走了几天几夜,终于来到江州地界。宗泽带着赵构来到一处宅院前,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者。宗泽走上前去,和那位老者说了几句,那位老者就把他们让进了宅院里。

宗泽带着赵构走进客厅,让他坐在一张椅子上,然后吩咐家人准备酒菜。不一会儿,家人就端上来一桌丰盛的酒菜。宗泽端起酒杯,对赵构道:“康王千岁,老夫敬你一杯!”赵构端起酒杯,和宗泽碰了一下,一饮而尽。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叙话,十分投机。

喝完酒,宗泽带着赵构来到一间客房里,让他在这里歇息。赵构躺在床上,想起这几天的遭遇,心中十分感慨。他心想:若不是遇到宗泽老先生,我恐怕早已死在强盗之手了。想到这里,他就沉沉地睡着了。

赵构在宗泽家里住了几天,见这里十分安全,就放下心来。他每天和宗泽谈诗论文,十分惬意。然而,他心中始终挂念着被金兵俘虏的父亲和哥哥,想要设法救他们回来。宗泽见赵构闷闷不乐,知道他心中所想,就劝道:“康王千岁,你不要太过忧虑。如今金兵势大,你孤身一人,难以救回父兄。不如暂时在这里安顿下来,等待时机。”赵构听了宗泽的话,觉得有理,就点了点头。

就这样,赵构在宗泽家里住了下来。他每天读书习武,准备将来有一天能够救回父兄,重振大宋江山。后来,赵构在江南地区招兵买马,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在金兵撤退后,他回到东京汴梁,即位称帝,建立南宋王朝。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终于使南宋王朝逐渐强盛起来。而那位宗泽老先生,也成为南宋王朝的一位重臣,为南宋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