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游客,刺激旅游消费。中国也不例外,旅行退税政策应运而生。这一政策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游客的重视,更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旅行退税政策并非中国首创,其起源可追溯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瑞典。截至 2010 年底,欧盟主要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行这一制度。2011 年,中国在海南开始试点离境退税政策,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此后,政策不断完善和推广。2014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2015 年,财政部发布相关公告,标志着中国离境退税政策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此后,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实施行列,政策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政策具体内容1、适用对象
离境退税政策适用于在中国大陆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 183 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这一规定明确了政策的受益群体,旨在吸引短期来华旅游购物的境外游客。
2、退税物品范围
可享受退税政策的物品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服装、鞋帽、化妆品、钟表、首饰、电器、医疗保健及美容器材、厨卫用具、家具、空调、电冰箱、洗衣设备、电视机、摄影(像)设备、计算机、自行车、文具、体育用品等,共 21 个大类 324 种。但食品、饮料、水果、烟、酒、汽车、摩托车等不能享受退税。这样的物品范围设定,既考虑了游客的日常购物需求,又避免了一些特殊商品可能带来的管理难题。
3、退税条件
境外旅客要享受退税,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在退税定点商店购买退税物品,购物金额达到起退点,并且按规定取得退税申请单等退税凭证;在离境口岸办理离境手续,离境前退税物品尚未启用或消费;离境日距退税物品购买日不超过 90 天;所购退税物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托运出境;所购退税物品经海关验核并在退税申请单上签章;在指定的退税代理机构办理退税。这些条件确保了退税政策的规范实施,防止骗取退税等行为的发生。
4、退税流程
离境退税政策的基本流程包括购物申请退税、海关验核确认、代理机构退税和集中退税结算四个环节,境外旅客主要涉及前三个环节。具体来说,境外旅客在退税定点商店购物后,若符合退税条件,可向商店申请开具退税申请单;在离境时,需向海关出示退税物品、退税申请单等,由海关验核确认;之后,境外旅客可在指定的退税代理机构办理退税,领取退税款。
5、政策实施效果
“离境退税” 政策在吸引游客以及刺激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海南为例,虽然试点初期效果未达预期,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积极影响逐渐显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离境退税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境外游客的购物成本,使他们在购物时能享受到一定的价格优惠,从而刺激了旅游购物消费。这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还提升了中国旅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政策亮点与创新1、“即买即退” 服务措施
2025 年 4 月 8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 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境外旅客在 “即买即退” 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现场领取等额退税款。这一创新举措将退税环节提前,使境外旅客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退税带来的实惠,也方便他们在购物现场将退税款用于再消费,进一步激发了境外旅客的购物热情。
2、与其他旅游政策协同配合
中国的旅行退税政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过境免签、外国人来华支付便利化等政策协同配合。例如,过境免签政策使更多外国游客有机会来华旅游购物,增加了潜在的受益人群;外国人来华支付便利化政策则解决了境外游客在支付方面的困扰,与离境退税政策共同打造了更加便捷、友好的旅游环境,提升了 “中国游” 的吸引力。
未来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旅行退税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未来,可能会在退税物品范围、退税条件、退税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游客的期望。同时,政策的实施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更多地区和商家将参与其中,为境外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退税服务。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退税办理可能会更加智能化、数字化,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
中国的旅行退税政策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政策,它在促进旅游消费、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它将为中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华旅游购物,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