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师长迎娶了老战友遗孀,新婚夜特意交代:把孩子们的姓都改了

浩舞默画历史 2025-01-10 10:42:57

“最好还是把两个孩子的姓都改了。”

新婚之夜,贺东生向妻子陈玲建议,给两个孩子改姓。

孩子的亲生父亲是杜光华,参加临江保卫战,于1947年2月,牺牲在辽宁通化的战场上。

杜光华

贺东生作为杜光华生前的战友,考虑现实情况,愿意照顾杜光华妻儿老小。

陈玲在接受丈夫牺牲的事实后,也愿意嫁给贺东生。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贺东生却在结婚当天,提出给孩子们改姓“贺”,是想消除孩子们对亲生父亲的记忆?还是贺东生另有其他目的?

一、相识于抗战,历经多场战役见证生死

贺东生和杜光华,最初并不在同一支部队,并非是朝夕相处的战友。

出生于湖南的贺东生,在1930年就已经加入了红军,而出生于四川的杜光华,则在1932年川北升保农民武装暴动之后才参军。

两人相遇在抗战时期。贺东生被调到八路军115师,担任686团团长一职,在团里遇到了,担任连长的杜光华。

由此,两人结下革命友情,是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并肩作战的战友。

贺东生

据贺东生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杜光华时,就被这个年轻军官的机灵和干练所吸引。

在一次作战会议上,杜光华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战术建议,引起了贺东生的注意。

会后,贺东生特意找机会与杜光华交流,发现两人不仅军事见解相似,性格也非常合拍。

就这样,两人成为很好的作战搭档,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两人的革命历程,随着抗战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贺东生与杜光华所在的部队,先后参加了很多重要战役,比如平型关大捷,还有打破敌人海上封锁的青口战役等。

特别是在平型关大捷那次,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贺东生指挥若定,而杜光华则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最终成功击溃敌人,取得了辉煌胜利。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随着贺东生离开了686团,前往其他战场继续战斗。

两人虽然不在同一个部队,但是他们依旧是关系非常好的战友,联系并没有就此中断。

解放战争爆发后,两人身处在不同的战场上,偶尔通过书信联络,了解彼此的近况。

直到有一天,杜光华在书信中,告诉贺东生自己结婚了,妻子叫陈玲。

贺东生真心为杜光华结婚而感到高兴,在回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友生活的关心和祝福。

左一陈玲

1946年,国民党倒行逆施,不断挑起内战。

身为东北保安司令官的杜聿明,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在东北地区频繁发动战争。

这年11月份,杜聿明又调集6个师的兵力,决定对临江地区发起进攻。

面对敌人疯狂挑衅,我军积极迎战,打响了誓死保卫临江的战役。

杜光华作为四纵十师的师长,带领将士们与国民党的军队,展开了持久作战,直到次年的2月8日,我军接连取得了两次保卫临江战役的胜利。

1947年2月13日,历经两次失败的国民党,依旧不死心,又调集4个师的兵力,向临江地区发起第三次进攻。

在前两次保卫临江的战役中,杜光华的部队虽然伤亡有些惨重,但是面对国民党的大军压境,大家选择依旧坚守在前线。

在今天的通化市光华镇(以前叫小荒沟村,当地政府为了纪念杜光华而改名)大龙爪沟附近,杜光华命令部队首先占领西岔以西的三个高地,准备居高临下围攻国民党部队。

(光华镇)

国民党军队仗着军队人数多,武器先进等优势,依旧执着于继续向南面发起进攻。

杜光华迅速率领部队,奋起反抗,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后,全歼国民党2师6个营的兵力,再次取得了保卫临江战役的胜利。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

2月22日16时,正当我军将敌军包围,予以全歼,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

国民党残余势力,发出的迫击炮弹,不巧落在了距离杜光华很近的地方。

爆炸声响起,这位年仅31岁的优秀指导员、曾南征北战多年、打过无数胜仗的军人,不幸牺牲。

(杜光华纪念馆)

二、给孩子改姓,隐藏着贺东生的良苦用心

当杜光华牺牲的消息传回军区后,贺东生一时恍惚,曾与自己打过胜仗的战友,突然就没了,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仅失去了一个亲密的战友,更担心起杜光华遗孀陈玲和孩子们的命运。

杜光华的妻子陈玲,当时才二十出头,身怀六甲的同时,还要照顾好年幼的女儿。

军区领导认为她一个人日子艰难,考虑到贺东生与杜光华是关系非常要好的战友,于是询问贺东生愿不愿意照顾杜光华的妻子和孩子。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牺牲战友的家人,可是还是要看陈玲的意思,陈玲不同意,他也不会勉强。

陈玲从前对贺东生有些了解,也了解军区领导们的苦心,表示愿意与贺东生结为夫妻。

新婚夜,贺东生与陈玲商议,决定让孩子们改随自己的姓氏,贺东生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这背后隐藏着他的良苦用心。

他选择通过给孩子们更改姓氏的方式,让他们远离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他希望孩子们,不要仰仗父亲的革命英雄身份,而骄傲自满,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自己的人生成就。

在婚礼后的日子里,贺东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承诺。

他对孩子们视如己出,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讲述一些战场上的故事,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孩子们也慢慢习惯了这位新爸爸的存在,把他当作最亲近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贺东生与陈玲一家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贺东生不仅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更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精神支柱。

三、贺东生临终前说出真相,嘱咐他们传承革命精神

1998年,贺东生病危之际,他将贺茑和贺军姐弟二人叫到床前,告诉他们,他不是他们的亲生父亲,而是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英雄——杜光华。

贺茑和贺军了解杜光华的革命事迹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听从贺东生的指引,弘扬革命精神。

前排坐位是贺东生和陈玲,后排右二贺茑,右三贺军

他们理解贺东生当年决定选择隐瞒他们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为了隐瞒什么秘密,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不被父亲的光环所累。

姐弟两人决定继承两位父亲的革命精神,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全家福,前排左起陈玲,贺东生,贺晓莉;后排左起贺莺,李锐,贺军,贺南下,贺永民。

2000年,贺茑追随父辈的脚步,参军入伍,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她以优异的表现迅速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与信任。

当回忆起贺东生和杜光华的事迹,贺茑就感到无比自豪。

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像两位父亲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1972年于长沙五姐弟兄妹合影

与此同时,贺军也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言传身教,贺军希望能够让更多年轻人懂得珍惜和平来之不易,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2010年,为了纪念杜光华烈士,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并邀请贺茑和贺军参加揭幕仪式。

(杜光华纪念碑)

站在纪念碑前,姐弟俩感慨万千,这是对父亲最好的缅怀方式之一。

这座纪念碑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杜光华曾经的革命经历,体会历史的波澜壮阔,感受革命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总结

贺东生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家庭史,更是一部关于忠诚、担当与传承的史诗。

它见证了革命年代里的人性光辉与真挚情感,也展现了无数革命者们如何用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

贺东生用自己的智慧与爱心,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贺茑和贺军则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丨杜光华照片——人民资讯2021-05-31 14:35

2.贺东生将军 打不死的毛猴子——2015-07-30 10:51:00来源:红潮网

3.怀念我的母亲陈玲(贺东生将军夫人)——原创2023-02-28 16:25·鲁冰花园地

0 阅读:0
浩舞默画历史

浩舞默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