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光辉知青:有人首创合作医疗制度,有人受到周总理13次接见

烟雨南水云间 2024-12-24 09:48:59
前言:

我们常说,特殊年代会涌现特殊的人和事儿。这句话用在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中,再合适不过。

当初伟人一句“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让无数知识青年纷纷涌向农村,拉开了改天换地的震撼一幕。

在庞大知青群体中,曾涌现过这样五位特殊的人才。他们做的事儿,或许谈不上惊天动地,但却足以在人民史书上,留下灿烂一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五位知青典范。

第一位,邢燕子

1958年,完全有资质进厂当工人的17岁少女邢燕子,主动放弃这个机会,响应号召来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开启了自己辉煌且伟大的一生。

在司家庄村,年轻的邢燕子一来就组织成立了幼儿园,将全村几十个幼儿统一管理,大大解放了村里壮年女性,让这些人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劳动中去。

当然,在办理幼儿园的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劳动的机会。村子附近有条河,一到冬天就上冻,里面有不少鱼。邢燕子敏锐发现了这里面的机会,在数九隆冬中,她成立燕子突击队,砸开厚厚的冰面结网打渔,又将河边芦苇收集起来,编织成各种手工业品。靠着卖鱼和卖手工业品,仅仅三个月,燕子突击队就给村子里挣了足足3600元钱。这些钱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给村民们换来了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力保障了大家的生存根本。

村子附近有很多荒地是盐碱地,没办法种植作物,只能浪费。邢燕子看了心疼的不行,又组织妇女突击队,一门心思攻克盐碱地。为了改造这片土地,她们什么方法都用了,什么苦都吃了,最终成功将荒地改造成良田,为村庄增加了许多耕种面积。

邢燕子的积极性和先进事迹,很快就在全国青年学生中引发轰动,甚至惊动中央。周总理曾13次接见邢燕子,毛主席也五次接见这个不服输的年轻姑娘。受到两位伟人激励的邢燕子,更是攒足了劲,一辈子扎根农村,为司家庄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位,吕根泽

如果说邢燕子是劳动人民中的优秀女性代表,那么吕根泽就是合格的男性代表。

这个生长于延边的朝鲜族年轻人,幼年时历经战火,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自小就发奋读书,准备回报祖国。然而,就在1951年,刚刚考上高中的吕根泽,却被告知患有肺结核,取消入学资格。

如果换做别人,必然要意志消沉。但吕根泽却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悟出了新的人生道理,即:退学并非失学,真正的学校就藏在人民群众中。

从这以后,吕根泽就一头扎进田地里,誓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民做点什么。当时,延边水稻产量很低,完全不足以养活正常家庭。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吕根泽就捧起一本本农业书籍,试图改变这一落后现象。上级领导也非常鼓励知识青年的求知心,在得知吕根泽准备改造农田后,主动为他划拨出农业试验田,以供他研究使用。

在长期试验后,吕根泽成功掌握了提高产量的办法,使每15亩土地产出,增加了足足1000公斤。虽然产量提升并不如后世那么夸张,但这些改变,也足以提高当地人的种地收益,激发人民劳动积极性。

在这之后,吕根泽又继续埋头研究水稻,并著作《水稻栽培技术问答》,详细描写了水稻种植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往后几十年,吕根泽始终没有脱离土地,即便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也仍然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

第三名,董加耕

在许多知青中,董加耕是最被人惋惜的那个。因为出身贫农,根正苗红,加上成绩极度优异,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应该去读大学,将来走上从政这条路。然而,在升学志愿书上,董加耕却坚定写下了八个大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由此,董加耕错失上大学机会,重新回到老家公社,成了一位农民。

当时,不管村里人还是学校师生,都为他感到不值。但董加耕却乐呵呵的告诉大家,读书本意在明理,正是因为读了书明了理,所以他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来后要做什么。

当时的盐城县葛武公社还处于吃大锅饭的年代,又赶上三年天灾,老百姓们个个都饿出了水肿病。偏偏这里又有太多盐碱土地,水田产量也不高,难以解决吃饭问题。

意识到情况后,董加耕立即投身农业劳动,用自己学习得来的知识,不断实验着改善盐碱地状况,并尝试播种其他农作物,恢复土地肥力。这一举动,被称为“农业内部的第一次产业改革”。在董加耕的改革之下,原本产量极低的水田,不仅从一年一熟变成了一年三熟,还长出了棉花、麦苗,同时产量也飞速提升。

在这之后,这种水稻,麦子,棉花,绿肥轮作制备全区域推广,有力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状况。后来,邓小平在共青团九大会议上,还说出了“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的口号。受董加耕影响,江苏先后出现了72位高级知识分子,主动放弃高考,到苏北农村参与农业劳动。

第四名,覃祥官

现在,全国大多数老百姓都在合作医疗的保障下,享受到了现代医疗的好处。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制度的创始人,会是六十年代的一位赤脚医生。

这位赤脚医生,正是覃祥官。

覃祥官出生于三十年代,幼年经历战乱,看惯了偏远地区人民因为缺少医疗资源,小病拖大大病拖垮的惨剧,因此从小就立志要改变这一切。

六十年代,具有一定医学水平的他来到杜家村大队担任卫生员,成了当地几个村子都闻名的赤脚医生。在这里工作期间,他绞尽脑汁想办法,只为让老百姓们不再畏惧“看病”这件事。

为了尽可能帮助大家省钱,他开创性的试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即农民每人每年交1块钱合作医疗费用,村集体再从公账中,按照人头平均提取五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维持基本医疗运转。这样一来,老百姓们每次看病仅需交五分钱的看诊费,吃药就不用再花钱。为了完善这一制度,他还开创性的提出了土医、土药、土药房、自种、自采、自制、自用的三土四自制度,由村集体提供药品种植园,老百姓们参与药品种植,解决药物成本问题。

这一制度的出现,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好评,不久就推行到整个公社,并影响到了周围其他地方。后来,覃祥官专门就这个制度写了一篇文章,寄给毛主席。毛主席在认真研究了该方案后,认为合作医疗具有极高可行性。由此,影响了中国人几十年的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开始推行。

而提出合作医疗制度的覃祥官,本来有机会到中央卫生部“当大官”,但他却婉拒了这一切,依旧扎根农村,安心做着自己的赤脚医生,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第五名,侯隽

和邢燕子一样,侯隽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知识女青年。

侯隽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她本人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属于可以考上大学的那种。

但在1962年,这位年轻的姑娘却放弃高考,只身一人从北京跑到天津窦家村,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在窦家村,侯隽为改良当地土地盐碱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的窦家村,土地亩产量仅有二百来斤,完全不够吃,村民们长长需要用容易胀气的白薯来充饥。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侯隽先后看了多个土地改良方案,最终摸索出了“泡水渗洗”的好办法。

在侯隽的努力下,当地村民一起开凿机井,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改善原材料,最终有效提高了当地作物亩产量。曾经吃不饱饭的窦家村,在往后时光中,先后给国家上交了超过20万公斤爱国粮。

当然,在想办法改善土地产量的同时,侯隽也没有忘记为村庄创收。她利用自己学来的知识,提出了科学养猪,让当地养殖业摆脱粗放模式,进入工业化时代。同时在耕种方式上,也提出了建设性方法,有效提高了村庄的收益。

当然,侯隽并非只顾着埋头干活儿的人,在农闲时节,她也会组织村民成立秧歌队和宣传队,为村民表演节目,到其他村庄宣传有效经验。另外,在她的带领下,村子里还建起了图书馆和社团,当地老百姓受教育水平迅速攀升,尤其下一代,更是将“读书识字”这件事刻进了骨子里。

如此优秀的知识青年,当然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在当地宣传下,侯隽的积极表现很快就传到了中央。在六、七十年代,她和邢燕子等优秀知青一起,数次受到周总理和毛主席接见,并在特殊年代中,受到周总理的庇护,得以继续维持劳动。

侯隽在窦家村务农时间超过18年,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而在那个时代,像侯隽、邢燕子、覃祥官这样优秀的知识青年比比皆是。他们用一腔热血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了无数困难,为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0 阅读:19
烟雨南水云间

烟雨南水云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