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间6月21日清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平台发布的一则声明引发国际关注。这位曾多次称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为“州长”的政治人物,首次以“总理”头衔称呼对方,并在声明中确认双方将在加拿大大选后举行高级别会晤。这一微妙转变被外交观察家解读为美加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据白宫通讯记录显示,特朗普自2019年起多次在公开场合将卡尼称为“州长”,这一混淆加拿大行政体系的错误称呼曾引发渥太华强烈抗议。加拿大外交部2020年解密文件显示,加方曾通过外交渠道三次提出正式交涉,强调“总理是加拿大宪政体系唯一合法称谓”。
此次态度转变发生在关键时间节点——特朗普宣布与卡尼进行“富有成效的通话”后。其声明明确提及双方在贸易协定、北极安全、新能源合作三大领域达成初步共识,特别强调“将在选举周期后深化磋商”。分析指出,这种措辞既规避了干涉加拿大内政的嫌疑,又为后续谈判预留空间。
北美事务专家詹姆斯·帕特森向《外交政策》透露,特朗普团队近期调整对加策略存在双重动机:其一,加拿大保守党在民调中支持率持续攀升,美方需提前铺垫与潜在执政党的沟通渠道;其二,加方在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加拿大皇家骑警披露的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加美跨境矿产贸易额突破270亿美元,其中锂、钴等电池原料占比达63%。卡尼政府推动的《关键矿物战略》更规定外资收购相关企业需接受国家安全审查,这对急于摆脱对华依赖的美国制造业构成实质性制约。
值得注意的是,渥太华至今未对特朗普的示好作出官方回应。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仅表示“注意到相关声明”,拒绝评论双方通话细节。这种谨慎态度折射出加拿大政坛的复杂态势:现任自由党政府支持率跌至34%,而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多次公开批评现能源政策损害加美合作。
大西洋理事会最新民调显示,58%的加拿大民众认为美国政治干预是国家安全主要威胁。这种民意基础迫使卡尼政府在对美交往中保持战略模糊——既需维系最大贸易伙伴关系,又要避免被视作“华盛顿附庸”。
尽管特朗普的姿态调整释放缓和信号,但两国深层矛盾仍未消解。加拿大议会正在审议的《数字服务税法案》直接针对谷歌、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将此项立法列入优先磋商议题”。
当被问及会晤具体议程时,特朗普团队发言人意味深长地表示:“所有选项都在桌面上,包括重新平衡双边关系。”这句话背后,或许正隐藏着北美大陆新一轮地缘博弈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