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及个人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在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已清零的情况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针对有偿补课采取了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公示举报方式、全员签订《不参加违规补课承诺书》、廉洁谈话、查获一些违规补课教师等措施。但是,由于惩戒过轻、震慑有限,各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甚至较以前更甚。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持续成为当前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重点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
部分地方严格执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为契机,采取了严厉的整治措施,取得了令家长满意的成效。以下案例的处罚力度尤为突出:1. 新郑市小学教师被直接辞退。新郑市某小学几名教师因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被家长投诉后,学校对涉事教师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直接辞退。这一案例被认为是近年来对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罚力度最大的案例之一,表明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2. 阜新市教师被降低岗位等级并退回原单位。阜新市某中学教师杨柳因利用“瞩目”软件组织学生线上有偿补课,收取补课费11万余元,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降低岗位等级,退回原单位(另一所中学)工作。这一案例不仅涉及经济处罚,还对教师的职业生涯造成了重大影响。3. 射阳县教师被公开通报并扣除全年绩效工资。射阳县在2024年查处了6起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事件。涉事教师除了被责令退还补课费用、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外,还被扣除全年绩效工资,并在全县教育系统公开通报批评。此外,涉事教师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类评优评先。4. 铜陵市教师被警告并清退违规所得。铜陵市3名教师因组织学生有偿补课被公开通报,处理措施包括警告、清退违规所得财物、年度考核不合格、扣发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和一次性工作奖励等。这一案例显示了教育部门对有偿补课行为的全面打击。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近年来各地对教师有偿补课的处罚力度显著加强,最高处罚包括直接辞退、降低岗位等级、扣除全年绩效工资等。这些措施不仅对涉事教师的经济收入和职业生涯造成重大影响,也起到了较强的震慑作用,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来源:微言教育,Deepseek生成,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