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未成年人保护,他们去山窝里建“新课堂”

独来看世界 2022-12-31 15:58:47

如果没有游戏可以玩,孩子们是否就不再抱着手机?这样的假设大家或许都不陌生,而答案是——不会,因为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手机是唯一选择,离开手机,他们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对孩子上网进行有效的疏通引导?这个问题一直引发社会的热切关注。2021年9月,腾讯智体双百项目正式对外发布,计划在全国城乡建设100个未来运动场和100个未来教室,通过硬件、课程、培训、赛事的模式,开发孩子的潜能,让城乡孩子锻炼强健的体魄与追赶时代的科技素养。

1年多的时间,项目在17个省份(自治区)落地生根,建成25个未来教室和22个未来运动场,获益学生也达到了94.26万人次。

河北留早明德学校是智体双百项目首批落地的学校之一,在未来运动场走进学校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涌现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时间回到2021年,最初听到有人要来给学校建球场时,学校的数学老师李力强仍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校长说是腾讯,我肯定不相信啊。腾讯不是搞游戏的吗?怎么来搞球场了?”

可转念一想,万一是真的呢?平日里看着孩子们在土操场上训练,李力强的心里并不好受。而且体育专业出身的他一直渴望当一名体育老师。因此,他丝毫不敢耽搁,小跑回了办公室,开始准备资料。

他翻出了几张孩子们参加球赛的照片又从隔壁老师的电脑导出几张平时的训练照,再加上自己手机里保存的教学视频片段,捣鼓了好一阵,才一起打包发给了智体双百项目的负责人李艳。

李艳很快回去了电话,详细询问了学校学生、运动场地、体育课等情况,最后又询问了学校的体育师资配置。

李力强坦白,现在只有他一名体育老师。李艳问,以前有多名吗?李力强有些尴尬,说以前一名都没有,他在学校当了16年数学老师。他担心这会让学校失去机会,马上补充:但我是专业的,我是体院毕业的,我本来就应该教体育,我现在是全职的体育老师!

李艳读懂了李力强的言外之意。“李老师,您是我们调研中遇到的唯一一名全职体育老师,也是唯一一名有体育专业背景的老师。我们过来不只是建球场,还会配套课程,我们可以一起培养体育老师。”

合作进展的很顺利,没过多久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便来到了学校,土操场被推平、填埋、塑上塑胶跑道……

在腾讯未来运动场落成的那一天,所有孩子都心不在焉地坐在教室,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他们冲到未来运动场上,有的用力拍着塑胶,有的使劲用脚跺感受弹跳力,有的什么都不干就躺在上面打滚……

和这些孩子们相比,转学生刘燕却有些局促,她在球场边来回踱步,似乎是有心事。看着李力强结束了球队的训练,她终于鼓起勇气跑到他身边说:老师,我想加入足球队。

李力强问她为什么想加入足球队,她沉默半晌说,喜欢踢球。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李力强说:“她身上有那种劲儿,我说不上来,但能感觉到她想踢球。”

孩子对球感兴趣,学校又打造足球特色校,当老师的自然不能拉胯。想要带着孩子们踢出成绩,就得有专业的训练计划,李力强赶紧问李艳:当初说一起培养体育老师的事情怎么样了?

收到消息时,李艳正在赶往首都师范大学的路上。她和同事们没想到体育课程的设计难度如此之大,在青少年体育方向上,市面上居然找不到合适的参考方向和样本。为此,团队决定兵分三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李艳的任务就是走访高校和专业运动员。

李艳如实告知了目前的情况,这次换李力强安慰她不要有太大压力,他等了16年才当上体育老师,不差这几个月。李力强不知道的是,22个未来运动场都在等着开课。

压力很大,但团队依然死磕细节,比如一个跳绳的课程,研发线上智能识别的工程师每天下午就开始在办公室咚咚咚跳,十几个人的团队,人均瘦5斤。半年后,一套原创课程终于出炉了,比预期晚了几个月,足足改了10版。

李艳把未来运动场小程序上的原创课程库发给李力强和另外22个未来运动场对接的老师们,让大家提意见。李力强一周后回复:练得我腰都不疼了。

这不是一句纯粹的玩笑,长期伏案工作让李力强落下腰疼的毛病。在系统跟练原创课程库的过程中,他重新找回了不同肌肉群的准确发力点,对核心肌肉群的刺激稳定,让他对腰的掌控感又回来了。

李力强很快将课程落实到了教学工作中。新一轮训练课上,他给孩子们示范了一组10个标准的俯卧撑。刘燕问怎么之前都是跑步,今天练俯卧撑?李力强说这是新的体育课。

在深度参与项目的推进之后,李艳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她说:“以前说保护总是一种拒绝,不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我们之前就是这样,不让人家玩游戏,似乎这样就足够了。但实际上,保护的标准掌握成年人手里,这并不公平。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保护为什么不能是一种给予,给予他们更多机会和可能?”

“我在做‘智体双百’之前,总觉得我们的防沉迷已经挺到位了。直到后来我去到了贵州,当看到一个一米五出头的孩子在土场上打篮球,我觉得我好像懂了一点。他说他想做篮球运动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一个球场,让他试试呢?”

如今,未成年人保护应疏堵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游戏厂商们想办法“堵”住了孩子玩游戏的渠道,但无法阻止孩子继续玩手机,通过其他的娱乐方式填补课余时间。社会更应该关注,如何正确疏导孩子们的网络行为,并给予他们更多元的选择,去丰富他们的生活,培养新的兴趣爱好。随着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进入更多学校,相信孩子们可以有更加丰富的选择和更快乐的童年。也希望有更多肩负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以为祖国的孩子们做更多好事。

0 阅读:30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