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倒闭,多出点衣服我买,呜呜呜。”
一月新游收入榜刚公布,《燕云十六声》玩家的天都塌了(以下简称:燕云)——什么?你小子悄咪咪地赚了10个亿!
前脚还怕兄弟过得苦,天天跑去官号下方用爱发电,后脚兄弟就开上大路虎,一路把流水飙上了10亿元。
虽然对比起隔壁米哈游的真神,网易这款“武侠原神”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前辈好好学习,但无论从用户口碑还是商业化成绩的角度来看,《燕云十六声》无疑是当前大厂推出的最成功的全平台开放世界作品,没有之一。
今天,X博士就来带着大家盘一盘,燕云究竟是怎么“背”着玩家把10亿流水赚到手的。
划重点一:力压逆水寒,网易新王背靠1500万用户,低调赚10个亿
有关燕云赚了10亿流水这事儿吧,最初是从某论坛的著名舅舅党口中泄出来的。
跟这个消息一起流出的,还有阴阳师1月流水贡献首次跌出前10,第五人格春节突创新高等一系列劲爆内幕。
虽然舅舅党说的话有部分是真的是有可能的,但这些话如果全是真的,又不太可能。
所以,秉持着谨慎求证的态度,X博士还是去查了下燕云头一个月IOS端的流水,共有8706280美元,也就是六千三百多万人民币。
按照国内市场的一贯表现来看,其移动端的总流水取得23天破3亿这个成绩,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来自七麦数据)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燕云在1月24日的用户注册数就突破了1500万大关。
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光是一个人贡献一个6元的首充开启“自动寻路”坐骑,就能为燕云带来至少9000万元的基础收入。
不仅如此,《燕云十六声》在商业化策略上几乎完全借鉴了隔壁同事《逆水寒》手游的成功模式,同样是采用了“低价促销+天赏抽取”的方式。
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玩家参与消费,还能通过持续的小额支付保持稳定的流水营收。
此外,鉴于游戏公测恰逢春节假期,开发团队又顺势地推出了包括低价通行证、趣味外观、顶级奢华时装、独特的武学特效在内的一堆氪金项目,从玩家手里狠狠割了波压岁钱。
因此,我们确实有理由相信,燕云的1月总流水达到了7亿1千5百万,而整个游戏的累计流水则很有可能突破了10亿大关。
至此,新的问题就产生了——明明游戏流水表现如此彪悍,为何玩家会担心燕云过段时间就要倒闭了呢?
划重点二:不卖数值只卖外观,网易这次真能做好长线运营?
玩家担心燕云会倒闭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它是一款很不网易的网易游戏,真正做到了不卖数值,纯免费地给玩家输送优质的游戏内容。这种堪比天上掉馅饼、买彩票怒中500万的“不真实”体验,自然会让玩家对它的内容产出与商业模式产生疑虑,觉得今天自己不买个时装支持下,明天游戏就要倒闭了。
当然,随着一月新游收入榜的公布,与燕云怒赚10个亿的节奏曝光,玩家这种因为游戏太好玩而怕凉透的“补偿性”消费冲动是要冷静一段时间了。
同时,与米家开放世界游戏一样,《燕云十六声》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那就是游戏内容的产出速度跟不上玩家日益高涨的游玩热情。
这种情况导致游戏进入了所谓的“长草期”,即玩家在探索完现阶段清河、开封两张地图后,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缺乏新鲜感的审美疲劳阶段,开始觉得上线除了挂机也没啥乐趣,逐渐失去持续游玩的动力。
好在官方及时公布了新地图上线的企划,预告了新支线剧情、孤云门派玩法、新限时玩法在内的诸多玩法内容。
从某种意义来看,这个即将在3月上线的大型版本更新,才是对燕云模式的一次关键性大考,看官方能否给到玩家一个长期停留的理由。
正如前文所言,在商业模式上,燕云并没有做出多少创新,基本是照搬了隔壁同事《逆水寒》手游的优秀经验,但燕云的多人团本又不像MMO手游那样有着明确的装备进度跟数值压力。
这就使得它得靠出色的剧情、独特的沉浸式体验以及便捷性优化来留住玩家,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团本。
(事实上,对于燕云的多人内容,玩家分歧依然很大)
换言之,燕云在3月大更新中,真正要拼的就是类似《原神》、《鸣潮》那样的纯内容输出,这不仅是对长线运营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将优质内容转化为玩家消费冲动的检验。
而在自废一臂,砍掉角色命座抽卡系统后,燕云这个“优质内容产出+逆水寒式付费”的商业模式能否跑起来,也将影响着网易后续对偏单机类新项目的投资决策。(网易今年还投了个《剑心雕龙》的单机游戏)
但除了燕云制作团队外,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做好了跟前辈们拼刺刀,拼内容,甚至是拼营销创意的准备。课后总结
说实话,燕云流水破十亿的成绩真的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因为它偏单机的内容输出形式,跟偏手游化的商业模式是割裂的,是不符合市场常规认知的。
然而,正如那句老话所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燕云十六声》凭借其优质的公测内容,成功吸引了大量玩家的关注和喜爱,证明了即便你的商业化模式不成熟,但只要内容足够优秀,依然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成功。
现在,属于燕云的万里长征已走出了第一步,就看它后续能走到哪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