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到中年之际参加同学聚会,无疑是一次令人期待且意味深长的经历。在美好的回忆与激动的心情交织之中,无数种情感在心头交汇纷繁,如同一幅鲜明的画卷。
相对于青春年少时的那种无忧无虑,此时再相聚,已是带着沉甸甸的生活负荷和命运的沧桑。各自的生活经历和遭遇,成为话题中最引人注目的讨论。
一位曾是校霸的同学提起自己如今体态臃肿的身形,狐疑的目光里裹着无尽的失落。另一位不起眼的小胖同学则成了金融精英,他的笑容背后传递着一份不可言说的骄傲。
但大家可能忽视了一个群体,年少时大家眼里既能吃苦又懂事的“好学生”,可能反倒不爱参加。以下是来自一位网友的投稿。
人到中年参加聚会,同学的差距,叫人心情复杂
同学聚会,是一种特殊的场合,它似乎成了一场“秀”。很多人蹦跶着找出最好的衣服、首饰,展现出“过得不错”的样子。
尤其对于曾经的差生来说,他们更乐在其中,好像想通过外在的炫耀来证明自己扬眉吐气的成就。女生靠名牌包包、华贵的大衣衬托。
男生则靠着“坐骑”,不经意间自信满满地展现着自己的成功。无论你是其中一员,还是不喜欢攀比的旁观者,这种现象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题主发现,其实无论大家外在上如何包装,永远难以超越一类同学。就是他们本身“矜贵”,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感到:他们的优越状态,早已无需向老同学去证明。
题主不到40岁,发现这次参加的“女同学”当中,好几位竟然生娃后一直没有上班。本想以后让妻子帮忙物色工作介绍给她们,结果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她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家里的条件可以供养全职太太,本着以教育优先的心态,免得因为赚几千块无法兼顾家庭。一位女子说:如果母亲累得脾气暴躁,怎么养出性格好的后代?
听到这话题主没再说什么,道理都懂可是自己的能力,哪能容得他考虑这些呢。还有不少“男同学”的现状,令他更加五味杂陈。
上学时,他们都是老师和家长并不看好的学生。有人上课睡觉、有人成绩倒数还早恋。题主虽然称不上学霸,但也是规规矩矩尽量学习、从不让父母操心。
结果,即使大学毕业,自己也没有找到什么稳定的工作,只能说为了生存、为了家庭不得不忍受辛苦。但那几位男生,却基本都过得更好。
上课睡觉那位,回老家当上了教师,大伙调侃:你这样不会误人子弟吗?成绩倒数那位,被家里安排到一家知名国企单位。不但双休,平日也是闲职,总张罗下班喝酒。
其实上学时已写好剧本,只是过去大家不愿承认
参加完这次同学聚会后,这位男子花了很久调整心情。他不明白,原本差不多的同龄人,甚至自己明明比别人更能吃苦,怎么好像过得最差?
笔者在网友的回复中,看到一句印象深刻的总结:其实上学时,早已写好“剧本”。只不过大家以前不愿承认,学校里也存在“阶层差距”。
这个问题也没必要抱怨不公平,换个角度,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人家三代人共同努力打下的基础,凭啥要输给你一个人的寒窗苦读。
要说勤奋、拼搏,那些同学的父辈、祖辈,要么有资源、要么肯做第一代艰苦奋斗的人。从这个角度,其实现实很公平。
只是学校或底层家长可能告诉我们:只要你努力学习、只要工作后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这往往是忽视“前因后果”、夸大个人作用的思维。
当然,这里不是说生在底层家庭就直接摆烂。没背景、没有家庭托举,靠学习改变处境,几乎是唯一有希望的途径。
同学聚会后要学会调整心态
有的同学穿着名牌、驾驶着名车,优渥的生活条件令人艳羡不已。而有的毕业生人到中年,却只能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生存和教育支出,月月盼着发工资的那天。
“触目惊心”地见识到家庭背景带来的巨大差距。如此悬殊的对比,肯定会令一些人陷入了心灵的迷茫和无助的抱怨。
人生原本就是充满差异的。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都是不同的,而这种差距无法简单地用努力与否来弥补。我们需要学会正确调节心态,关注自己的日子,少去比较。这也是一种本领。
聚会本是叙旧情,只是现有点变味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