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政治生涯长达35年,曾两度拜相,两度罢相,最轰烈的政绩是“王安石变法”。
青年时,王安石便立下了经邦济世的大志。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他21岁时考中了进士,进入仕途。初入仕途,他到了地方去任职,一心为民,政绩斐然。
曾经有人多次推荐他进京,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认为在地方更能为民办事,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考察时弊。这也为他寻求改革之道,积累了经验。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的任期已满。在离任回乡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的途中,他经过了绍兴城外的飞来峰,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飞来峰》。
在此,我们一起品读王安石的这首诗。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期,这座山上有应天塔,所以俗称为“塔山”。传说这山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因此又名为“飞来峰”。
那年夏天,王安石经过绍兴,登上了飞来峰,进而登上了应天塔,顿觉视野开阔,胸襟也变得宽广。当时,他只有30岁,意气风发,抱负不凡,便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及大无畏的精神。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的前两句写景,虚实景相结合,呈现出一派壮丽、朝气蓬勃的景象:飞来峰顶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听说这里鸡鸣时可以看见旭日东升。
首句写塔高,读来让人感受到,古塔的气势不凡。古塔有“千寻”高,“千寻”有多高?古时,8尺为一寻,8000尺就是2400米。广州塔才600米高,2400米的宝塔显然是使用了夸张手法来写塔高。由此可见,诗人登临的艰难、立足点之高。
诗人站在千寻塔上,举目四望,风景尽收眼底。但是,他并没有继续写眼前风景,而是一句“闻说鸡鸣见日升”转而虚写。
通常的情况,鸡鸣时,天才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而这诗句中“鸡鸣见日升”,可见,诗人所站的地方很高、很开阔,鸡鸣时分就立刻能看见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如此蓬勃的景象,我们由此可想象,诗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憧憬就像是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借景议论抒情,写得大气磅礴,描写了诗人登高的感受:视野无限开阔,胸襟也变得宽广起来,即使有浮云遮住视线也丝毫不畏惧,因为是站在塔的最高层。
从情感角度来看,这里蕴含着诗人实现远大理想的勇气与决心。
在古诗歌中,人们常用“浮云”来比喻奸邪小人。
“浮云遮望眼”使用了典故,出自《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望眼”指的是视线,我们从中看到了诗人的视线朝向,是直前的视线。
面对“浮云遮望眼”,诗人气势地加上了“不畏”二字。可见,他毫不畏惧奸邪,决心要实现政治抱负,勇往直前。
末句的“身在最高层”是诗的点睛之笔,把诗境拔高一丈,有豪迈的气概。可见,诗人当年意气风发,高瞻远瞩,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诗末两句读来,我从中感受到诗人胸怀宽广,抱负远大,进取无畏。这14个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其实,无论是登高,还是生活,甚至是思想修养,都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我们在认知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看得更清楚,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蒙蔽了双眼。这就是登高望远,透过现象看本质。
王安石的这首登高诗写景部分不多,只写了塔高,着重写了诗人站在高处的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而蕴含了寄寓了深刻的哲理,被后人广泛用作座右铭,流传千古。诗中流露出诗人不畏艰难,为了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了世世代代后人,不愧是千古名篇,读来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