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室温超导体”研究竟然成了2023年最火的科技话题,不仅科研院所的专家感兴趣,普通网民也兴奋不已,毕竟室温超导研究进展对人类科技影响太大了,超导体则可以实现零损耗传导电流,应用前景足以改变世界。
可即便如此,很多科学家对室温超导研究并不抱有乐观的态度,因为这项研究难度太大了,发现室温超导材料和离实际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但科研工作就是这样,越是难度大,越能体现价值。
要知道在超导研究的历史上,已经产生了5个相关的诺贝尔奖,如果谁在室温超导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诺贝尔奖将变得毫无悬念。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研究团队连发2篇论文,宣布他们合成了临界温度大于等于127摄氏度的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其中有一篇论文公开了室温超导体合成工艺。
而这项合成工艺并不复杂,很多人认为过程简单粗暴,纯属古代炼丹的土方法,但该研究仍然轰动全球科技界,如果韩国研究团队的发现属实,若干个诺贝尔奖已经呼之欲出,谁能抢占先机?
韩国团队率先发布论文,就意味着要先入为主,全球其他高校科学家也没闲着,国内也有很多高校在跟进复现韩国团队的研究。
据公开报道的信息,至少有南京大学、北航、华中科大等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了该项工作,其中华中科大团队宣布验证了LK-99的抗磁性,但未验证是否为零电阻。
北航的复现结果表明,没有在LK-99上发现超导性。
而另外一所师范大学则宣布了重磅结果!
8月3日,界面新闻独家报道称,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团队复现了LK-99的实验结果,曲阜师大物理工程学院教授刘晓兵表示,他们已经初步测试了LK-99的电阻,测试的数据显示,该样品在常温到零下223.16℃低温范围内仍存在大的电阻值。
也就是说,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LK-99具有电阻骤降或者零电阻的特性,这与室温超导体的特性明显不符。
据了解,曲阜师大团队的这项测试,是除韩国团队外,是全球首次对LK-99的电阻进行测试并给出了结果,不过刘教授也强调了,此次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明确。
另外,刘教授团队此前在合成LK-99的过程中,也验证了类似于韩国团队、华科团队在LK-99晶体材料上的抗磁性。
当然,抗磁性不足以证明该晶体就是室温超导体,无法证明是迈斯纳效应,零电阻特性才是关键。
看到实验数据和结论很多网友不淡定了!
网络上至少出现了两种复杂的情绪:
1、韩国团队太猴急
此前宣布发现室温超导体,并发布了2篇论文和视频,随后又宣布实验室人员擅自发布论文,认为论文仍不完善,于是暂时撤回了论文。
如今曲阜师大又测试出LK-99不具备零电阻特性,有网友表示,韩国团队也未免太猴急了,为了抢诺贝尔奖也不至于这么干吧?经不住考验的论文为什么要匆匆发布呢?还是等完善了再说吧!
2、曲阜师大是在蹭热度吗?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研究是高大上的存在,普通高校没资格参与,曲阜师大只是一所双非师范院校,科研团队也去研究室温超导体完全是在蹭热度。
有网友表示,曲阜师大不配发声,师范大学蹭什么热度呢?学术研究要严谨负责。
客观地说,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室温超导体研究确实是难度极大的未知问题,对任何高校和科学家来说,都是在陌生和尝试,谁也没把握肯定自己的结果。
韩国团队认为LK-99具有零电阻特性,但曲阜师大团队没有观测到一致的数据,但这依旧不足以排除韩国团队结论的正确性,因为科学是严谨的,相关测试数据会严重依赖于LK-99合成的纯度以及实验过程的控制。
单个结果不代表韩国团队宣称的室温超导体没戏了!韩国超导学会已经宣布成立“LK-99 验证委员会”,检验相关成果的真实性。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质疑曲阜师大团队是在蹭热度,要知道刘晓兵教授曾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过5年的博士后研究,他是曲阜师大高压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一直致力于高压科学、超硬、超导材料研究,才几年时间就发表了100余篇高水平论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个,他们的实力不俗。
所以,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没必要人为设置门槛,不存在哪所大学,哪些科研人员有没有资格参与什么研究,我们应该多给予他们更好的条件和氛围,鼓励他们多参与热门项目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原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