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综艺《种地吧》,种田文照进现实?10名娱乐圈糊豆一起去种地

紫依杂谈 2023-04-09 23:31:42

娱乐圈又添新综艺,选出来十名娱乐圈糊豆、素人去种地,取名为《种地吧》。

这个节目听起来槽点就很多,甚至在筹备之初就已经遭同行吐槽:“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男生,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用六个月的时间种一万斤粮食,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男团再就业吗?”

的确,在众人的印象中,娱乐圈的大部分明星都靠着虚假的人设活着,更别说素来便备受争议的小鲜肉,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作品,卖惨却是一次不落。

《种地吧》也被提前认定为是小鲜肉们的作秀舞台,俨然成了所有娱乐圈吃瓜群众的预备役瓜,只等着上线便开启了群嘲模式。

就这样,在一片不看好声中,节目在近乎零宣发,十名嘉宾近乎素人的条件下,《种地吧》开播了。

风向却突然间逆转了。

观众并没有开启吃瓜嘲讽模式,反而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四处卖安利,每一句夸奖都似乎在宣誓着这部综艺的与众不同和值得一看。

到底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呢?

总结起来,不过以下五点原因。

首先,迎合大风向。

年初一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长久困于快节奏、高压力生活的人们突然醒悟,原来追求美好和追求金钱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

相反,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是藏在那些看起来平凡普通,甚至可能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的。

可能是田间一株新发的嫩芽,一只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鸡,或者是傍晚时分飘香的饭菜,亦或是天边灿烂的朝霞。

观众不再热衷于充斥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影像,也不想看衣着光鲜亮丽的嘉宾在综艺中体验生活,这才成就了真刀真枪让嘉宾下地种田的《种地吧》。

第二,不走寻常路。

为了有看点、有剧情起伏,综艺有剧本几乎已经成为公众默认的事情了,但《种地吧》却偏要不走寻常路——不光没有剧本,甚至完全不干涉嘉宾们的任何决定,也不提供任何帮助。

当排水沟堵住时,导演组任凭十位嘉宾一边冻的瑟瑟发抖,一边在零下的水中通了半宿的排水沟;嘉宾去借机器被坑,导演组也不提醒,看着嘉宾花几千块租来一个不能用的“老古董”;无论是种地、基建还是养殖,嘉宾们只能靠自己上网搜索教学视频学习,然后不断试错。

种植组的篱笆一直搭不好,导演组除了每天直播“公开处刑”外,还要见事就躲,并且努力澄清出了问题和导演组没关系。

因此,有网友评价说:“导演就像纪录片的摄影师一样,啥也不说纯记录。”

“艺人田间努力,导演一旁看戏。”

但就是这种纯记录的方式,靠着真实的特点,让这个节目在一众综艺中脱颖而出。

第三,嘉宾不作秀。

生活类综艺最容易让观众产生疲惫和厌倦心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让观众没有代入感,甚至是产生了距离感。

今年打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完美生态”口号的《向往的生活》就因此口碑直线下跌。

观众们也开始意识到明星们在节目中所谓的的岁月静好,其实是自己在现实中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便也很难再有代入感。

而《种地吧》不一样,十位嘉宾是来真的。

毕竟,谁见过打卡上班、导演组放假了嘉宾还早早起喂羊的综艺?

前期准备就不必多说,节目组给十位嘉宾安排了相关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医疗、瓦工、木工、电焊、开挖掘机、做饭,甚至还有三人最后考取了拖拉机驾驶证。

内容涉猎之广泛,让观众不禁感叹,“这不是综艺,这分明是山东蓝翔和新东方的授课现场!”

仿佛如果这个综艺翻车了,或者这十位少年在娱乐圈混不下去,靠着这一身技能估计也不愁吃喝。

等到第一天集合时,十位嘉宾确实是光鲜亮丽,脸蛋白净,甚至还有人的行李里带了一整面镜子,看起来相当有偶像包袱。

结果没等观众开嘲,他们就利落地放下了偶像包袱,撸起袖子开始认真种地了。

十个少年想法天马行空,却会理性的开会讨论产业发展可行性;

在温度零下时遭遇排水沟堵塞,泡在水里通沟直到深夜,一群人冻的瑟瑟发抖却因通沟成功而欢呼雀跃;

虽然种地业务不熟练,但会在发现效率低下时停下来反思;

当有飞行嘉宾来拜访时,满脑子都是种地的少年顾不得多客套,匆匆问好就赶去种地,真的不是农民本农吗?

甚至还会为了后期能更好的销售农产品而注册了公司,虽然注册资金还是和导演一起摊钱来的。

他们真的把种地当作一件事业来做,观众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从“生手”到“熟手”的转变,他们一步一步成长的轨迹格外清晰。

这些快乐和成就感仿佛可以穿透屏幕,真的是种田文照进现实,观众怎能不爱。

第四,隐藏闪光点。

如果是单纯的种地,再加上一些养殖和基建,可能并不足以让这个节目如此持续的受观众喜爱,这其中必然还有隐藏的闪光点的加持。

十位嘉宾是从两百多人中选出来的“天选种地人”没错,但他们早已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早已经熠熠生辉了,他们所拥有的技能在节目中更是又增添了更多的闪光点。

“十年音乐无人问,一朝施肥天下知”的蒋敦豪,其实是好声音节目的冠军,也曾经组建过乐队,来了节目更是通过超强的商业思维获得了“十个勤天”董事长名号的加持。

“帅哥,且会开收割机”的赵一博,作为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曾连续三年参与支教,高情商话术和敏捷思维全都精准拿捏,处理起来矛盾像极了业务能力极强的大学生村官。

“犟种,但技能点拉满”的赵小童,靠一手好厨艺征服了九个男人的胃,文能搞得了创作,武能下地搬化肥,最新作品致敬姜文的《邪不压正》,不禁让人感叹“这人真有两把刷子”。

“猛男种地”的李昊,据说种地技能虽差,但靠着用PPT全方位展示种地计划被节目组录取,其实是个摄影大师,成片感觉可以直接替代节目组美工做宣发的程度。

十位少年各有各的闪光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也请不要怀疑,这里面一定会有你喜欢的少年。

最后,导演组听劝。

《种地吧》虽然刚开始口碑就很好,但在夸奖的同时,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被不断地提及——剪辑太过拉胯。

网友们纷纷表示节目是好节目,就是剪辑不是好剪辑,把一整个有趣、热血、搞笑的节目剪的稀碎。

再搭配上散落在各大平台的视频,观众全网搜集没看过的物料的身影,像极了翻遍整个城市垃圾桶的流浪汉,好不狼狈。

于是,有观众向节目组提意见,“赶紧改一改剪辑方式,实在不行换赵小童上也行。”

按理来说,只要有热度,节目组并不会关心是真的“红”还是“黑红”,挨骂也是赚取流量的方式,没准还能让热度更加高涨,所以对于观众诉求,一般都会忽略。

但《种地吧》节目组十分听劝,最新的预告出来,明晃晃的八个大字打在屏幕上——“本周四起,全是正片”。

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诉求。

如此被重视,观众怎能不被牢牢圈粉。

结语

《种地吧》不仅提现了当代人的精神追求,还隐藏着背离传统娱乐圈乌烟瘴气作风的另一条路,一条观众喜闻乐见,充满阳光和掌声的路。

娱乐圈生态有待整改,以后也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这种改变不光要有外界的强压,更要有内部人主动做出改变,或许打破常规出牌的《种地吧》就是这场改变的先行者。

至少目前看来,它是成功的。

1 阅读:235

紫依杂谈

简介:深度影评、剧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