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本应是庄稼丰收、岁月静好的田园画卷,如今却频频被一群不速之客搅得“天翻地覆”,它们就是野猪——这些年来,如同脱缰的“生态野马”,从山林深处奔涌而出,与人类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已然成为各地乡村棘手的“心头大患”。
曾几何时,农民们遵循着古老的时令,春种秋收,在田地里挥洒汗水,满心期待着能有个好年景,把一家人的生活稳稳托举起来。
可谁能料到,野猪像是闻着味儿的“破坏军团”,瞅准时机便对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下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5a1e33a6979a1d7176dd23cc462506.jpg)
它们可不光是偷吃几口解解馋,简直是“大闹田园”,在菜园里横冲直撞,蔬菜被踩得东倒西歪,根茎断裂,好好的一片生机之地,瞬间沦为残败的“战场”,农民们一年的心血、一整年的指望,就这么被无情践踏,看着满是窟窿、惨不忍睹的田地,那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藏着无尽的无奈与心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94015a10a044f5889c4d3d7e75ddd7d.jpg)
回想起 2021 年淅川那起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儿,一位田主人,守着 100 亩地,本想着能有丰厚收成,改善家里生活,结果野猪猖獗,硬生生把 70 多亩地霍霍得颗粒无收。被逼到绝境的他,一怒之下捕杀了 8 只野猪,可这冲动之举,却把自己送上了法庭。他哭诉时的绝望,道出了多少深受野猪之害农民的心声:“咱能咋办呐,一家老小都指着这地,野猪却不给活路!”那时,大家就意识到,野猪问题,绝不是简单的田间纠纷,背后是生态与生计的艰难博弈。
而就在前不久,陕西发生的一幕更是令人痛心疾首。11 月 24 日,一只野猪宛如“夺命煞星”,闯进村民家中,70 岁的老太躲闪不及,被其野蛮撞倒,随后那尖锐的獠牙、凶狠的撕咬,让鲜血染红了地面,老人最终也没能扛过这场劫难,抢救无效离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bfed93175ca686f79f22ea6e33936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c0fcd0d689fa772dedd055547ffd38.jpg)
生命在野猪的暴行下,如此脆弱不堪,一个原本宁静的家,就被这突如其来的灾祸打破,亲人们悲痛欲绝的哭声,在村子上空久久回荡,也刺痛着每一个听闻此事之人的心。
可悲剧还未落幕,仅隔两日,江苏又传出惊人消息。野猪竟把“魔爪”伸向了逝者的安息之所,拱开新坟,逝者衣物散落一地,它还大摇大摆躺在棺材里,好好的墓地一片狼藉。那前去查看的男子,满脸无奈地说着“见怪不怪”,可这背后,是多少回类似遭遇的习以为常,更让人揪心的是,逝者家属尚未从失去亲人悲痛中缓过神,又得直面这“坟茔被扰”的二次伤害,换做谁,怕都难以咽下这口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29fa2c43f2173bbd0749d0682827e7.jpg)
网友们炸开了锅,愤怒、惊愕、担忧,各种情绪交织。
有人喊着既然野猪不再是“重点保护对象”,就该放开让村民自卫捕猎,毕竟庄稼种不了,日子就没了根基;也有人惊觉野猪的“恐怖力量”,对棺材都能“下手”,对其杂食习性更是细思极恐,这哪还是印象里田间拱土的“笨家伙”,分明是乡间“恶霸”。
细究野猪泛滥根源,生态改善本是好事,山林水草丰茂,成了它们繁衍温床;可往昔制衡它们的“天敌天团”——老虎、豹子、狼,数量锐减,少了“生态警察”,野猪便肆意扩张种群,如今全国超 100 万头的庞大数量,遍布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多地,所到之处,植被遭殃、田地受损,每年上千起伤人事件,像四川通江县,一年间就有 700 多起伤人案,平均每天近两起,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担惊受怕的日夜,是村民生活被打乱的困局。
面对这般“劲敌”,我们若不幸狭路相逢,也得有些应对之策。首先,千万别犯傻对视或原地装死,野猪领地意识超强,对视等于挑衅,得镇静挪步、悄然撤离;逃跑要讲技巧,下坡 S 型跑,利用它横冲直撞、下坡“犯怵”的弱点甩开;要是实在没辙,上树是个办法,只是别往水里跳,野猪游泳本事可不赖。万不得已持刀对抗,也别指望轻易“致命”,皮糙肉厚的它们,受疼更狂躁,瞄准眼睛或许能吓退。
这野猪之患,暴露的是生态平衡微妙失调下,乡村生活与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碰撞难题。国家定也在绸缪布局,从规范捕猎许可到组建专业队伍,未来有望还乡村安宁。
但当下,每一位村民仍在“前线”艰难应对,我们更需集思广益,在保护生态与守护民生间寻得精准“平衡木”。毕竟,田园应是希望田野,而非野猪“肆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