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自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这个王朝不断的创造辉煌,不过明朝最巅峰、最霸气时代,为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时期,造就了当时世界最辉煌的时代——大明永乐。
明成祖曾霸气道:“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与前朝对比,凸显大明的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可见他对自己统治的时代十分自信。
明朝军队数量庞大,巅峰时期曾达到了200万人,比欧洲各国军队的总和还要多上几分,然而不光光是军队人数多,军队装备也格外精良:每五千军队配备火枪200杆,霹雳炮1000门,火炮20门,至于弓弩等基础装备更是人手一件。
对内战争基本就是胜多输少,强大的蒙古铁骑,也就是踏遍世界的前朝蒙古铁骑在明朝以前都是战无不胜,中原军队往往都无法与蒙古骑兵抗衡,主要原因就是骑兵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然而朱棣在位时期曾多次御驾亲征,每次都是大胜而归,彻底扭转了这一颓势。对外战争中,明朝曾先后讨伐异国,例如朝鲜、越南地区,同样鲜有败绩。
海军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有过争斗,英国舰队、葡萄牙舰队都先后挑战过大明的权威,可惜等待他们的不是亮闪闪的真金白银,而是明朝无情的大炮,自此再没有任何国家敢挑战大明王朝的海军舰队。
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1405年,由于贡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市舶司。于是在福建、浙江、广东分设来远、安远、怀远三市舶司,负责接待各国来使,而于京师设会同馆以待国宾。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同时还设置了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此后的永乐一朝中,先后有四位海外国家的国王泛海而来,其中三位留葬于中华大地,这的确称得上是中外关系史上的大事。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贡外交,在政治上与各国并不平等。
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船上载有16国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晚期,来朝贡的国家超过60多个。
用户10xxx50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