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写了几次的扫地机器人横评,身边不少朋友被种草买了,我还挺开心的。而某次一个女生说,觉得清洁扫地机器人挺麻烦的,比清理洗地机还累。
于是我决定换个角度体验一下扫地机器人,这次咱抛开那些吸力、容量的数据,尽量从主人的舒适度出发,哪一台,最好清理、最好伺候、最适合懒人?
嗨~大家好,我是飞帆飞帆,一个装修过8套房子以及两千平米办公室的家电数码爱好者!
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产品,它最少有1个维度会让部分用户觉得是缺点的,如何把产品真实的优缺点展示给大家,确定它是否适合你,是我的分享的目的。
无论广告还是个人体验,努力保证体验真实、客观是基本原则,希望大家共同监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8b6d7940218459551ee57c36e94247.png)
本次对比产品从体积最小到最大分别为:云鲸J4(下简称云鲸)、科沃斯T30 Pro(下简称科沃斯)、石头P10 Pro(下简称石头)。
维护扫地机,都在维护啥?说到清洁麻烦,咱们先梳理一下,除了正常加净水与倒污水外,还在维护什么?
第一个,清洁集尘袋通道;集尘通道指从主刷的垃圾吸入口到尘盒再到集尘袋,整个过程的链路。其中包括扫地机底部主刷槽、尘盒、尘盒槽、尘盒到基站的吸尘通道、基站底部的吸尘通道等,这些为止堆积污渍时间长了影响吸力,南方回南天还会发霉。
第二个,清理毛发;主刷及边刷缠绕的毛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a26ecf1afef81dadd29b5580fc546c.png)
第三个,清理基站底盘;清洗拖布的时候会给底盘残留不少污渍,日积月累会发霉,挺恶心。
以上三点是扫地机器人无法长时间不管的原因,需要主人频繁维护,维护间隔因不同家庭(地面垃圾、毛发产生速度)、房屋情况及区域(空气质量)而定,我在广西南宁,家里三四口人,每天都扫地,约10天要清理一次。
维护便利性集尘链路![](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26d558414c3271703fea9e52480176.png)
集尘通道主要包括上图这些部分,这也就是本次对比的重点,看看三款产品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1.主刷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f72245d1def1e5cc7449ab06a33f86.png)
主刷槽内壁最脏,因为是最早接触污渍的地方,尤其各种饭粒与粘性污渍进入后很难清理,我一般使用一次性湿巾擦拭。
云鲸主刷槽考虑到了清洁需求,光滑的内壁湿巾一擦就行;
科沃斯这一代主刷槽加了锯齿是为了减少毛发缠绕,但清理就比较麻烦;
石头主刷槽内壁清理还行,多年未变都这样,就是边角需要稍微费力。
2.尘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ca7cc9efc0cfb7c52633c75a60fdfb.png)
尘盒的清理是冲洗内部比较麻烦,因为里面很多转角,此外滤芯以及滤网冲洗也需要用牙签挑出垃圾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80461c700601941221307d250266c9.png)
云鲸J4主打月抛式尘袋,避免了清洗的困扰,也由此基站没有集尘,优点是少了扫地机到基站的集尘模块,缺点是别家尘袋3个月换一次,云鲸J4的是1个月换一次,而且家里有宠物或者女性较多的也不用担心,有特殊的毛发压缩技术,压缩完能节省不少空间。
当然云鲸提供了可长期使用的800ML尘盒,圆滚滚的内壁非常适合清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6f573948002314ae2b466457b05d2f5.png)
科沃斯需要冲洗滤芯+滤网、石头则是滤芯,两家产品都是传统尘盒造型,没法有很大的开口,冲洗时比云鲸的尘盒要麻烦许多,除了内壁不是圆滑的设计外,尘盒的开口方式(红圈为开口)也决定了冲水清洁没那么方便。
在尘盒的清洁上,云鲸的体验最好。
3.尘盒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8edbbab8f2ad42bee6500df7ab5c93.png)
集尘盒拿掉后,集尘仓内栅格、缝隙是影响清洁的核心,这里云鲸也是有一定的优化更平整、更少缝隙,科沃斯与石头很相似,清理没有云鲸方便,栅格也不是很好清洁。
4.扫地机集尘通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14d18a0106d95614a1ca46937a933c.png)
集尘通道长时间使用也是很脏的,许多人都知道这里要清洁。通道细长因此我一般筷子加湿巾进行擦拭,比较麻烦。
云鲸扫地机集尘放在扫地机上,没有集尘通道这个清洁步骤节省了。
科沃斯与石头的通道都比较长,好在里面还算规整,清理难度都差不多。
5.基站底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95806cef226520d88572eff7d28001.png)
底座与底部集尘通道在一个地方,我就一起讲了。
底座因为集尘、清洁拖布等工作是大量带水污渍的,顽固程度很高。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设计成上下两层,上层带凸点与抹布清洗槽,下层接污水污渍做兜底,两个一并取出清洁就很方便出。
云鲸底座可以取出并分上下两层,整体凹凸沟槽不多,很好清洁,缺点是红圈没被可抽取底座覆盖,需要手动擦拭,好在比较平整,难度不大。
科沃斯新款终于把底座做成可拆卸的了,而且是整个底座都可以拆卸冲洗,也分上下两层,很方便。
石头前部台阶可取出,里面只有一层,底部接水槽、红线部分无法取出,这两个地方都有较多沟槽,清洁比较费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f34a312594ef4615a8a2862798b482.png)
基站底座内部主要是清洁拖布以及集尘,这也是最难清洗的部分。
云鲸因为自带集尘袋基站不需要集尘,只有自清洁产生的脏污需要清洁,基站底部都是圆角造型,很方便用湿巾擦拭。
科沃斯也比较平整,如果底部边角做成圆角的会更好一些,集尘通道在比较里面清理起来略麻烦。
石头的结构非常复杂,各种转角都有藏污纳垢的能力,清洁起来比较麻烦,集尘通道位置靠外,清理还算方便。
以上总结,集尘链路的易清洁性上:
云鲸最舒服,一是整体设计都有考虑用户清洁便利性,二是少了基站集尘减少了多个清洁步骤;
科沃斯中等,新款改善了基站底座设计,好清洁且底座可取出;
石头略复杂,较多的结构设计、基站底部接水槽无法取出等是主要原因。
毛发缠绕![](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a8d8623a969393c0f074a3dddb752a.png)
家里没法收集大量头发统一分成三份,于是就采用硬度更高的尼龙绳撕细后用来模拟头发进行测试,但实际上因为硬度太高、不够细,只能做个参考。
毛发缠绕与主刷及主刷槽设计有关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7a8e55618ace6d49f74cc704233c66.png)
我们先看三款主刷的不同,大家长度类似,但完全是三种设计理念。
先说云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56701d81f65fc90615dd9261ed116e.gif)
云鲸是单边轴的胶毛混合主刷,结构设计为单悬臂维锥形,毛刷倾斜一定角度,专门针对毛发清理做了优化设计。上图是我今年在AWE的云鲸展台自己测试的清理毛发效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42a3becdd2fbbf5366ba9bd6ddfbe4.png)
尼龙绳实际结果如上,主刷能把绳子送到右边吸尘入口处,但因为绳子搅在一起太粗了,进不去,于是都卡在入口处了。如果是头发的话,应该都能顺势的进入尘盒,日常使用了一段时间确实也没有发现滚刷上有头发。
再说科沃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c6ff435848705ef50e2751ac738428.png)
T30这次升级了灵缠技术(核心是防缠绕),在主刷与主刷槽上都作出了变化,比如主刷是三道毛刷(软毛*2+胶毛*1),没有使用胶片刷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a48504f8dc56f1efefb59c37c92d75.png)
然后结合主刷槽里面的锯齿把头发梳下来卷入尘盒中,并且清扫能力还不下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b10cf2d67c258418f73a3f85453e6c.png)
尼龙绳测试下,有约一半的绳子被吸入了尘盒,剩下一半被缠绕在主刷、边刷及轮子上。科沃斯新的灵缠技术对毛发处理确实有一定作用,但感觉略又微弱于云鲸。
接着说石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89fef614363a503f33b865446cdda6.png)
乍一看下石头主刷上剩余的绳子是不是最少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4767a2854e127a8b25f6d0d37807a0.png)
实际上取出主刷发现都被卷入转轴两端的空隙里面去了,石头这个使用了几年的全胶刷两端藏毛发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cd46fabbfdfd2f44e1d89ddcafccff.png)
这是我家清洁1天里,其中一边藏的毛发,而且这个位置内部可以藏头发的深度很大,10天清理一次那个头发量更多,清理只能用小刀挖呀挖。
石头是三款机器中,毛发防缠绕技术有最大提升空间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4dbf17e92926df4fb05145631d580b.png)
边刷缠绕也是比较麻烦的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4af7b6b709b0eda7370c4a4995989a.png)
也因此快拆式边刷是目前很实用的设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be84acc817ba7fdade8c16dfc80084.png)
三款产品目前仅石头是螺丝固定式,用户如果需要清理边刷还要准备个螺丝刀,略麻烦,建议新品还是改一下吧。
本章小结:
从集尘链路的易清洁性上来说,云鲸>科沃斯>石头;
从毛发缠绕的问题上来说,云鲸>科沃斯>石头;
云鲸在维护便利性上胜出的原因很多,比如在扫地机上放集尘袋,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思路,其他各部位也都充分考虑到用户清洁便利性;
科沃斯今年在这方面有所改进,有不错的表现;
石头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清洁覆盖率云鲸、科沃斯与石头都是多年大厂了,感觉在算法上差距不会太大?因此在做清洁覆盖率的时候给大家做几点科普:
1.扫地机的核心是无人监管;工作120分钟还是60分钟,对使用者来说,没差;
2.盯着扫地机,会发现它是真的蠢,建议关注结果较好;
3.扫地机依旧是轻度垃圾处理的作用,千万不要把洗地机的活交给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e6fe17002a6e154022176fea6c97238.png)
这次清洁覆盖率做了10处垃圾,需要说明的是:
1.红色为面粉,模拟日常灰尘;绿色为纸屑,模拟日常小垃圾;
2.左右各有5处边缘,右上角1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三家都选择重置机器后,直接选择默认模式的扫拖模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f7573be946f709a80b08f00b40a18c.gif)
首先是云鲸,默认状态下开启扫拖一体是顺地板方向清洁一遍,具体轨迹如上(上图为100倍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f035e15ea38546bdf7e3e2c8e4ca09.png)
最终结果是左侧边缘有些许没拖干净,右上角不可能的任务清洁了一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3c449f6beef1cdf4eb915937d81762.gif)
科沃斯的轨迹如上(上图为100倍速),默认状态下顺地板方向清洁一遍。
需要说明科沃斯的伸缩臂在展开时,左右两个抹布中间会有间隙遗漏灰尘,但又合理利用算法在后续的拖地中覆盖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e5a3782ddfd61ac4b07a2529a11c2f.png)
最后结果是,两处边缘灰尘有些许残留,右上角不可能的任务没有触碰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dcf06c21f9f40b82ab40fa3d8feb73.gif)
随后是石头,石头的默认是开启纵横各一遍清洁,因此在覆盖率上就会比较突出,但时间也是别家的两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56168d49429de7c34b5174cd9a873c.png)
结果是左侧边缘有些许没拖干净,右上角不可能的任务清洁了一半。
有没有发现,最终结果大家都是大差不差的?包括石头两倍的清洁效果也一样?
三台扫地机器人,只要不提什么吸力数据、优秀风道,是不是发现大家都基本一样?
来看看各种过程表现细节,顺便做一些科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4377e48c146bd43c75c8d16ec7c228.gif)
首先,大家不要对一些测试过度的信任,毕竟扫地机器人的随机性太大了,你看上面这台它完美表现的时候,是不是超厉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04600c0d558c59510e45849e18cb65.gif)
然后下一个污渍,你就会看到漏得一塌糊涂的样子。
两次都是同一台机器在同一次清扫里面发生的,只是后面漏下的纸屑在二次横向清扫时清洁掉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719410e1037aa8b07615885082b009.gif)
而去年开始大家都在做伸缩机械臂,有利的地方是边缘处理很到位。
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伸出去的机械臂下压力有限,深度污渍清洁力下降了;
其次伸出去了一个抹布,那两个抹布中间肯定就有间隙,漏灰尘了;这就需要靠算法来覆盖清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6f58ee71e35cc1339baab9a7592831.gif)
而不使用伸缩臂,通过算法让机器人扭一扭覆盖边缘,也存在一点点的遗漏可能。
可以说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有利有弊,没有谁是绝对的好。
清洁能力上,目前暂时只做了简单的覆盖测试,感觉大家似乎都没差,这个结果不太全面,希望大家仅作参考就好。
这个简单是想表达,扫地机目前较多的软硬件创新,在清洁深度几乎没变化,更多是扩大了清洁覆盖率上,目前已经出现的新技术都是解决痒点为主。
而且我设置的10处灰尘其实是超出日常情况的,扫地机器每天都工作的话,目前这三款都有不错的干净效果,而一般扫地机不适合完成的,这三款也都无法完成。
价格与耗材云鲸与石头是去年的产品,都是3699元,科沃斯是今年的新品,零售3999元。
扫地机涉及到的耗材是尘袋、抹布、尘盒滤网、主刷、边刷,以下价格来自于官方客服或品牌A商城,仅供大家参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fd09eab569b33bfb119c3476c06b9f.png)
云鲸的尘袋3个约等于其他两款的1个,因此我就乘以3了,因为是尘盒尘袋一体式,少了尘盒滤网的选项,因此云鲸耗材上有一定优势。
另一种扫地机的总结本文的重点就是针对扫地机器人的维护难度,毕竟产品目的是让我们更懒。从开头我这位女性朋友来说,她最看重的还是好不好维护,其他功能反而是其次的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4de0e475a88e78ec4884d3ab0a3632.png)
单纯从本次测试来说,整体维护最轻松的是云鲸,次之科沃斯;而清洁能力上,目前只做了简单的覆盖测试,三款清洁效果都相差不大,这个结果不太全面,希望大家仅作参考就好。
希望这个特殊角度的对比,能给大家一点启发~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