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巴西,那热烈奔放的桑巴舞、激情四溢的足球赛事,还有广袤无垠的亚马逊雨林,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长久以来,巴西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舞台上散发着别样的光彩。
然而,近年来,这个南美洲的大国却仿佛陷入了泥沼,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在国际视野中的存在感也变得起伏不定。那么,曾经充满活力的巴西,究竟是为何陷入如今这种境地呢?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深入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历史、政治与经济因素。
政治制度的形似与神异巴西的政治制度在架构上与美国颇为相似,地方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遵循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国民议会,司法权归各级法院,国民议会同样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但在具体的设置和运行上,二者差异显著。
美国众议员一届两年,参议员一届六年,而巴西众议员四年,参议员八年。美国的总统由选举人团选出,巴西则是直接选举,且一般会举行两轮。美国发展出了严密的两党制,小党难有生存空间,而巴西国会党派林立,众议院有23个党,参议院有13个党。例如博索纳罗所在的执政党巴西联盟虽是第一大党,但在众议院513个席位中仅占53个,在参议院81个席位中仅占7个。
巴西政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缺乏稳定性,为了获取政权,合纵连横、分分合合是常态,政客忠诚度低,党籍频繁更改。这种混乱的政党政治使得巴西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政治决策和治理体系,与美国高效的政治制度运行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发展的独特轨迹巴西的历史深刻地影响了如今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巴西最初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在欧洲列强中实力较弱,在巴西建立中央集权后又难以有效管理,便授权大庄园主进行统治。占人口1.6%的地主阶级掌握了超过50%的最肥沃土地,形成了大庄园垄断经济。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农民遭受残酷剥削。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就描述了巴西大庄园的奴役制度,农民辛苦劳作却被大地主榨干财富。
巴西的独立也别具特色,是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宣布成立巴西帝国,自己称帝。此后,巴西政治长期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间摇摆,共和派和民族主义派相互斗争,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共和派掌权时,依赖农产品出口,打压民族工商业;民族主义派上台后,虽发展了工商业,但因权力集中走向独裁。
二战后,巴西经济虽有“巴西奇迹”般的增长,但也背负了沉重的外债。1985年军政府交权下台后,巴西进入民主化时代,但政治秩序仍未完全理顺,大地主势力依旧强大,各地区经济利益分歧大,导致政党多为地方政党,难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政治力量。
经济发展的起伏与困境20世纪90年代,民选政府进行经济改革,采取自由化和去工业化方案,虽缓解了一定经济压力,但造成了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2003年卢拉领导的劳工党上台,恰逢中国加入WTO后对原材料需求大增,巴西凭借丰富的资源扩大初级产品出口,经济形势好转。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东亚经济进入供给侧改革和新常态,原材料市场需求锐减,巴西经济开始衰退。2011-2016年,巴西GDP连续下降,加上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巨额开支,财政不堪重负。
巴西的经济结构长期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从地理位置上看,南半球人口、市场、人才、产业链等资源相对北半球匮乏,巴西又不靠近太平洋,海运成本高昂,例如从巴西运铁矿石到中国比从澳大利亚运要多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这使得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巴西如今“尬住”的局面是其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在政治上,不成熟的政党制度和不稳定的政治决策体系,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和有效性;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大地主经济和长期的政治动荡,阻碍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经济上,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和不利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面临诸多挑战。
巴西的今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在政治上建立稳定、高效的政治竞争机制,避免政策的极端化和反复性;在经济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减少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提升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巴西的未来走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