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再找老伴,要以善求善,以爱求爱,以信任求真诚,以无私求幸福。
深以为然!人老了,再找老伴,几十年不曾交往的两个人,如何才能过好搭伙的日子?
在我看来,就是用善心换善心,用真诚换坦然,用付出换携手,用觉醒换得陪伴。
我叫周然,今年68岁,退休8年,每月有8200退休金,老伴走了8年。
搭伙老伴叫连娟,今年56岁,每月有5400退休金,离异多年。
我家独生儿子在外地成家有娃,老伴帮忙带大孙子,亲家夫妻在帮着带孙女。
连娟家是独生女,也在外地工作成家,还没有子女。
我们在一起6年,越来越觉得,有伴的退休生活,才是真正的过日子。
身边老哥们总觉得我们这样不像是夫妻,最多也就算个陪伴。
我们是两家轮流居住,生活上也是各管各的经济,住谁家谁负责一切费用。
这样快乐又满意的搭伙养老,只因我们提前约定好了三件事,如今日子过得挺好。

我刚退休,做了满满一笔记本的出游计划,等着老伴从儿子家回来。
谁知,老伴回来第三天,我们从外面采购食物回来,她说累了去休息。
等我去睡觉才发现不对劲,打了120 拉到医院,医生说是大面积脑干出血。
在ICU住了七天,儿子儿媳也赶回来,而我感觉过了几个世纪那般漫长。
老伴还是离我而去,而我的身心也被老伴带走,空洞洞麻木地办完丧事。
儿子儿媳回去继续他们的小日子,我一个人在159平的三居室游荡。
身边好友多次劝说我,让我“继往开来”寻找人生第二春。
因是多年老友,没法斥责好友的唐突,但内心明白:老伴走了,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
历经一年时光,我从失去老伴的阴影里走出来,在公园里偶遇连娟。
一眼万年,一如《我的后半生》里张国立躺在病床上,护士长轻柔抚摸输液针口的温情。
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每天相约着到广场散步,一起去超市购物。

连娟是个吃饭讲究的女人,七荤八素经她手,既好看又好吃。
因我们都到这个年岁,吃的不多,她烹制的却非常精致,还是分餐制。
这让我有了不一样的快乐,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的美好,看着就是一种幸福。
交往三个月,我主动提出在一起相伴共度余生,连娟却说要问问孩子们的意见。
我家儿子虽然不是太开心,但为我能走出来也给了我祝福,并回来请了一桌。
连娟的女儿似乎比我儿子活得清醒,通透,支持她再找老伴,只是不让领证再婚。
正合我意,我也是这样想的,领证结婚太麻烦,牵扯的方方面面也多。
搭伙相伴,携手养老,既有幸福的陪伴,又能让子女安心地过小日子。
我和连娟搭伙前约定好三件事,也是她心之所愿。
首先,我们彼此身体好时,搭伙相伴,若一方身体不好,彼此看情谊,不强求。
我和连娟都有住房,也有不错的退休金,不差钱,而缺少那份心动的陪伴。

其次,我们还约定生活费上,不必说AA,也不用谁全包。
在谁家居住,谁负责一切生活所需,至于买衣服,过节红包祝福,看各自的心意。
连娟觉得,初婚要求有彩礼,还有上交工资,是因有共同子女,需要携手奋斗。
人老了,各有子女,若再有这样的要求,老人无所谓,子女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为避免所有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约定生活费看心情。
这6年里,住我这里时间多些,而我对付出也毫无怨言,毕竟有人相伴的日子很好。
最后,我们是搭伙老伴,携手相伴,不给彼此的子女当免费保姆。
一如我儿子家生二胎,我和连娟去外地看望,留下一份祝福。
我给儿媳转了30000,至于坐月子,带娃,都是亲家夫妻帮忙。
孙女三岁之前,我每月再单独给儿媳转2000,作为当爷爷的心意。
连娟女儿结婚,但还没有孩子,她说若以后有需要,也是出钱不出力。
看似有些苛责,但我们觉得这三点约定真的很好,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结。
我生病她照顾,陪伴,帮忙垫付费用,我出院再把钱转给她,只多不少。
她不舒服了,我也鞍前马后地去买药,陪她去医院输液。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你对我真心,我回馈你善待,若你算计,我必远离。

连娟女儿结婚时,老哥们都劝说我,不要随大礼,给个三五千就很好了。
而我觉得,随心就好,谁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在人生大事上,还是用点心。
我问连娟她给女儿多少嫁妆,她也没有瞒我,说给女儿30万的银行卡。
这里包括婆家给的88000彩礼,还有女儿上班几年,陆续给她的孝顺钱。
连娟说现在的婚姻很不稳定,给女儿这笔钱,既是嫁妆,又是女儿的退路。
我给连娟转30000礼金,就不在婚礼上出现,毕竟她和前夫要上台的。
连娟却没收,她说不必给这么多,意思一下就好,多了反而成为炫耀。
人心不古,她不想出现意外,因见不得你好的人,往往是身边熟悉的人。
我明白连娟的想法,送上一个5000的红包,让连娟带给她女儿。
以后她女儿生娃,再随礼也是一样。这个时候,我才懂,随大礼有时也是负担。
我们在一起搭伙陪伴6年了,随没领证结婚,轻松搭伙相伴,也能得到幸福。
单身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少些算计,多些奉献,少点攀比,多些包容。
心越简单,生活就会越幸福!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