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小伙用8年时间“种椅子”:涉及40多道工序,比榫卯结构更结实

信实奇闻 2023-07-30 16:07:42

土地里能长出什么东西来,这个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可是,来自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的一位小伙儿张永朋却用了8年的时间,在地里种出了常人想不到却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椅子。

张永朋设计的每把椅子由一棵整树组成,用树根组成椅子腿,用树干组成了坐垫和靠背扶手。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对它的枝条进行人为干预,让它自然而然地生长到一起,这种结构比中国榫卯结构做出来的家具还要结实。

说起种椅子的初衷,张大哥说,他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外国的朋友,用树木种出来一把椅子,当时眼前一亮,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出这样的尝试。

有了想法之后,张永朋很快就跟家人交流了自己的计划。当张永朋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却被种了一辈子果树的老父亲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张永朋的父亲有着丰富的果树管理经验,但是对种椅子的创意设计却是完全陌生。

在第一年,父子俩实验了10几种树种,做了20多个实验,都没有成功,成功率是零。据了解,张永朋起初选择的是果树,比如苹果树、梨树、石榴树等,但都因树的特性没有种植成功。最终,他选择了柳树和榆树,因为这两种树的可塑性和剪掉树枝后的萌芽状态,更符合种椅子的特殊需求。

这一种就是8年,现在在张永朋果园里看到的都是六年前种下的第三批实验的树。选合适的树种难,找到正确的造型方式更难。据张永朋的父亲介绍,为了让种下的椅子更坚固,必须实现2根以上树干相缠绕,最终合二为一——这道工序的操作难度很高,因为不仅需要对树枝的选择,还有缠绕时的力度都很讲究,如果在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把种了六年的椅子就报废了。

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椅子的成品率却不到80%。长成型的椅子还需要经历用10多种工具进行修剪、打磨、上漆等一系列后期加工。这些工作都是由有张永朋手工完成,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最终才能做出一把合格的椅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种植和后期处理的过程中,张永朋始终坚持着环保、安全的理念。凌晨四点到种植地,路灯不亮没回过家,早出晚归灭虫、除草。后期加工过程中,不使用胶水和油漆,手工打磨抛光,最大限度保留椅子原生态的美。

9 阅读:3786

评论列表

浪子

浪子

6
2023-08-07 11:23

这种难度不大,但耗时是真的

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

5
2023-08-04 11:00

有心人[点赞]

信实奇闻

信实奇闻

求天下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