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我们中国人天生好像就带着“种菜”基因,不管是阳台还是太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能种出菜来。有的留学生说过,在国外判断哪个房子住的是华裔很简单,就是看周围有没有晾晒衣物和菜地。
中华民族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说起来也有多个原因,地域辽阔、气候适宜以及人口众多。以前一闹饥荒人就吃不上东西,被饿怕了,种植本领就必须变好。

种菜是真的被我们种出花样来了,现在已经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了,在南极零下93℃的地方,我们的科考队员们照样能吃上新鲜蔬菜。
«——【·南极科考的意义·】——»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个被厚厚冰雪覆盖的大陆。这儿的平均气温常年冷到零下25度,最冷的时候几乎能到零下93度。狂风肆虐,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强烈的紫外线辐射穿透稀薄的臭氧层,直射冰雪覆盖的地表,反射率极高。95%的面积被冰层覆盖,几乎没有裸露的土壤。

除了企鹅和一些耐寒的生物,这里几乎是生命的禁区。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物种类超过200种,石油储量预估在500-1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储量更是高达3-5万亿立方米。
南极的冰雪层藏着全球超过七成的淡水资源,真是个巨大的水资源宝库。南极独特的生态环境,尤其是那些与世隔绝的微生物,对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正因如此,1959年,《南极条约》应运而生,旨在保护这片最后的净土,约束人类活动,防止环境污染。
条约虽然对资源开发等活动做了诸多限制,但却鼓励科学研究。全球各国都在南极设立了科研基地,进行科学探险。

在南极建立科考站,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后勤保障。由于环境恶劣,物资运输极其困难。“雪龙”号科考船只有在南极的夏季,那时冰层比较薄,才能勉强完成物资补给。

科考队员的日常饮食主要依靠肉类、罐头和脱水蔬菜等易于保存的食物。新鲜蔬菜几乎是奢侈品。虽然脱水蔬菜能提供一些维生素,但它们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如新鲜蔬菜。长期食用,不仅味同嚼蜡,还会影响队员的食欲和健康。

对咱们中国人来说,吃饭不只是为了活着,它还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深意。在南极,一口新鲜的蔬菜,不仅能补充营养,更能慰藉思乡之情,缓解心理压力。那么,能不能在南极自己种菜呢?这个想法看似天方夜谭,但并非不可能。
«——【·种菜的设想成真了·】——»
在南极种菜,关键是要克服土壤的难题。传统的土壤种植在这里显然行不通。科研小队另找方法,用无土种植技术。不用土培植,就是指植物不是在土壤中生长,而是通过营养液来吸收它们所需的养分。

这种技术在国内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给蔬菜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科考队员们在长城站内建造了一个8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这个温室可不一般,里面装了高科技设备,能精细控制里面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流通。

温室里四季恒温25度,和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强烈反差。为了节省空间,温室选择了往上种植物的方法。一排排的种植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蔬菜,仿佛一个立体的菜园。营养液直接通过管线送到每棵植物根边,确保它们都有足够的营养吸收。

LED灯能模仿太阳光,给植物提供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能。在温室里,不仅种了蔬菜,还有苔藓和别的植物。这些小家伙能吸二氧化碳、清新鲜空,还能和蔬菜一起,形成一个微型的自然生态圈,各自发挥作用。

这个“南极菜园”的缔造者,是一位名叫王征的骨科医生。2012年,他作为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医,来到了长城站。他搜集了好多信息,证明了在南极开展无土种植是可行的。
最初这温室只是个不大不小的16平米小屋。为了对抗南极那强烈的紫外线,王征挑了高透光的中空塑料板来当采光材料。

他选了一些国内的好种子,小心保管运送到长城站去。为了促进蔬菜生长,他还尝试给蔬菜播放轻音乐。在王征的悉心照料下,第一批蔬菜终于破土而出,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

首次种植成功后,王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后续的科考队队员接过了接力棒,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温室面积从最初的16平方米扩大到80平方米,蔬菜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绿叶蔬菜,到西红柿、黄瓜、辣椒等陆续在南极的温室里“安家落户”。

蔬菜产量也逐年提高,从最初的半年才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到如今每天都能采摘1公斤以上,年产量达到900斤左右。

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也曾尝试在南极种菜,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长城站,实现了蔬菜种植的可持续性,并保持了稳定的产量。中国人的种植天赋,并非空穴来风。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在长城站附近,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经常来中国科考站“蹭饭”,品尝新鲜的蔬菜。每逢中国农历新年,中国科考站还会邀请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一起聚餐,分享中国美食,增进友谊。
«——【·结语·】——»
不管在城市还是乡下,只要有空闲地儿,咱们中国人总能想法儿种上些东西。在城里,楼顶、阳台还有路边的小绿化带,都能变成咱们自己的小菜园。用花盆、泡沫箱,甚至塑料瓶种菜,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这种“种菜”的热情,与其说是为了节省开支,不如说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需求,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如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和出口国。种菜不止能增加收入,自己居家种菜更像是一种田园之乐。养花的尽头是种菜,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参考:
环球网:南极测得零下93度 再次低温刷新全球最低记录 2013-12-11
正解局:中国在南极种菜,老外馋哭了 2024-03-15
向钱看往厚赚
菜:嗒喵滴大半夜给我放DJ叫我蹦迪,我能弄死他们不
分分钟捞钱几十万
最好的蔬菜是摘叶子就会不停长新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