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迷都爱看“打脸”的剧情,主角的起点越低,受的挫折越多,当他们触底反弹,扬名立万之时,就越是让人热血沸腾。
但有些挫折是读者能够接受的,有些却不能,比如《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经历就属于让人难以接受的那一类。
女主角失贞本就足以颠覆读者的认知,然而金庸却不止一次让小龙女失贞,而是足足三次,这当真是让人意难平。
不过话说回来,读者是愤愤不平,可身为小龙女的爱人的杨过却表现得毫不在乎一般,这又该作何解释?
一、尹志平事件
在多数人看来,小龙女也就经历了一次失贞,也就是“尹志平事件”,当然,若你读的是新修版,就会知道金庸后来将尹志平的戏份转移给了“甄志丙”,这事件也就成了“甄志丙事件”。
无论如何,那道人趁欧阳锋将小龙女点穴之后,对小龙女做出了那些让人无法原谅的卑劣之事,当真是可恨。
事后甄志丙虽然也表现出了无尽的悔意,但无论她如何后悔,小龙女的贞洁也始终是无法挽回了。
重阳宫大战之时,小龙女当着天下群雄的面将自己的悲苦说了出来,然而此时杨过是怎样的态度?
(小龙女、甄志丙剧照)
书中只道:“小龙女向他凝望片刻,见他道袍上鲜血淋漓,脸上全无血色,不由得万念俱灰,颤声道:‘过儿,我那日给欧阳锋点中穴道,动弹不得,清白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跟你成婚了。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她心中光风霁月,但觉事无不可对人言,虽在数百人之前,仍将自己的悲苦照实说了出来。”
正如书中所言,杨过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带着小龙女离开,甚至都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想法。
二、英雄大会
除了最直观的“甄志丙事件”之外,小龙女还有过两次失贞的经历。
这第二次即是英雄大会,甚至从明面上来看,这才是小龙女第一次失贞,毕竟此时她还不知道那晚对她做出那些轻薄之举的人是甄志丙,所以英雄大会上那赵志敬对她泼脏水时,才是她第一次面对世人鄙夷的眼光。
当初杨过与小龙女是在花丛中合练玉女心经,而修炼那武功又要求他们除去外衣,这事儿在旁人看来,确实是难以理解,但清者自清。
可赵志敬却在英雄大会上违背誓言,只将那晚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了一番。
(小龙女剧照)
说是:“杨过那晚与小龙女在花丛中练玉女心经,为赵甄二人撞见,杨过曾迫赵志敬立誓,不得向第五人说起,那知他今日竟在大庭广众之间大肆诬蔑,恼怒已极,喝道:‘你立过重誓,不能向第五人说的,怎么如此……如此……’赵志敬哈哈一笑,大声道:‘不错,我立誓不向第五人说,可是眼前有第六人、第七人。百人千人,就不是第五人了。你们行得苟且之事,我自然说得。’”
你看,赵志敬这番操作比当初甄志丙的所作所为更为过分,小龙女本就不善言辞,赵志敬这么一污蔑,她顿时方寸大乱,更是百口莫辩。
那赵志敬在旁人看来好歹是全真教传人,是名门正派之人,如何会撒谎?所以旁人自然只觉得他所言非虚,那小龙女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而杨过也只是带着小龙女离开,不敢多做什么。
三、绝情谷事件
再到小龙女被黄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离开杨过,继而因修炼玉女心经而走火入魔,被那公孙止救去,半月的时间,她就已经对公孙止有了感情。
若小龙女是真心爱上公孙止,那杨过也没话说,可公孙止对小龙女的好不过是伪装出来的,他人面兽心,后来甚至拿杨过的解药威逼小龙女与自己成亲,还将小龙女带走十个时辰,这期间他会做什么?
着实难说,只知道对于杨过而言,小龙女多半是贞洁不保了。
可杨过是怎么做的?
(小龙女、公孙止剧照)
他吃了几个大馒头:“便算姑姑成了这谷主的夫人,我还是要救她出来。我还得苦练武功,给死去的父母报仇……过了两个时辰,已是午后,一名绿衫弟子端着盘子走进来,盘中装着四个无酵馒头……杨过伸手出网,取过四个馒头都吃了。”
他这心未免也太大了。
所以他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小龙女,也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走心?
不,从他后来为小龙女坚守十六年,也完全能证明他心中是有小龙女的,如此一来,他的这些行为,就难免让人不解了。
但你我是俗世之人,看不透很正常,作为世外高人的一灯大师,或许看得更通透。
四、一灯眼中的杨过
后来龙杨二人就与一灯大师有过一次邂逅,而只是短暂的相处,一灯大师就看出了龙杨二人的不凡之处。
说是:“一灯自进木屋以来,第一次听到小龙女说话,听她这几句话语音温柔,而且心情平和,达观知命,不禁一怔。他不知小龙女自幼便受师父教诲,灵台明净,少受物羁,本想这姑娘小小年纪,中毒难治,定然忧急万状,自当与当年郭靖、黄蓉前来求自己救治时心情相似,那知说出话来竟是功行深厚的修道人口吻,心想:‘这对少年夫妇人间龙凤,男的武功如此了得,女的参悟生死,更加不易,即是苦修了数十年的老僧老道,也未必有此造诣。郭靖、黄蓉夫妇武功为人,足可和他们比肩,但达观知命、漠视生死,比之却有所不如,我那些蠢弟子无一能及。’”
(一灯剧照)
说白了,龙杨二人常年住在古墓,其实也早已没了俗念,杨过又怎会因为小龙女经受的那些苦难而有任何多余的感情呢?毕竟哪怕他只是表现出一丝丝愤怒,那也是在告诉小龙女“他在乎此事”,所以你说他是隐忍也好,是大度也罢,总之,他是不会因为此事有任何情绪的波澜的。
不得不说,金庸对书中角色的刻画当真是入木三分,杨过这个角色是被他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