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央视演播室里的劳春燕却觉得异常疲惫。镜头前,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专业的微笑,但眼睛却开始打架。
连续几天的不适让同事们都看出了端倪。"春燕,你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关心的话语不断传来。其实她也觉得不太对劲,毕竟以前再忙再累也没出现过这种状况。
医院的检查结果让她惊喜又发愁——怀孕了。作为央视的金牌主持人,她正在事业上升期,手上还握着《中国法治报道》、《大家看法》、《焦点访谈》等重量级节目。
"要不要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同事们纷纷建议。可她摇了摇头,露出了标志性的倔强笑容:"我可以的。"
这份坚持,源自她一路走来的拼搏精神。想想从上海电视台起步时,她主持《今日报道》、《东方夜新闻》、《星期视点》的日子。
那时的她,刚从复旦大学毕业,对新闻事业充满热情。即便后来回校读经济学硕士,她也从未放下过主持工作。
"怀孕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她常这样告诉自己。于是,观众依旧能在《焦点访谈》里看到她沉稳大气的身影,只是镜头拉近时,偶尔能捕捉到她额头的一丝细汗。
同事们都心疼她,想要分担一些工作。可每次别人提出帮忙,她都笑着婉拒:"不用不用,我能行。"倔强如她,就连丈夫想辞职来北京陪她,都被她坚决地否决了。
"这有什么啊,工作就是我的快乐。"她总是这样说。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录制完节目回到家,她都会累得瘫在沙发上,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可第二天,她又会准时出现在演播室里,妆容精致,笑容如常。这就是劳春燕,一个在镜头前光鲜亮丽,镜头后默默坚持的央视主持人。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职业女性在事业与生活之间的坚守。
怀孕期间依然坚持工作的日子,成了她人生中最特别的回忆。那些疲惫、坚持、欢笑和泪水,都化作了她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养分。
看似光鲜的背后,是一个女人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挑战时永不言弃的勇气。
这段经历也让她更加理解了新闻工作的意义。就像她父亲当年常年在外跑新闻一样,这份职业需要奉献,需要坚持。
而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份精神。
谁说北京和上海的距离会冲淡爱情?在劳春燕的生活里,这段"铁道游击队"式的婚姻反而让平淡的日子多了几分期待。
在北京,她是央视的金牌主持人,更是个独自带娃的"超人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编导、录制、主持,回家还要辅导孩子功课。
有时孩子不听话,她也会跟电话那头的丈夫抱怨几句,而裘正义总能用几句话就让她破涕为笑。
谁能想到,这对异地分居的恩爱夫妻,最初的相遇竟是在一场普普通通的活动上。那时的裘正义,是比她大8岁的复旦师兄,稳重又不失幽默。
两个复旦人,聊着共同的母校,慢慢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你还会做饭?"初恋时期的一幕,至今想起还让劳春燕忍俊不禁。那天她加班到很晚,肚子饿得咕咕叫,裘正义二话不说就钻进了厨房。
虽然最后厨房差点儿被他折腾得像"世界末日",但那碗面的味道,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感动的不只是这些小事。一次她要出差,他居然拖着行李箱,穿着拖鞋就跑来陪她。打开行李箱,里面乱得像个"鸡窝",但在衣服堆里,还藏着一双新买的鞋子。
就是这样的裘正义,用笨拙的体贴打动了她的心。
怀孕的日子里,他请了个长假,从上海赶到北京照顾她。那段时间,他俨然成了个"居家好男人",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饭,带她散步。
有次路过童装店,他突然驻足,挑了一堆小衣服,理由是"孩子长得快"。看着他拎着大包小包的样子,她的心都要融化了。
现在,两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靠着视频电话维系着感情。丈夫工作再忙,也会抽空飞来北京。每次回家发现厨房亮着灯,他就知道是妻子给了惊喜。
两人一起做饭、聊天的时光,成了最温馨的"约会"。
有人说:远距离是爱情的终结者。但在劳春燕和裘正义的字典里,却写着不一样的答案。这对分居多年的夫妻,用理解和支持诠释着"距离产生美"的真谛。
工作忙、聚少离多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心里都装着对方,知道彼此在为共同的生活努力。一个在央视演播室里发光发热,一个在上海默默支持,这才是最好的爱情模样。
每次被问到夫妻相处之道,劳春燕总是笑着说:"婚姻不在于天天腻在一起,而在于心里永远惦记着对方。"这大概就是他们婚姻能经得起异地考验的秘诀吧。
"又在图书馆啊?"这是劳春燕大学时期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没错,在复旦大学的日子里,图书馆就是她的"第二宿舍"。
以市内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可以放松的起点。但对劳春燕来说,这只是追逐梦想的开始。
还记得妈妈说过:"你上了大学也要好好学习,不用每周都回家。"她不仅记住了,还把这句话当成了座右铭。
周末?约会?逛街?都没有!在她的大学词典里,这些"浪费时间"的词统统被划掉了。舍友们都调侃:"找不到春燕的时候,去图书馆准没错。
有人说她太拼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新闻这条路,非得这么走不可。修完所有学分后,她提前一年就毕业了。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对她来说,这只是个开始。
后来,当她在上海电视台站稳脚跟后,居然又回到了复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同事们都说:"你都这么忙了,还读什么书啊?"可她就是这么倔,认定的事,说什么都要做到。
这股劲头,说起来还真得感谢她爸爸。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爸爸常年在外跑新闻,一出差就是好几个月。小时候,她总是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虽然见面少,但每次爸爸回来都会给她带很多礼物,还会讲很多新闻工作的故事。
或许正是这些断断续续的"新闻启蒙",种下了她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她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而复旦的求学经历,就是她追逐这个梦想的重要一步。
努力从来都不会白费。在电视台工作期间,她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金话筒奖。当她捧起奖杯的那一刻,不由想起了那个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自己。
"春燕啊,你以前怎么老是在宿舍看书,都不出去玩的?"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她都会笑着说:"不是你让我好好学习的吗?"是啊,那些在图书馆度过的日日夜夜,那些放弃休闲和娱乐的选择,都在后来的人生中开出了绚丽的花。
复旦大学,见证了一个倔强女孩的成长。从新闻系的高材生,到后来的经济学硕士,再到如今的央视金牌主持人。
这一路,她用实力证明:梦想的光芒,总是属于那些不懈追逐的人。
说起劳春燕的童年,最深的记忆大概就是望着窗外等爸爸回家的场景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爸爸常年在外跑新闻,一出差就是好几个月。
"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啊?"小春燕总是这样问妈妈。妈妈也只能说"快了快了",其实连她自己都不确定具体是哪天。
这样的生活,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遗憾,但对春燕来说,却埋下了对新闻事业的向往种子。
每次爸爸回家,都会给她带很多礼物。比起礼物,小春燕更喜欢听爸爸讲述新闻工作的故事。那些四处奔波、追踪报道的经历,在小女孩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大家都说她像爸爸,不仅是长相,更是那股对新闻工作的执着劲儿。
生活中的妈妈则是个"唠叨大师"。"你要好好学习""不要总是出去玩",这样的话听得春燕都腻了。但妈妈的唠叨里,藏着最朴实的期待。
有趣的是,当春燕真的整天泡在学校不回家时,妈妈又开始担心她太用功了。
从小,劳春燕就特别喜欢看书。在那个没有手机、平板的年代,书籍成了她最好的朋友。那时候的她,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习惯会成为她日后在复旦大学"泡图书馆"的伏笔。
浙江妹子都有股子韧劲,春燕更是如此。独立、坚韧的性格从小就显露端倪。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她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妈妈唠叨时,她学会了耐心倾听。
这些看似平常的经历,都在悄悄塑造着她的性格。
家人的支持,是春燕最大的底气。当她决定报考复旦大学新闻系时,爸爸破天荒地在家待了好几天,专门帮她参考志愿。
妈妈虽然还是照常唠叨,但眼里的骄傲怎么也藏不住。
谁能想到,那个在浙江小城长大的女孩,如今已经成为央视的金牌主持人。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从家乡的那个小院子开始的。
爸爸的新闻情怀,妈妈的絮絮叨叨,还有那些安静读书的时光,都是她最珍贵的人生起点。
回望来时路,从浙江走出的追梦女孩,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有梦就要勇敢追"。正如她常说的:"我的故事,从家乡起航,但绝不止步于此。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浙里有故事"了吧。
"当妈妈后,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分身乏术。"这是劳春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她就回到了央视的演播室。
这个决定,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有点"狠心"。
可这就是劳春燕,一个不愿在事业和家庭之间选边站的女人。白天在央视做节目,晚上回家陪孩子。她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连喝水的时间都得掐着来。
北京的日子,是春燕一个人带着孩子,辅导功课、照顾生活。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她也会跟远在上海的丈夫抱怨几句:"真的好累啊!"但转眼又会打起精神,继续她的"妈妈式战斗"。
上海的裘正义,虽然不能天天陪在妻儿身边,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工作太忙的时候,他会发条微信问问妻子今天过得好不好;有空就立马飞到北京,给妻子一个惊喜。
"叮咚"门铃响起的瞬间,春燕就知道是谁来了。每次相聚的日子,两人总要一起下厨,聊聊工作,说说孩子。这样的"约会",虽然普通却充满温度。
假期是一家三口最期待的时光。裘正义会提前规划好行程,带着妻儿去旅行。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央视主持人一家;但在他们自己眼里,不过是个普通的小家庭,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
"你说我这样做对吗?"有时候春燕也会自我怀疑。事业和家庭,好像总要"牺牲"一个。但裘正义总是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很优秀,工作也很出色。
这话没错。儿子在北京上学,成绩优秀;她在央视的事业也蒸蒸日上。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春燕用实际行动证明:女人可以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键是有一个支持理解的另一半。
镜头前的劳春燕,是央视的金牌主持人,沉稳大气;镜头后的她,是个普通的妻子和母亲,也会累也会抱怨。但正是这种真实,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劳春燕。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劳春燕常说的话。事业上,她还有很多目标要实现;家庭里,她期待着更多美好时光。
而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就是她给自己规划的人生答卷。
北京和上海的距离阻隔不了这个家的温暖,繁忙的工作压不垮这个女人的坚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劳春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当代职业女性的"平衡之道"。
这或许就是她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人生没有十全十美,但只要用心经营,每一天都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