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关于表演,聊点真格的不好吗?非得学杨子那5招?

史征风云 2025-02-26 10:27:49

揭伤疤,真关怀?

最近《演员请就位3》又火了,不过这火多少带着点“黑红”的意思。

要说这节目啊,最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就是,它好像特别喜欢把别人的伤疤揭开给人看。

就说黄灿灿那事儿吧,她在节目里提起了当年被造谣的事儿,说自己才20岁,就被传“被包养”,直接丢了工作。

你想想,一个年轻小姑娘,遇到这种事儿得多难受啊?

章子怡听了,挺心疼的,就让她重新演了一段。

结果呢,黄灿灿直接找了个制片人来搭戏。

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之前别人找的都是演员老师或者一起来的小伙伴,没人找制片人啊!

黄灿灿演着演着,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那种无助和委屈里,几次都说不出话来。

节目组呢,还特意配上了那种“高潮紧张”的背景音乐,再加上各路人马吃惊的表情,就好像在看一场大戏一样。

结果呢,演完就完了,章子怡安慰了几句,当事人退场,那位制片人直接说“我啥也不知道,我完全没印象”。

网暴、黄谣这些事儿,当然不是一个综艺节目能解决的,但节目组这种处理方式,就让人觉得他们好像在“利用别人的伤疤”来博眼球。

毕竟,他们之前已经靠着“杨子”这个招牌来“黑红宣传”了,再来这么一出,就让人觉得他们根本不是真心想关怀别人。

节目播出后,黄灿灿还发长文“指认”了那位制片人。

制片人不用谁,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关键是那种手握资源的傲慢和不问黑白的武断,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就像章子怡,她评价演员的时候,虽然很犀利,但你能感觉到她是真的在就事论事,就戏论戏。

但换成另一些人,就很容易变成“资源大于诚意”,“蔑视大于客观评价”。

节目组第一集就借着这位制片人的口,来了一出“整顿整容脸”的戏码,结果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一次,有苦主、有当事人、有敏感话题,最终还是走向了“话题大于实质”。

说白了,争议之所以能出圈,是因为争议的双方都真情实感地投入其中。

但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地玩话题争议,那这招灵丹妙药,也未必真能速成好复制吧?

“情商低”大反转?

第一期节目里,卜冠今因为“情商低”被各种吐槽。

结果到了这一期,她直接来了个大反转。

她手写了一份特别潦草的内容,一页一页地翻给导师们看。

重点不是字写得好不好看,而是她的真诚。

她说以前公司告诉她“要演热门题材,被看见才有机会演自己想演的”,所以她接连演了很多类似的角色。

她还表达了对佩尔老师的喜爱,说着说着都快哭了。

她说自己现在没公司没团队,自己弄了个草台班子,说30岁了,想勇敢地演一些不一样的角色。

这次她还选了“边缘人”赛道,这确实让人挺意外的。

大部分观众认识她,可能都是通过《二十不惑》、《忽而今夏》、《我的巴比伦恋人》这些剧。

她在“现偶”或者校园剧里,演得特别有灵气,很抓人。

(差点忘了她还演过《驴得水》)

现在她说想有不一样的尝试,这让人对她刮目相看。

节目里,她和吴镇宇即兴演了一段戏,陈凯歌和章子怡评价都不太高,确实没有特别出彩。

但她的特点还是很抓人。

比如吴镇宇不走寻常路,最后居然抢钱跑了,她满地捡钱然后“你 大 爷的”追出去,这绝对是一抹亮色。

你看,卜冠今的叙述和她的即兴表演,可能不是“愿望”和“呈现水准”完全匹配,但你还是愿意相信她,相信她的诚恳和生命力。

回看节目组第一期,他们是怎么呈现她的?

就差写着“引导骂她情商低”四个大字了!

这是要搞什么反转人物线吗?

何必呢?

影帝梦,谁在乎?

张亮也不知道为啥,拿了份“N种死法”的简历,开口闭口就是自己的梦想是当影帝。

但在节目槽点这么多的氛围里,“张亮说想当影帝”这件事,甚至都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他的死法也没啥特别的,反倒是帮他搭戏的惠英红,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剧情很简单,张亮演一个“19岁就跟着大姐,但为了利益背叛她的人”。

这种剧情烂大街了,但惠英红一上来,视线就很有压迫感。

张亮说台词的时候,你不太觉得那是真的,但惠英红眼神一出来,她手上那把不能真伤人的道具刀,都瞬间有了寒光。

在张亮絮絮叨叨的时候,惠英红直接把他“一刀毙命”,然后搂着尸体唱方言童谣。

杀人和搂抱孩子式的动作,轻柔的歌声和大姐大起身冷血的眼神,巧妙地构成了角色的内外肌理。

古偶er,说人话!

这一期还有苏晓彤和王佑硕,重点不在他们现阶段的完成度,而是他们所呈现的可能性。

他们是《大宋少年志》里的王宽小景CP,苏晓彤还因为《御赐小仵作》小成本播出,有了爆款效果,拿到了S初评级。

这俩人来了一段过去默契的仙侠古偶套路,“袖子一挥,就准备为天下苍生去死”模式,分分钟让台下的高龄老师们看得云里雾里。

苏晓彤演着演着自己也觉得演不下去了。

后半段,陈凯歌给了他们新题目,让他们演群演。

苏晓彤的表演一下子变得本真可爱,王佑硕变化似乎不大,用陈凯歌的话说“一个是说话,一个是说台词”。

从评级结果来看,他们离陈凯歌和章子怡心目中的S级表演还有很大距离,但从“高度套路化表演”到“说人话”,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步。

现在的偶像剧市场,能做对套路化表演,就已经赢了不少“面瘫”了。

这两位古偶er在台上被鞭策、被鼓励、被指点,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虽然节目里没提“行业弊病”,但事实上却是在剖析通病,也是有趣生动的对症下药。

认认真真做内容不好吗?

与其依赖“杨子式流量依赖症”,不如多花心思在真诚的表演和有深度的内容上。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喜欢看的是真东西,而不是那些虚假的炒作和无聊的争议。

与其把精力放在制造话题上,不如好好打磨作品,用实力说话,这才是长久之道。

一档节目,如果总是想着靠争议博眼球,那它最终只会走向没落。

0 阅读:8
史征风云

史征风云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