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总有人说“出名要趁早”,可您仔细瞅瞅这些年真正站稳脚跟的,有几个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就拿咱们今天要聊的这几位来说,哪个不是摸爬滚打好些年才熬出头的?您要是正为自家孩子三十岁还没混出名堂着急,或者自己也在职场里默默耕耘不得志,不妨沏杯茶慢慢看,这些明星的故事可比电视剧还精彩。先说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曹斐然,这姑娘今年正好三十。您可能在综艺里见过她,甜妹长相往那一站挺招人喜欢,可就是记不住名字。去年她演的《六姊妹》五姐,好家伙,那叫一个泼辣劲儿!菜市场跟人吵架、创业失败蹲马路牙子啃烧饼,演得跟咱胡同口张大妈家闺女似的。您猜怎么着?她经纪人偷偷跟我朋友说,当初接这角色时她把自己关屋里三天,把二十多本老相册翻了个遍,愣是琢磨出八十年代女青年的精气神。所以说啊,机会来了您得先把自己腌入味了才能接得住。
王鸥这名字现在听着耳熟吧?当年她参加选美拿冠军那会儿,周杰伦还在唱《双截棍》呢。四十岁的人了,在《明星大侦探》里推理起来比小年轻还利索。有回节目组故意把关键线索藏她头发里,她愣是顶着满头珠钗把案子破了。您知道她背地里干啥了?报了个侦探小说读书会,每周跟退休老刑警视频讨教刑侦知识。现在她接的职场剧,演女高管往会议室一坐,那眼神比真老板还唬人。所以说中年转型这事儿,光着急没用,得往身上攒真家伙。
提起段奕宏,年轻观众可能只知道他是硬汉专业户。当年他拍《士兵突击》那会儿,为演好特种兵在云南丛林里一住就是半年。有场泥潭打斗戏,他让对手演员真往脸上踹,后来去医院缝了七针。导演劝他用替身,他倒好,说“观众隔着屏幕都能闻见假味儿”。去年他给电影学院学生上课,当场把衬衫袖子一撸,胳膊上十几道疤看得学生直抽冷气。您说现在这些小鲜肉,有几个舍得往自己身上留真伤疤的?
要说最励志的还得数张涵予。您可能不知道,咱们小时候看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前10集,那个嘎嘎叫的唐老鸭就是他配的!四十五岁才当上影帝,领奖时他说了句大实话:“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等着和准备着。”有回他在片场看见年轻演员拿着剧本玩手机,二话不说掏出自己1998年的剧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批注,连每个标点符号停顿几秒都标得清清楚楚。现在年轻人老抱怨没机会,要我说啊,机会都在旧笔记本里藏着呢。
最近有个数据挺有意思,说是现在爆红的演员平均年龄比十年前大了五岁。您说这是观众口味变了,还是年轻人真不如老姜辣?我邻居家闺女追星追的都是三十往上的,问她为啥,小姑娘嘴一撇:“那些小哥哥除了会眨眼还会啥?”这话虽然偏激,倒也说中要害。您看看现在最火的直播带货,李佳琦卖口红能说出二十种质地差异,这功夫可不是美颜滤镜能调出来的。
三十岁才红算晚吗?我二舅家开饭馆的,四十岁才琢磨出祖传酱牛肉的秘方,现在分店都开三家了。说到底啊,娱乐圈和咱老百姓过日子一个理儿——早开的桃花不经冻,慢火炖的骨头汤才香。您要是在自己行当里憋着股劲儿,别慌,把手里那点本事往瓷实里磨。指不定哪天,属于您的那部《六姊妹》就找上门来了。
您说这几位大器晚成的明星,哪个不是把自己活成了“时间的朋友”?王凯当年在《琅琊榜》里演靖王,有场哭戏拍了二十多条,最后蹲在墙角把嘴唇都咬出血了。现在小年轻拍哭戏全靠眼药水,能比吗?我表弟在横店当群演,说现在有些流量明星,连台词都背不下来,全靠数“一二三四五”。这么一比,观众现在爱看老戏骨不是没道理的,起码人家嘴里吐出来的是人话不是数字啊。
话说回来,机遇这事真跟谈恋爱似的,您得先把自己收拾利落了,好姻缘来了才接得住。曹斐然当初要是不肯演那个菜市场吵架的戏,现在可能还在综艺里当背景板。张涵予要是嫌《集结号》剧本太苦,这会儿估计还在给人配音呢。咱们普通人过日子不也一样?单位里那个升职机会,孩子上学那个转学名额,哪个不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最后跟您掏心窝子说句话:别信什么“三十而立”的鬼话,我见过五十岁改行开民宿发财的,也见过七十岁学画画办展览的。您要是正为年龄焦虑,就把手机相册往前翻五年,看看自己比那会儿多了多少本事。那些杀不死你的皱纹和鱼尾纹,早晚会变成您笑傲江湖的资本。就像张涵予在采访里说的:“我最好的角色永远是下一个。”您说,咱普通人的人生,不也是这个理儿?
(看到这儿您肯定有话说,娱乐圈还有哪些大器晚成的明星让您佩服?或者您自己有没有“晚开窍”的成功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唠唠,点赞最高的三位朋友送曹斐然签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