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大众思考,《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从日常中窥见思想的光芒

影视产业观察 2022-05-13 14:33:58

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曾经是中国人最时尚的话题之一。那个时候,报刊亭卖得最快的杂志,是《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当代》,如果你没读过“先锋派”、“朦胧派”,或许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而如今,快节奏的流量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人,似乎已越来越少,那么文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是否还有“栖身之所”?近日,由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和优酷视频联合出品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就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节目走进作家们的日常,展现他们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让大众再次感受到了文学足以照亮日常生活的魅力。

“去流量化”的作家阵容

时隔两年回归的《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延续了上一季的模式,从朋友的拜访切入,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走访、体验、观察,体现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但同时,节目在第二季的创作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主创团队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这一次要什么样的作家走进《文学的日常》?透过节目我们不难发现,相较上一季,这一次节目中作家似乎更加“去流量化”了,六位作家中有陈彦、李洱这样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有如刘亮程、李修文这样与土地有深入连接的作家,也有“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于坚和新生代作家代表双雪涛。

而之所以选择拍摄这几位作家,导演王圣志有着自己的想法:“两季节目下来,我选作家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有奖项,也不在于是否自带流量,我选择的作家,都是这些年我已经看过了主要作品,并引发我阅读思考的人,我更看重他们做梦的能力和心灵沟通的能力。”

片中,刘亮程与洪启漫游在新疆的草场戈壁,路遇牧羊犬、野骆驼、驴子、蜥蜴等生灵,都要停下来打个招呼,当他说“蜘蛛网是一个蜘蛛的家”时,观众从中得见的是一位作家众生平等、物我一体的哲思;于坚与好友虎良灿相会在建水古城,自由出入喧嚣的渣精街、隐秘的静庐,大谈神性,大口吃饭,对着斑驳且缺失了细节的的大门,他向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细节之于生活的意义。

无论是刘亮程、李修文还是于坚、陈彦等作家,节目所邀请的都是丰富人生阅历和足够思考深度的作家,也正因如此,他们的故事和表达,才能让观众产生更强的触动,也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

让作家漫游人间,让文学与生活结合的更好

新一季《文学的日常》在探索作家精神世界这一内核的基础上,也尝试了一条反电视线性叙事的新路子。节目让作家与朋友走到生活、自然、城市的街头巷尾这些环境之中,使节目更多出来几分“人间漫游之感”。

从大漠戈壁到古城街市,作家和他们的朋友畅游于广阔天地,于新疆的牧场放歌,在敦煌的漫天黄沙里弹吉他;或徜徉于鼎沸的烟火人间,钻胡同跟大爷们话当年,入城中村和打工人话家常。而伴随着他们的漫游,节目呈现了更广袤丰美的风土人情,打开了层次更丰富的生活样貌。

在王圣志看来,漫游感的核心是邂逅和即兴,它跟采访是很不同的,既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移动,也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行,“漫游让作家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那就会遇到陌生的人和事,而当有这些邂逅的时候,就能够展开话题,而这种表达才是发自内心的。”

事实上,在每期近一小时的节目中,交谈的主题变换不定,而这往往都是在作家与朋友漫游之际,团队把摄像机架好后任其发展的产物。双雪涛与史航漫游在古都北京的红砖绿瓦间,偶遇一户窄小人家,让他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睡在热炕头、父母卖烤地瓜被城管赶着满街跑的情形,也自然而然地谈起对“同情心”的理解:“何谓同情心?就是‘我也是他’。”李修文在西北荒地的杏林与摘苦菜的大姐偶遇交谈,他喜欢听大家讲这些日常生活的琐碎,感慨说:“生活暴露给写作,写作暴露给生活。”

面对着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作家们也会即兴创作,抒发人生感慨,通过守望文学的初心回应与重建这不完美的现实世界。就像节目中史航回顾与双雪涛在什刹海的冰场上疯狂驾驶雪橇时所表达的:“《文学的日常》不是塑造某一种高大上,而是解构所有的高大上的同时,让你知道什么是有趣的真善美。”

“我希望第二季的节目里,文学能跟日常结合得好一点,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东西。”王圣志说道。就像节目中,于坚在菜市场朗读,旁边的老人在他面前走过;双雪涛在狭窄的胡同里朗读,背后的人正在打台球……《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将作者的朗读环节放置在日常的烟火气中,其实也是让文学回到了它的来处。

文学从来不是空洞的,它来自作家生活点点滴滴的总结和悟出的人生哲理,在《文学的日常》第二季里,作家和朋友们一同在与文学创作发生密切联系的地方游弋,走访市井生活,巧妙地将文学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前不少人觉得文学距离自己很遥远,不是的,日常中有一部分就是文学的,那些闪光的、诗意的存在是属于文学的。所以文学里面有日常,日常里面也有文学。”王圣志表示。

“每年投入20%的创作力量做引领性内容”

近年来,从《早餐中国》《下饭菜》到《中国这么美》再到《文学的日常》,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以美食、音乐、文学等作为创作的切入口,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提炼生活的感悟,创作出一系列成功的纪录片作品,展现出鲜明的风格,也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主任、东南卫视总监、《文学的日常》总策划洪雷看来,当下有一部分作品一味地迎合市场和资本,在泛娱乐化和过于功利化的倾向,所以无法进入大众的内心,也因此他希望给创作者留一个“自由地”,“卫视中心每年投入至少20%的创作力量做具有引领价值的内容,鼓励尝试新的节目形态和内容题材,在圈层上面做深耕和突破。其实每个节目至少能够跟一部分人在情感上有对话和沟通,就已经非常可贵了。”

在严肃文学式微、大众过度看重文学娱乐功能的年代,《文学的日常》这部题材看似小众的纪录片,用有趣的方式带领观众一步步走进文学的世界,打开更多思考和品味的空间。在以往的阅读类的纪录片中,一说起“阅读”、“文学”的主题,总将其赋予极为高深的意义和厚重的概念,也因此让不少观众“望而却步”。而《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没有文学大咖讲解经典作品的创作故事,不是著名作家的访谈交流,而是让作家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之中,通过个体的发现与感悟,直面现代生活的困境,从而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正如洪雷所总结的:“《文学的日常》并不只是谈文学,而是聚焦在作家消化生活的能力,以作家的角度帮助观众理解生活、提炼生活,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帮助观众更好地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

刘亮程的出生地,是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一个人的村庄》的写作,就源自他对一个已经远去的村庄的回忆;李修文写作《致江东父老》,用简单却不平凡的十六个故事,写出了最无言的沉重;陈彦带陈小朵逛西安的西八里村,底层劳动者的精神高光,正是他创作作品《主角》的源泉……

“其实,你会发现很多文字跟世间的影像是重合的。如果说文字是意义的彼岸,那么此岸就是我们拍摄的当下生活的图像。”王圣志说到,“把书本中文字放到热腾腾的‘此岸’来,一样是成立的,是因为他们之间是有桥梁的,所以大家自然能够听明白,能够有感慨,而这就是拍摄这部片子最过瘾的地方。”

“以文学照亮日常,以思想反刍生活”是打造《文学的日常》这档节目的初心。行至第二季,节目仍饱含着对文学的敬畏,通过文学与日常的碰撞,体现作家们对于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把有思想深度的内容传递给观众,让大众得以在日常中窥见思想的光芒。

— THE END —

作者 | MM

主编 | 彭侃

排版 | 李可欣

0 阅读:1

影视产业观察

简介:关注中国影视潮流脉动,放眼全球影视产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