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潜伏》时,孙红雷突然对姚晨大吼:你是木头脑袋啊,咋那么笨

册叶一娱乐 2025-04-16 11:30:37

《潜伏》是一部改编于同名小说的,分别由孙红雷和姚晨担当男女主角的大热电视剧,该剧曾斩获多项奖项。但在片场的拍摄期间,两人却发生了点小摩擦,却意外成功地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

《潜伏》前传

原著作者龙一,塑造了由孙红雷饰演的余则成这一热血、上进一类青年代表。一反常态的是,余则成需要将内心对抗战的澎湃热血转化为带有神秘色彩的“潜伏”。

而故事背景正是在1945抗日战争期间,彼时正值国内战争,国共两党矛盾尖锐,余则成对于正义的选择,潜伏的诠释,使全剧的情节发展充满了戏剧张力。

何为“潜伏“?余则成高瞻远瞩,弃暗投明,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选择了投奔地下共产党,选择为其提供可靠的情报来支持抗战。

这一举动着实是铤而走险,却必须有人去做。

余则成谨慎自持,他的合作伙伴翠萍淳朴无畏,他们都是民族英雄,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原型。如此复杂多面的人物,那究竟该由谁来将其演绎好呢?

全文是围绕“潜伏“这一任务来推进的。如此清晰的单线结构又该如何丰满其血肉?

导演姜伟多方面考量,不仅被其中“平凡却不平凡”的英雄底色所打动,更想要让观众真切地感受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于是他对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与创新。

为了重现中国的革命历史,导演可谓下了大功夫。

据了解,原著作者龙一为了重现地下党的工作的恶劣环境,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用化肥来模拟炸药的制作。

也正是如此,读者阅读时才能够身临其境,进行“沉浸式阅读”。

导演更是不甘下风。不惜花费数十个月的时间潜心钻研,感悟人物的面对抉择时的复杂情感,体悟每个角色的身不由己。

面对采访时,身兼编剧导演双重身份的他更是直言道,原著作品虽小却精,篇幅小却不影响其高质量,这样,他也就有了许多发挥空间,人物和情节的丰满让我们更能理解余则成这个“潜伏”工作者。

如此,《潜伏》四十万字的剧本横空出世,题材的新颖和人物性格与当下社会的趋同性,让导演姜伟“押宝”,对该剧表示非常有信心。

剧本敲定之后,又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选择孙红雷和姚晨来参演呢?

演员和角色的“双向奔赴”

演员赋予角色以血肉,注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才能打动观众。

无心插柳柳成荫。余则成的人物选择一开始是辛柏青,而后几经周折,剧本递到了孙红雷的手中。

拿到剧本后,他彻读一夜,表示一定要参演这个剧本。

那孙红雷之前拥有怎样的演艺经历,才使得他厚积薄发,贡献出如此经典的人生角色呢?

孙红雷是话剧出身,扎实的台词功底和肢体表达能力,使他能够驾驭自己的情感表达,这对余则成这一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莫大的帮助。

而姚晨也是凭借在《武林外传》中的出色演技,获得了翠萍一角。两位主演的羁绊也就此展开。

《潜伏》中最经典的情节莫过于余则成和翠萍二人的互怼,这为紧张的谍战气氛增添了几分乐趣,没打过交道的二人又该如何“破冰”,为观众们贡献笑点呢?

其中有一场戏份需要两人爆发激烈的争吵,但姚晨始终放不开,无法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这让剧组的导演和演员们都发了愁。

这时,孙红雷却平地一声雷,站起来大吼道,“你是木头么?怎么能这么笨。”眼神中丝毫没有透露打闹玩笑的意味。

这一举动可谓吓坏了在场的众人,众人都默不作声,导演也在默默地注视着在场发生的一切。

姚晨也着实吓坏了,和自己对戏的孙红雷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大发雷霆”了。

望着不怒自威的孙红雷,她先是愣在了原地,而后又打心底里不服气,两手一甩,站了起来,瞪着大眼,像是不服孙红雷对自己的质疑,那样子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翠萍”啊!

导演拍案叫绝,大声称赞着姚晨刚才的反应,也非常赞同孙红雷调动姚晨情绪的临场反应,当真是让他又惊又喜。

姚晨这才意识到,原来孙红雷是为了让自己入戏才出此下策。两人的关系也从此“破冰”,磨合的越来越默契,成为了让观众们哭笑不得的“潜伏”夫妇。

关于类似的临场反应还造就了许多经典名场面:

余则成眨巴两下自己的眼睛,灵机一动,看着姚晨饰演的翠萍,说道,“你以后能不能生个嘴巴小点的孩子?”

姚晨成功接住了孙红雷的临场反应,翻了个经典的白眼,不屑道,“我还想生个眼睛大点的呢!”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

包括在场的导演和演员们也都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纷纷对二人的演技称赞不已。

这段戏份也得以保留,大家称其简直是为孙红雷和姚晨二人量身制作,是极具生活色彩的真实。

在拍摄过程中,凭借极高的演员素养,两人也进行了许多的即兴创作。

在一场两人对坐吃西餐的戏份中,为了展现翠萍的不拘小节和乡土气息,姚晨需要表现出狼吞虎咽的动作和懵懂的神态,可这其中却出现了小意外。

姚晨不慎呛到,将米饭喷到了孙红雷的脸上,孙红雷也是当即接住包袱,说道,“你这吃相,戴笠看了都得投降”。引起全场的哄笑。

经典方能永流传

近日,《潜伏》又得到了全网的热议,观众称只有优秀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愈是历久愈是弥新。关于余则成和翠萍的人物解读和幽默对话,也掀起了超高的话题讨论度。

多个热搜词条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人们纷纷开始重温《潜伏》。

“林黛玉”、“博物馆双子星”“翠萍打麻将打出八路”,仿佛将那个淳朴憨厚的翠萍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这些都离不开演员对其角色性格的精细琢磨。

翠萍漏洞百出,但在心思缜密的站长看来,不过是个乡下来的蠢女人,竟然没有看出丝毫破绽。如此巧妙的戏剧冲突让观众们饶有兴味地追剧,并夸赞人物的真实即是可爱可贵之处。

面对余则成对自己穿旗袍时的夸赞,没有文化的翠萍不认识林黛玉,只称其是余则成在外认识的野女人。

站长的探子前来余则成家中,试图调查来寻找二人的破绽时,翠萍却在家中垒鸡窝,对他人的到来置若罔闻,这让站长的探子无语凝噎。

翠萍甚至还同站长夫人一起与别人打起了架,站长气急败坏,大骂二人让自己丢尽了脸,“简直是可以放进博物馆的蠢货”。

以上种种情形可谓是经典永流传。

姚晨本人的做事风格也是豪爽泼辣的,而这恰恰与翠萍的人物性格相契合,角色与演员也在这一刻在灵魂上达到了共鸣。

《潜伏》的长红,来源于多方的共同努力。

剧本的挑选,台词的逐句打磨,使其适应新时代所追求的女性新风尚。“我的枪法不用,可惜了”,即使是女性,依旧可以为国家奔赴前线,展现了女性新风貌。

以及英雄主义也可以是富有神秘色彩的。英雄不一定是威风凛凛,冲锋陷阵的士兵,也可以是头脑缜密,苦心孤诣的地下党工作者。

翠萍粗疏但不粗心,余则成认真但不严苛,每个角色都是身不由己,都有着各自的苦衷。孙红雷和姚晨却细细拿捏着细微之处,展现着人物的多面性。

仅从孙红雷设法假装生气来调动姚晨的情绪这一件小事,人们就能看出这部戏的制作精良和演员的恪守职业道德。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戏剧效果,孙红雷和姚晨两人都做出了极大的突破。

和以往黑帮老大的形象截然相反,孙红雷细细揣摩余则成的心理,决定给自己加上一副黑框眼镜来塑造其书生气。而姚晨也总是追求完美,连导演都通过的镜头,她反复要求,“再来一次”。

《潜伏》不再“潜伏”

《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曾经提到,“不能创造那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连你自己都认为是不真实的东西”。

诚然,只有通过实践方能领悟真谛。

孙红雷和姚晨,就是通过自己的真实情感,来增加让剧情更加真实的具体环境,由于环境的反作用,演员内心又会产生深深的触动,这证明与角色之间建立了真正的联系,感知到内部刺激后,演员方能进行真切地演绎。

根据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现状,电视剧的数量有所下降,好的剧本,好的演员,竞争愈演愈烈,能否再次复刻《潜伏》这一现象级爆剧,掀起全民追剧的热潮?仍需导演和演员们深深思考。

0 阅读:47
册叶一娱乐

册叶一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