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其灭亡,必令其疯狂。
张畏,终究未能逃过此劫。
覆亡之前,他与其党羽几近肆无忌惮,恶贯满盈。
浙江建国以来,涉案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便以他为首。
法庭之上,5万余字的判决书,三位法官接力宣读,耗时整整两小时。
罪状之繁、手段之毒,令人不寒而栗。
张畏自封“黑老大”,却未料,自己的终局,只需十分钟便可落幕。
大快人心:浙江“黑老大”张畏死刑后直接火化,罪恶生涯彻底终结
从偷木材起家
张畏的故事,起于木匠,兴于偷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木匠这行在江浙一带仍风光无限。
贫家子弟无力读书,能进得木匠门,便算有了衣食。
赚现钱不提,每日还能蹭顿饭,添几碟点心,这在物质匮乏的年岁,可谓一举两得。
张畏的父母,也因此将他送去拜师。
可惜“师傅领进门,饭碗靠天分”,木匠人满为患,手艺再精也无人问津。
出师时的张畏,活计寥寥,收入无望。
父母眼见如此,忙托人走门路,替他谋了份工作——温岭汽车运输公司里修修补补的活计。
这单位家大业大,木料堆积如山,无人看管。
张畏初进厂,见木料被雨打风吹,渐成腐朽,心中难免唏嘘:与其让它烂掉,不如取些做家具。
说干就干,他偷运木料回家,做成床架,再低价卖给领导。
价格之低,简直“无人拒绝”,一时门庭若市,张畏也从此发迹。
事发后,张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对人说:“那是我开山之作。”
然而,这等行径,怎能不惹人忌恨?
同厂的木匠终将他举报。公司震怒,打算直接将其开除。
父母得知,赶忙去托关系,盼他有个改过机会。
未料张畏却斩钉截铁:“不干了!木匠也不做了!”
张畏决意弃了木工,其背后原因,直指一个更为炙手可热的行业——走私。
温岭地处浙江中部,夹在宁波与温州之间。
相比之下,温岭虽未列为开放城市,却有着无人能忽视的长海岸线。
缉私力量薄弱,限制条款稀疏,俨然成了走私分子的乐园。
从电器到毒品,从汽车到香烟,无不在此流转。
走私风潮,吹旺了温岭的餐饮与旅馆,也催生了一个危险职业——押运。
押运者,表面风光,实则步步惊心。
政府缉私人员是一关,防不胜防的“吃黑”者又是一关。
糖衣炮弹或能摆平前者,对付后者,却只能凭拳脚。
若无真本事,便只能甘拜下风。
于是,温岭习武之风愈演愈烈,拳脚功夫成了押运的入场券。
张畏身材矮小,性情木讷,怎么看都不像押运的料。
教武之人纷纷劝他回去种田,莫要痴心妄想。
可张畏偏不信邪,他以高出常人数倍的拜师费,硬是请来一位武师收下自己。
1985年春,张畏正式开始习武。
这一年春天的张畏,或许未曾想过,他的人生,将从此无法回头。
当街袭警,愈发猖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民间的钱袋子,还没有现在这般鼓胀。
资金的匮乏,使得走私规模受限。
为了能从“小打小闹”跃上“大单”之列,许多走私分子想出了集资的妙招。
他们东拼一万,西凑两万,硬是凑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现金。
钱一到手,紧接着便是雇押运人手。
那时,走私的分成规矩是三三制。
集资者与押运者各占一份“三”,剩下两份“三”,用来“打点”黑白两道。
这大头虽让人肉疼,却不能省,否则连那一份“三”也别想捞到。
张畏初入行时,只是个押运学徒,跟在老手后头跑腿办事,既胆怯又沉默。
两年下来,他也把门道摸得一清二楚。
一次押运归来,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低声嘟囔:“单干罢。”
为了筹资,张畏开出比同行更优厚的分成条件。
他东奔西走,向亲戚朋友一一游说,最终从31人手中凑齐了100多万现金。
正当集资者们满心期待张畏带来丰厚回报时,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张畏被温州缉私人员抓了!
一时间,集资者们慌了神,三五成群地赶往缉私卡点,只求能“挽回损失”。
到了地方,他们瞧见张畏坐在审讯室里,双手垂在膝上,脸色灰暗,那辆用来走私的面包车孤零零停在院内。
众人当即闹腾起来,非要讨回车子。
缉私卡点的领导竟然破天荒点头放行,车也还了,张畏也放了。
车驶出卡点,张畏坐在后排,面色依旧铁青。
行至半途,他忽然叫停车,说要看看那笔藏在车下的巨款还在不在。
张畏趴在地上翻找片刻,起身时脸更白了:“没了!”
原本藏好的巨款,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众人愣在原地,谁也说不出话来。
张畏跪地痛哭,满脸泪痕,一边哀求众人原谅。
随即,他将矛头对准驾驶员,声色俱厉:“你为何离开车子?”
驾驶员吓得脸色煞白,连连摆手:“我也被关进审讯室,哪有机会看车!”
众人闻言,无言以对,只能瞪着张畏。
张畏自知无法平息众怒,当场拨通了温岭公安局缉私队的李志毅,语气低三下四,请求通融:“钱没了,总该留些生活费吧。”
李志毅冷冷回应:“走私是严打对象,现在放了你们,已是法外开恩。若再追问,惹恼温州缉私部门,集资者一个都跑不了。”
众人听罢,只得各自认栽,毕竟事前说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今只好自吞苦果。
但仅十天后,风声传来:张畏骑着一辆高档走私摩托车,穿街过巷,神气得很。
集资者怒不可遏,认定他暗中动了手脚,便背地诅咒他不得好死。
张畏得知,立刻召集十余名小混混,直奔那些嚼舌根的集资者家中“讨说法”。
集资者见势不妙,忙不迭赔笑认错;那些不肯服软的,刚开口反驳,就被张畏一伙拳脚相加,鼻青脸肿。
1994年2月,温岭县撤县设市。
新成立的温岭市公安局保安公司,恰如一块肥肉。
局党委让缉私队的李志毅接管保安公司,挂经理一职。
李志毅上任不到两日,便点名将张畏招至麾下,任驾驶员一职。
张畏既无需坐班,又不必听命调度,竟可开着警用三轮摩托或警车,随意进出。
张畏心满意足,以为从此披上了“官家”外衣,风光无限。
然而,风光未久,举报声起:张畏竟涉嫌贩毒!
温岭市公安局高层震怒,指令刑侦队暗中跟踪,搜集证据。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殴警事件,却搅乱了这盘棋局。
当时张畏的妻弟驾车剐蹭了一辆陶姓车主的轿车,本是几百元即可解决的小事,偏张畏妻弟狮子大开口,直要两千元赔偿。
争执引来路人围观,交通大堵。
刑侦队的警官路过,劝双方去交警队协商,以免堵路。
张畏闻讯赶到,不问青红皂白,呵斥 “多管闲事”,随即唆使同伙大打出手。
当街殴警,直至两名警员血流满面厥。
此事惊动全局。
刑侦队火速搜查张畏住处。
一番翻箱倒柜后,结果惊人:毒品未见,吸毒工具却一应俱全,更有3枚催泪弹赫然在列。
催泪弹让人再次想起几年前李志毅扣押福建缉私警员的旧事。
当年,李志毅借“异地办案不守规矩”之名,强行扣押对方所携枪支与3枚催泪弹。
虽经上级协调,事件不了了之,唯独那3枚催泪弹却从未归还。
而今,这3枚弹竟在张畏家中现身。
有人推测:张畏“第一桶金”的来路,未必清白,极可能得益于李志毅的暗中扶持。
虽然有李志毅作靠山,但张畏殴警的恶劣行径,加之吸毒之嫌,还是难逃惩罚。
得知自己无力摆平此事后,李志毅为张畏指了一条“明路”。
正是去找时任温岭市政协常委、宾馆经理的王秀方。
王秀方接手此事时,表现得干脆利落。
因为当时温岭市公安局新任局长杨卫中刚到任。
此人出身武警,在外地任职多年,此次调回温岭,属异地任职,孤身一人。
王秀方看准时机,将杨卫中安置在温岭宾馆,并特地将宿舍安排在自家隔壁,还费心装修一番。
这一番殷勤,让杨卫中大为感动,认定王秀方“知人情、重交情”。
不久后,王秀方再施一计,通过行贿赢得杨卫中绝对的信任。
王秀方替张畏开脱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一则,他正需招揽一批敢拼敢打之徒。
张畏连警察都敢殴,正是他需要的人。
二则,他需借此事立威,若能让殴警一案不了了之,温岭市内谁还敢质疑他的势力?
三则,张畏承诺事成后奉上200万元酬金,而王秀方正急需资金贿赂官员、填补债务,此金正解燃眉之急。
张畏与王秀方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短短几年间,二人迅速崛起,张畏成为“浙江东海集团”董事长,头顶数个耀眼头衔。
王秀方则身兼政协常委、宾馆经理等数职。
为了“保护有益于温岭经济腾飞的商界人士”,杨卫中特意在张畏别墅门口悬挂“公安局重点保护单位”的铜牌。
仗着这层保护伞,张、王二人愈发肆无忌惮。
他们成立了一个逾百人的“保安大队”,标榜协助公安机关,实则横行乡里,处理所谓“治安事件”。
他们的势力延展至每个角落,俨然成了温岭市的“第二政府”。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既然“第二政府”的架子已搭起,资金来源自然成了头等大事。
为了避免财力不足露出破绽,张畏挖空心思,大肆铺张显富。
他开设“明珠珠宝行”、“明珠宾馆”,购置豪华轿车,收藏拍卖认证的古董字画,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而身为东海储蓄所负责人的王秀方,则以高息吸储来彰显“雄厚实力”。
摆阔的表象之下,却是东墙拆得精光,西墙堆得满满。
他们将骗来的资金用于还贷、挥霍、非法经营,甚至支付组织成员的活动经费。
显然,这种高息吸储的手段总有散场的一天。
但张畏与王秀方早已设下更长远的局。
借着时任温岭市市长周建国的手,他们在城郊圈得一块交通便利的地皮。
一年后,这块地皮周围便垒起高墙,墙上密布铁丝网。
人们议论纷纷,猜测是一座监狱。
就在众人疑窦丛生之际,张、王通过媒体高调宣称,东盛公司正式投产。
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稀有金属“钯”,是军事尖端设备的核心材料。
因事关机密,厂区禁入任何无关人员。
张、王还抛出一个更大的诱饵:东盛公司正在报批上市,为造福温岭人民,凡参与前期投资者,皆可按出资比例优先购买原始股票。
一时间,众多温岭富豪趋之若鹜。
假使警方未对“张、王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提前收网,金属“钯”的上市几乎是板上钉钉。
一旦成功,东盛公司将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传奇”。
但联系当下股市中的“烂账公司”,不难想见,这一传奇只会以无数投资者的血本无归为代价。
有言道:“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此话,用在张畏、王秀方身上,再贴切不过。
覆亡之前,张、王二人一伙,猖狂至极,恶贯满盈。
那时候的温岭,提起张畏之名,连孩童也闻风丧胆。
小儿若哭闹不止,家长若说“再哭,就让老虎来吃你”,小孩定然毫无反应;若换成“再哭,就让张畏抓你去”,顷刻便噤若寒蝉。
温岭市民不堪其扰,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上级部门举报张、王犯罪团伙的罪行。
张小海一家首当其冲。
他的妻子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因无法忍受张、王的恐吓与殴打,最终精神失常。
张小海本人,更是数次遭非法拘禁、毒打,几近丧命。
张、王却不以为意。
他们一面买通媒体,铺天盖地为自己镀金贴银;一面肆意打压异己,实行“逆我者亡”的血腥手段,妄图稳固其罪恶“帝国”。
这般行径,终于惊动中央。
考虑到温岭市警方早已成为张、王的“保护伞”,查办此案尤需慎重。
浙江省公安厅抽调精锐成立专案组,以挂职锻炼、基层调研等名义暗中侦查,秘密收集罪证。
这一暗查,竟持续一年有余。
1999年5月2日夜,时机成熟,浙江省公安厅在公安部直接指挥下,与上海、广东、湖北、深圳等多地警方联手展开行动。
当夜,张畏束手就擒,而王秀方却凭杨卫中等腐败官员的通风报信,得以外逃。
为尽快将其缉拿归案,公安部将王秀方列为“一号部督在逃人员”,并发布A级通缉令。
7月23日夜,王秀方终在上海落网。
2001年3月12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张畏死刑。
4月26日下午,行刑之日。
张畏被押解至火葬场,双手反绑,面色苍白。
短短十分钟,一生罪恶,烟消云散。
曾经嚣张一时的“黑老大”,最终不过成了一抔灰烬,连哀叹也无人愿留。